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手機十年

Android 手机十年

混沌初開

2007 年 1 月 9 日的發佈會上,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向世界展示了初代 iPhone,3.5 英寸的電容屏、多點觸控的交互方式在按鍵式手機大行其道的年代無疑顯得離經叛道,雖然蘋果在當年的手機廠商中還屬於初出茅廬,不過這部手機的誕生仍然震撼了科技界,並影響了一大批智能手機的先行者。

這其中就包括安迪·魯賓和他的 Android 團隊。2003 年 10 月成立的 Android 公司起初的方向是為數碼相機開發操作系統,不過很快就轉向研發手機操作系統,只是 2004 年到 2005 年的初創期,公司在吸引投資方面困難重重,也還沒有開發出足夠有市場前景的產品,公司處境窘迫。

Android 手机十年

安迪·魯賓

轉機出現在 2005 年 7 月,當時已是互聯網巨頭的 Google 以 5000 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Android,將其作為未來佈局移動領域的秘密棋子,儘管現在看來這筆投資簡直是撿了大便宜,不過對於當時處境困難的 Android 來說,沒有 Google 在資金、技術條件和市場號召力方面的多重扶持,或許也成不了後來的大業。

Android 手机十年

很快,由安迪·魯賓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個基於 Linux 內核驅動的移動操作系統,這便是 Android 操作系統。早期搭載 Android 系統的 Sooner 原型機(Google 與 HTC 合作開發的測試機型)其實並沒有擺脫傳統按鍵式手機的格局,在硬件設計和軟件交互上其實更接近於經典的黑莓手機。據說在 iPhone 發佈後,Android 團隊更改了其操作系統的交互方式設計,大幅提升了觸控交互的權重和優先級,觸摸屏與實體按鍵的結合也成為早期 Android 手機的範式。

Android 手机十年

Sooner 原型機

有了操作系統還不夠,如何通過硬件終端將其推向市場才是關鍵。當時有傳聞稱 Google 會自己推出硬件設備,不過相比習慣掌控一切、自成門派的蘋果,Google 的做法是於 2007 年 11 月主導成立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HTC、摩托羅拉、三星、LG 是首批入夥的手機廠商。當然這個聯盟裡遠不止有手機廠商,高通、德儀、英偉達這樣的芯片廠商,T-Mobile、中國移動等運營商以及大批軟件開發商均為其創始成員。

Android 手机十年

這些來自行業各領域的大廠以其雄厚的技術實力,為初生的 Android 手機從研製到推廣等各個層面的前進打下了基礎,同時這種通過系統開源、合作開放「打群架」的方式也是後來智能手機全面興起後 Android 能夠迅速吞噬市場的主要原因。

Android 開發早期與 Google 關係最為密切的無疑是 HTC,至於為什麼是此前名氣並不十分突出的 HTC,時任 HTC CEO 的周永明與安迪·魯賓的深厚私交或許是重要原因。

Android 手机十年

HTC Dream

萬事俱備後,搭載 Android 1.0 系統的首款量產機 HTC Dream/T-Mobile G1(G1 為美國運營商 T-Mobile 的定製型號)於 2008 年 10 月發售,它配備了一塊 3.2 英寸的 TFT 觸控屏,同時也保留了側滑式的實體鍵盤(最初只支持實體鍵盤輸入,Android 1.5 以後才加入虛擬鍵盤),系統內置了 Google 搜索、Google 地圖、Android Market(即後來的 Google Play)、YouTube 等應用,儘管現在看起來 G1 及其系統略顯簡陋,運行起來也不如同期的 iPhone 流暢,但畢竟已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建立了 Android 手機的基本雛形。

穩步前進

隨後在 2009 年初的 MWC 大會上,HTC 發佈了旗下第二部 Android 手機——HTC Magic——又名 G2,仍然是 3.2 英寸的觸控屏,G1 的實體鍵盤則已然消失,不過下巴上密集的按鍵——包括搜索、返回、主頁、菜單、軌跡球、接聽、掛斷鍵,還是揭示了 Android 手機仍在對基礎的交互方式進行探索。

Android 手机十年

HTC Magic

Android 1.5 也被率先搭載於 G2 上,代號紙杯蛋糕,此後每年 Google 都會為用戶帶來一款全新的「甜點」。新系統開始支持屏幕自動旋轉,同時首次加入了對虛擬鍵盤的支持,這預示著未來 Android 手機將很快拋棄實體鍵盤,擁抱全觸控屏。

當年 6 月的 HTC Hero(G3)外觀設計更為成熟和時尚了,約 15°彎折的下巴設計也成為了老「腸粉」們記憶中的經典;該機仍然搭載 Android 1.5 系統,不過一個重大的變化在其上顯現——HTC 的 Sense UI 首次亮相,這是手機廠商第一次對 Android 的用戶界面進行大幅的定製化修改,其後,各家手機廠商開發定製化的 Android 操作系統漸成風潮,在體現 Android 開放生態的同時卻也帶來了定製 UI 與原生系統之爭、碎片化等爭議性問題。

Android 手机十年

HTC Hero

HTC Hero 上另一個重大變化則是加入了對多點觸控的支持,雙指縮放等此前在 iPhone 上才能看到的基礎操作得以實現,這甚至比 Android 原生系統(遲至 Android 2.0)對多點觸控的支持還要更早。

在全觸控的趨勢尚未全面成為現實之前,有一款帶實體鍵盤的產品仍然獲得熱捧,這就是摩托羅拉的經典機型 Droid,又名“里程碑”,它配備了標誌性的側滑式實體鍵盤,而前面板上像 HTC G1/G2 那樣凌亂的實體按鍵佈局被精簡成返回、菜單、主頁、搜索四個並列的不可按壓式按鍵;屏幕達到了 3.7 英寸、854 × 480 分辨率的規格,也因此其首次搭載的 Android 2.0 不得不對界面進行重新設計,並重繪了一套圖標,新系統還加入了滑動解鎖功能,GPS 導航也作為一大殺手級功能加入其中。

Android 手机十年

摩托羅拉 Droid

Droid 的銷量亦是里程碑式的,74 天內在美國市場售出 105 萬臺,一舉打破此前 iPhone 創下的 100 萬臺最快銷售紀錄。

除了將系統開源授權各大手機廠商使用,Google 也開始嘗試與廠商合作,直接設計研發搭載最新 Android 原生系統的手機產品,這便是 Nexus 系列,也被坊間稱作「谷歌親兒子」。第一代 Nexus 仍由與 Google 關係緊密的 HTC 代工,搭載 Android 2.0 系統。似乎從第一代開始,一直到現在的 Pixel 系列,這一系列的銷量總是遠不如 OEM 廠商的自研產品給力,雖然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歷年的 Android 標杆機型。

Android 手机十年

Nexus One

就這樣,面世 2 年的 Android 及其手機陣營以穩健的步伐前進著,逐漸蠶食著諾基亞「老牌帝國主義」以及所有功能機品類的市場,與蘋果一起推動著智能手機革命的發生。只是,在新秩序徹底取代舊秩序之前,還需打響震撼世界的一炮,而這件事,仍是更具市場號召力的蘋果做到了。

全面躍進

2010 年 6 月發佈的 iPhone 4 無疑是蘋果乃至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實從基礎的交互邏輯上看,它並沒有比前幾代變化太多,不過雙面玻璃 + 不鏽鋼中框的精緻外觀、視網膜級別的屏幕、效能一流的 A4 處理器以及 30 萬 + 500 萬前後置攝像頭組合,使其成為當時智能手機中進化得最為完善的產品,本身大受歡迎的同時更加速了功能機向智能機更迭的歷史性轉折。

Android 手机十年

如果說蘋果是推動這場智能手機變革的領軍者,那麼規模龐大、產品價位覆蓋更廣的 Android 聯盟則是這場變革的主力軍,換句話說,Android 陣營一定程度上吃了 iPhone 所帶來的變革紅利。2010 年到 2011 年,HTC、摩托羅拉、三星、索尼愛立信、LG 等廠商的 Android 手機如雨後春筍般推出,不少令粉絲們懷念的經典機型正是在這段時間內誕生的。

Android 手机十年

HTC Desire HD

Android 手机十年

摩托羅拉 ME525,當時頗受歡迎的三防機型

Android 手机十年

索尼愛立信 Xperia LT18i

其中,三星的表現可謂是後來居上。雖然三星是 Google 主導下開放手持設備聯盟的創始成員,也曾陸續推出了 i5700 等 Android 機型,但表現不溫不火,遠不如 HTC 和摩托羅拉。

直到 2010 年 4 月,i9000 也就是 Galaxy S 初代的出現,三星才有了能與其它廠商抗衡的高端機型。這款機器運行 Android 2.1 系統,配備了一塊 4 英寸、分辨率 800 × 480 的全觸控屏,搭載三星自研 S5PC110“蜂鳥”處理器,512MB 運存,後置 500 萬像素 + 前置 30 萬像素攝像頭。儘管相比其它個性鮮明的 Android 手機,初代 Galaxy S 在外觀上明顯有模仿 iPhone 的痕跡,但不妨礙其依靠強大的配置獲得市場的青睞,上市 4 個月便收穫 500 萬銷量。

Android 手机十年

三星 Galaxy S

但三星真正的躍進是在 2011 年,年中上市的 Galaxy S2 是首批搭載雙核處理器(自研 Exynos 4210)的手機,配合 1GB RAM 性能在當時十分出眾,8.49mm 的輕薄機身、800 萬像素後置相機、4.3 英寸的大屏幕都使得其相比前代提升明顯,更具高端旗艦機的格局和魅力。該機上市 55 天銷量已破 300 萬,不到 6 個月銷量更是破 2000 萬,成為當時 Android 陣營與 iPhone 抗衡的當家花旦,Galaxy S 系列也正是在這代徹底打響了名聲,成為此後多年三星雷打不動的旗艦產品線。

Android 手机十年

2011 年 9 月上市的 Galaxy Note 則劍走偏鋒,5.3 英寸的“巨屏”開了大屏手機之先河,標誌性的 S Pen 手寫筆也帶來了更多交互和創作的可能性,五個月內 500 萬臺的銷量雖然不如 Galaxy S2 火爆,但已然證明了市場對大屏手機的認可。

藉著以上的出色表現,三星在 2011 年第三季度拿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冠軍,並在此後一直佔據這一寶座。

此前作為 Android 領軍者的 HTC 則一方面因為高端機型相比三星欠缺競爭力,另一方面在 2011 年因陷入與蘋果的專利糾紛,在美國市場被禁售,開始顯現頹勢。

不斷進化

2010 與 2011 年這兩年的全面躍進令 Android 迅速成為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中份額最大的一個,曾經的王者諾基亞則因為死守塞班系統以及過早放棄相當有競爭潛力的 MeeGo 系統,而在生態日趨完善、觸控操作體驗更佳的 iOS 和 Android 系手機面前幾無招架之力,迅速衰敗,並於 2013 年將其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微軟雖然在 Windows Mobile 式微後轉而開發 WP 操作系統入局智能手機,但終因生態的缺陷不敵其它兩大陣營。可以說除了蘋果,在智能手機革新浪潮中未能及時擁抱 Android 的都以失敗告終。

Android 手机十年

手機市場也最終變成了 Android 陣營與蘋果 iOS 陣營的天下,但 Android 並未因此停下自己進化的腳步,而是日臻完善。

比如早年的 Android 手機由於系統層面 Dalvik 虛擬機的性能問題等因素,一直被吐槽流暢度不佳,並且長時間使用後系統會越來越卡頓,手機廠商也只能通過暴力地堆硬件來部分緩解這一問題,於是手機處理器的“核戰”一時興盛,從雙核一路飆升至八核甚至十核,運行內存也從 1GB 一直漲到 4GB、6GB 以上。

Android 4.4 及 5.0 以後,Google 啟用了 ART 虛擬機,全面優化了應用運行速度以及內存分配和回收機制,再加上對 64 位處理器的支持,終於有效緩解了這一情況。

又比如很長一段時間內,原生 Android 都被吐槽系統界面醜陋,略有種工程機的味道,Android 5.0 開始 Google 也通過 Material Design 的平面化設計風格大幅調整,帶來更好的視覺交互體驗。

Android 手机十年
Android 手机十年

另一個被討論最多的話題則是碎片化,這也是 Android 系統開放局面導致的負面後果。直接的體現便是在最新系統的更新升級方面步調混亂,適配情況參差不齊,以至於最新的 Android 系統往往難以獲得迅速推廣普及,各種各樣的深度定製 UI 也令原生 Andrid 的升級特性越來越難以被感知,成為一個尷尬的存在。雖然 Google 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緩解這一問題,但似乎成效不彰。

當然,碎片化的另一面則是 Android 手機的百花齊放,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上面添加各種功能,在產品上試驗各種新奇的 idea 和新技術,近年來不少手機技術革新比如雙攝、快充、曲面屏、全面屏等正是在百花齊放的 Android 平臺上率先出現的。

中國勢力

在 Android 全面興起之前,一些國產山寨機也曾席捲全球手機市場一時,而在智能手機時代,藉著 Android 開源的東風,一大批國產手機廠商開始起勢。

早期是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搭載 Android 系統的運營商定製機為主,這些機型在外觀設計、做工、配置等方面多與當時國際上呼風喚雨的明星機型相去甚遠,當然價格較為親民,因此一定程度上受到大眾消費者的歡迎。

2011 年 8 月在北京 798 藝術區發佈的小米手機則代表了另一種全新的勢力,高通 MSM 8260 雙核處理器、1GB RAM、800 萬像素後置相機,與這些旗艦級參數相匹配的卻是 1999 元的高性價比,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的熱捧,以及可以想見的無休止的搶購、缺貨。

Android 手机十年

大概也是從這一階段開始,國產手機廠商逐漸有了打造明星機型、明星品牌的意識,華為於次年推出了旗艦機型 P1,7.69 毫米的超薄機身設計一時令人側目;比小米更早做智能手機的魅族繼 M9 之後又打造出了 MX 系列。

由於 Google 的缺位,國內的 Android 生態相對而言更是雜草叢生般的混亂,比如缺乏 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 這樣的核心應用分發渠道,比如國內應用在權限管理上不守規範等。這種混亂在某種程度上造就了各式各樣的定製 UI,它們大幅修改 Android 系統界面和系統功能,以 MIUI、Flyme 為代表的國產深度定製 Android 系統於是在個性化、本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13 年,小米在千元機市場推出了殺手級的紅米系列手機,藉著這一機型的走量小米於次年登上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的寶座。互聯網模式的成功令眾多國內友商眼紅,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手機品牌:華為有榮耀,中興推出了努比亞,金立推出 IUNI,一加則是 OPPO 內部團隊出走創業的產物,還有錘子、樂視等後來者紛紛加入,一時間好不熱鬧,而他們無一例外,搭載的都是 Android 為底層的系統。

在國內激烈競爭環境的錘鍊下,國產手機廠商漸漸以性價比為基礎,加上本地化定製越來越深入的系統和功能,在國內將曾經風光的 HTC、摩托羅拉、索尼、LG 等大廠一一斬落馬下,佔據了國內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國際市場上也逐漸佔領了三星、蘋果之外最多的市場份額。

Android 手机十年

IDC 最新的國內手機市場出貨報告,可見國內廠商已完全統治了市場

可以說,國產手機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這些年來一分分的耕耘,Android 的開放生態功不可沒。

尾巴

從第一部 Android 手機發布距今已歷十年,如今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個人計算設備,Android 平臺設備則成為了其中絕對的中流砥柱,如 IDC 數據顯示的,2017 年出貨的智能手機中,Android 手機佔據了 85.1%。

Android 手机十年

Android 的開放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智能手機帶來的樂趣和移動互聯網的便捷,而主要由 Android 所支撐起來的移動互聯網生態體系,更是在這十年中深刻地改變了整個互聯網產業,以及無數人的生活方式。雖然不知道下一個十年 Android 有沒有可能被其它的新勢力所取代,但它所改變的這十年已足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