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太原工地……

今后太原工地……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在我們所居住的城市中

除了我們熟知的

空氣汙染、水域汙染和土壤汙染外

建築施工噪聲汙染、建築施工揚塵汙染、建築垃圾汙染等一系列

由於建築施工所產生的汙染

對我們生活環境的影響也很大

今后太原工地……

9月26日,記者從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了解到,《進一步實施綠色施工完善建築工地揚塵治理長效機制加快推進轉型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印發,環城高速以內建築面積在4000平方米以上、環城高速以外建築面積在8000平方米以上,或施工週期大於3個月的建築工地,一律安裝揚塵噪聲在線監測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並與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聯網

今后太原工地……

建設單位對揚塵治理負總責

《意見》明確,建設單位對施工現場揚塵治理負總責。

建設單位需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確施工揚塵和噪聲汙染防治責任和措施。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現場,揚塵防治費用是安全文明施工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按照規定標準作為不可競爭費用列入工程造價,保證資金足額支付,不得拖欠;房屋建築基礎工程、土石方工程等易產生揚塵的工程應當依法按程序由具有相應建築工程施工資質的建築業企業承擔。

建設單位應當對暫時不能開工的裸露空置建設用地進行覆蓋,空置超過3個月的,應當進行鋪裝或者綠化。在政府發佈重汙染天氣預警時建設單位應採取相應的響應措施,組織參建單位做好施工揚塵控制工作。

未經核准不得處置建築垃圾

施工單位對施工現場揚塵防治負主體責任。

《意見》提出,施工單位需建立施工揚塵和噪聲汙染治理責任制,將建築工地施工揚塵和噪聲汙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範圍,針對工程項目特點制定具體的施工揚塵和噪聲治理實施方案,並嚴格組織落實。必須按照規定標準計取工程揚塵防治費用,不得作為降低總價參與競爭的手段,並確保工程揚塵防治費用專款專用。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到所在縣(市、區)市容環衛主管部門申請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手續,任何單位、個人未經核准不得處置建築垃圾;建設工地出入口要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渣土車出入情況進行監控;建築垃圾運輸企業必須取得處置核准手續,所有運輸車輛具有貨箱密閉設施,安裝衛星定位系統。需外運建築垃圾的,施工單位要與經核准的建築垃圾運輸企業、建築垃圾消納場簽訂運輸、處置合同。

今后太原工地……

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需報批

按照生態環境部《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等文件,環保督查期間,一律不得采取集中停工等“一刀切”措施,為此,太原市將實行差別化管理。重汙染天氣預警和採暖季期間,建築工地停止各類土方作業和房屋拆遷施工作業,對於已採取揚塵管控措施或者裝配式建築施工階段,確實無法停工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必須報市政府審批同意後實施。

市政施工工地需對易產生浮塵的路面和砂子等工程材料不定期灑水降塵;機械挖土(裝土、堆土)、路面銑刨、切割或破碎等,風鑽挖掘地面、工程溝槽開挖、市政路面輾軋及施工現場清掃等作業環節,必須採取灑水、噴霧等有效方式進行防塵降塵。對城區道路大修改造和管道施工等作業,推廣“建築垃圾袋裝不落地施工法”;灰土和無機料應採用預拌進場。從源頭上落實市政施工揚塵防治措施,大幅降低施工揚塵汙染。

多種方式受理群眾舉報

根據太原市政府要求,環城高速以內建築面積在4000平方米以上、環城高速以外建築面積在8000平方米以上,或施工週期大於3個月的建築工地,一律安裝揚塵噪聲在線監測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並與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聯網。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含軌道交通)和新建改建公園綠地工程工地、道路工程,每2公里安裝一臺。

同時,城六區範圍內所有混凝土攪拌站、拌和站全部安裝噪聲揚塵在線監測設備,並與環保、住建等主管部門聯網。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舉報渠道,通過數字城管、熱線電話、微信公眾平臺、手機APP等多種方式受理建設揚塵群眾舉報。對工作落實不力、防治效果不明顯的單位和人員,視其情節和後果,由上級主管部門依法依規追究相應責任。

這些你也別錯過

今后太原工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