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爹媽是如此差勁

“當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爹媽是如此差勁。”

說這話的人,是我的一個女性朋友Y。 Y因為生了二胎,一個人帶娃帶不過來,所以請自己的父母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大寶。

作為典型中國式父母,很多人可能會說:老人好不容易能夠安享晚年了,還要被動“老漂”幫子女照顧孩子,飄零他鄉,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怎麼能這麼責備老人呢?

Y一臉沮喪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她還特別憂心地補充:這話可千萬不要讓老人們聽見了,把他們請來幫忙,已經非常難為他們了,如果讓他們知道了心裡又要鬧彆扭了。

“自小到大,我都是被我的父母吼大的,現在他們也用同樣的方式吼我的孩子,我跟他們說過不要這樣,儘量多鼓勵孩子,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可是他們壓根就像記不住似的,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我真是快崩潰了,”Y是一個快30歲的職場媽媽,一向堅強樂觀,竟也會如此感性地說出這樣喪氣的話。

Y說起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歷,頗有些不堪回首的樣子。

當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爹媽是如此差勁

她的老家在農村,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小時候她讀書特別努力,因為父母總是反覆教育她“不要像我們一樣,再過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一再灌輸“只有讀好書才算有出息”的觀念。

她父親對她要求極高,從小就讓她知道長大必須考大學上名校。三四歲時背誦唐詩宋詞時,甚至總覺得孩子用功不足,口齒不清,輕則罰站,重則鞭笞。

小時候她捱過多少次的打,已經記不大清楚了,最重的一次打斷了兩根木棍。她小學時覺得家裡就像是渣滓洞,各種司空見慣的日常用品都可能分分鐘化身“刑具”,諸如毛巾——可能會被父親拎起來做皮鞭抽打。此外,父親會經常恐嚇她,若不聽話,就怎樣怎樣捱打,而且不允許她哭,越哭越打,所以她小時候沒少在半夜或者上學路上一個人默默落過淚。

她母親是個很愛財的婦人,喜歡家長裡短,少不了跟別家攀比,雖然跟老公感情不合,每日爭吵不斷,但從沒想過要鬧離婚,而且同樣認為“孩子就是要修理的”。

早晨天還不亮,小Y就要起來去學校,她母親是不太會給她做早飯的,因為家裡忙著農活和小生意,沒有功夫專門起來做早飯。很多時候,她匆匆拿冷饅頭充飢後,關上門離家的時候,她的父母早已起床離開了,她隻身一人去上學,而同村的小夥伴們,都是被父母送出門外的。

她高考之後,她的父母會建議她填報志願選大城市的知名學校,選專業一定要選那種“以後出來會很賺錢的專業”,並建議她從大一開始就勤工儉學。

“供你上完高中,我們已經盡力了,不能再花家裡錢了。”她的父母說。

從小到大,他們對成績的關注勝過一切。現如今,他們對外孫成績的關注讓她有種熟悉感——做錯題或者差一點滿分都會被他們說好久,你為什麼不能做對/考滿分?

“我說的這些都還是其次,最讓我難以忍受的是,他們會不停地爭吵,記憶裡就沒有一頓飯是可以安安穩穩地吃完的,到現在,老兩口都這年紀了,還經常因為各種瑣事拌嘴,沒有一天不吵的。”

小編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我一直覺得,天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聽了這位朋友朋友的控訴,我無法評判對錯,只是建議她:你還是自己帶孩子吧,隔代教育本就容易出現分歧。

還有一個感慨:全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有時候不懂得如何愛護自己的孩子,只能說所有的父母都為孩子付出過;有些父母他們最大的功勞就是讓孩子在粗鄙的條件裡活下來,雖然也是在為孩子付出,但他們卻讓孩子反感和抗拒。

不受孩子待見的6類家長

小編無意於指責貧困或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原生家庭,相反,很多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反而很有出息,正是因為父母教育地好,比如前不久刷屏的“感謝貧窮”的北大女孩王心儀。

我想說一說那些不受待見的父母家長們。

1:暴力家長

不管是對配偶實施家暴,還是對孩子施以暴力,不管是肢體暴力還是語言暴力,父母長期冷戰,互相指責抱怨,父/母親打罵孩子,家裡人互相得不到尊重。

當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爹媽是如此差勁

孩子的脾氣很大程度上是會受原聲家庭的影響,暴力家長養出的孩子也容易暴躁,感情薄弱,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跟父母一樣喜歡抱怨,親情淡漠。

2.冷漠家長

不關心孩子內心的想法,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的父母。

對孩子的事情不以為然、只關心自己工作、自己生意的父母。


當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爹媽是如此差勁

孩子長大後會想:為什麼他們就是不明白我到底需要什麼,為什麼他們就喜歡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我?我為什麼要順著他們規劃好的路線走下去?我不是一個傀儡,我也有自己的思想,我也要自己思考,我也會生氣。

3:高標準家長

對孩子提各種要求,自己卻都做不到的家長。

孩子長大後會想:為什麼有些事情連爸爸媽媽自己都做不到,卻總要求我一定要做到?父母犯了錯,給他們指出來,還會被罵;總是吼叫著教訓我,覺得這就是在教育孩子;總是念叨好孩子要乖要聽父母的,我的耳朵聽到長繭。

4:急躁家長

根本沒耐心聽孩子真實想法的家長。

孩子的內心OS:我根本沒法跟他們溝通,他們就像聽不懂我的話一樣,對於我的話熟視無睹,總覺得我還小什麼都不懂,說的都是藉口都是無理取鬧;很多時候不徵求我的意見,也從來不聽我的解釋。

5:功利家長

跟孩子“聊天”,話題只有“成績”“排名”的家長。

孩子內心OS:他們除了大談特談別家孩子多有出息、多能賺錢的話題外,基本聊的永遠都是學習,沒完沒了的問我最近考試咋樣,寫完作業沒有,買的書看完沒有,這讓我很煩躁;跟他們簡直沒法溝通,話不投機,說幾句我就想翻白眼。

6:老闆式家長

總是一副頤指氣使、高高在上的樣子;講道理講規矩,不講平等交流的家長。

孩子的內心OS:每次我鼓起勇氣想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可是他們不管聽完還是沒聽完,總會囉裡囉嗦講一大堆道理和規矩,擺出老闆的姿態,居高臨下凌駕我;除非我最後點頭說“對”“是”,他們會一直說個不停;其實,我只是想平等的交流,真實表達自己而已。

當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爹媽是如此差勁

原生家庭的痛苦,讓我們反省成為更好的父母,很多時候,成長在畸形、不幸的原生家庭中的孩子,並沒有機會讓父母幡然醒悟,直到自己長大成人,有能力獨立離開。

一個姑娘曾留言說,她今年大學畢業了,終於逃離所謂的家。這輩子沒什麼大的夢想,就想和愛的人在一起,生個孩子好好養,經營一個和諧美滿的家。

我們曾從原生家庭中遭遇的痛苦,千萬不要再同樣方式copy+paste到自己孩子、自己家庭上。

父母與出身,是我們生而為人無法選擇的事情。如果自己曾在原生家庭裡受過傷,儘量選擇和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反思,請不要將錯誤再次延續到下一代身上。

當媽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爹媽是如此差勁

一個理想的父母,可能不一定有錢有地位,但ta必定是肯花時間陪伴孩子的;不會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更不會拳腳棍棒+惡言惡語對待孩子;能與孩子進行朋友式溝通交流的,能跟孩子建立親密聯繫;注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全面發展,而非功利性把孩子當考試機器、養老砝碼。

總之,一個理想的父母應以身作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