Clothesource最新報告:服裝零售商不要過度「癡迷」千禧代

服裝諮詢公司 Clothesource 發佈的一份新報告認為:服裝零售商應當在年輕消費者和技術方面謹慎地投入資源。

這份名為《皇帝的衣服(The Emperor’s Clothes)》的報告援引了英國國家統計局和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該數據顯示零售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其中實體店銷售額仍在增長,大部分服裝的購買仍然發生在實體店。

Clothesource最新報告:服裝零售商不要過度“痴迷”千禧代


上圖:2007~2017年美國零售額走勢(藍色:門店;橘色:線上)

報告特別指出了愛爾蘭服裝零售商 Primark,快時尚品牌 Zara 西班牙母公司 Inditex,以及美國折扣零售商TJX 的優異表現。其中 Inditex 和 TJX 在上一季度取得強勁增長後,都上調了銷售和利潤預期。

Inditex 和 TJX 最新發布的財務數據顯示:

  • Inditex 2018上半財年淨銷售120億歐元,同比增長3%;可比銷售(含同店和線上)同比增長4%
  • TJX 2019財年第二季度淨銷售9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同店銷售同比增長6%

服裝零售商是否應聚焦“千禧代”?

儘管如此,Clothesource 的 CEO Mike Flannagan 依然在報告中列出了服裝零售商的潛在隱患,其中包括服裝零售商對 Z世代和千禧代的過度“痴迷”。

Mike Flannagan在新聞稿中指出:“當大多數服裝消費都由中年人貢獻時,服裝店卻一直瞄準千禧代,結果有的破產,有的負債,有的工作崗位岌岌可危。服裝零售商在‘時尚’上花費了不少心思,而他們的消費者只是想要合身的服裝。”

報告顯示:

  • 2016年美國服裝市場25歲以下的消費者所佔市場份額不足5%;
  • 25~35歲的消費者所佔市場份額低於20%;
  • 35~44歲的消費者,以及45~54歲的消費者,所佔市場份額都接近25%,總計是年輕消費者市場份額的兩倍左右。


Clothesource最新報告:服裝零售商不要過度“痴迷”千禧代


上圖:按各年齡層,美國服裝市場份額佔比

服裝零售商是否應大力投資數字化?

Mike Flannagan 還對服裝零售商投資數字化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他說:“服裝零售商聘請的IT項目專家永遠不會工作,但不可避免,相關花費是預期的兩倍。”

報告還援引了 Credit Suisse(瑞士信貸)Simon Irwin 的觀點。Simon Irwin 稱,對於服裝零售商來說,“不發展線上業務是一種優勢”,並強調那些最成功的服裝零售商,線上份額都相對較小。比如,Inditex 的線上份額僅10%,TJX僅1%,Primark 則是零。

Clothesource 的報告從多個角度強調,需要深入關注領先服裝零售商的策略,而不要一味跟風當前主導時尚產業的趨勢。這些趨勢包括:越來越多的零售商苦苦思索如何能夠贏得千禧代和Z世代消費者,同時不斷擴大電商戰略。

實際上,一直以來就有市場研究公司認為,一味將資金投入到IT項目上是一種短視行為。比如今年4月美國零售聯合會的一份報告就指出不要“為了技術而投資技術”,建議零售商應當通過跨渠道整合和改進實體網絡來作為線上業務的補充。

美國諮詢公司 NPD 近期發佈的服裝零售業最新趨勢報告《The Future of Apparel》也指出,實體門店是線上業務無可取代的渠道,通過改革創新實體門店可以拓展更多消費者觸點。

不過,NRF 的報告也強調了吸引Z世代消費者的策略。近年來,聚焦年輕一代消費者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行業普遍關注的議題。但 Clothesource 的這份最新報告或能為服裝零售商們帶來新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