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默片

那種黑白又輕快的節奏,成就了無數經典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但是,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

演員一沒有成龍的身手,二沒有高科技

那些危險鏡頭是怎麼拍的?

下面2組圖告訴你人類的智慧有多牛!

1

影片《安全至下》中,哈羅德·勞埃德在時鐘上搖搖欲墜的這一幕讓人看到都會不自覺捏把冷汗: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但其實這是在頂樓搭的一個景,之後再利用視覺差進行拍攝,好似真的在高空一樣: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在《摩登時代》中也是同樣,卓別林穿著輪滑鞋往後退,看著差點跌下商場: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其實也是用了視覺差,他始終是在平地上,不會真的發生危險:

後來,成龍在1983年的《A計劃》中致敬過這個鏡頭,不同的是,當時成龍是真的摔下去了。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可以看出成龍當年多少受到那個年代默片的影響。《A計劃》中他騎著自行車在小衚衕裡躲避追捕,有非常多很有趣的設計。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電影除了我們剛剛提到的借位之外,還有一種非常常用的拍攝方法,倒拍。

CCTV9曾播出過《卓別林秘史(精編版)》(那時候的CCTV內容質量真的非常高),採訪到曾經跟他一起工作過的人,找到了一些他沒來得及銷燬的工作樣片。

1916年他拍攝《銀幕最後》時,有這麼一段被減掉的戲。

正片是一位正在拍攝史詩級鉅製的導演,教自己的演員如何使用斧頭。卓別林從他們旁邊路過,斧頭就擦著他的褲腳砍進了地裡去。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這個鏡頭看似非常危險,斧頭也都是真斧頭,其實是看工作樣片才發現,用了倒拍的方式。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除去這些“特效”之外,在默片時代,的確有非常多的鏡頭,是實實在在通過不斷重複而拍攝出來的。

同樣拍攝於1916年的電影《安樂街》中,有一段卓別林躲在桌子背後躲避別人扔過來的派,在正片中,他完美的躲過了所有的攻擊。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而在工作樣片中,他被打得有些懵了,還從兜裡掏出了白旗。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印象中,最近一次這麼幹,是自託比•馬奎爾版《蜘蛛俠》,有一段他替女主角接住所有的餐盤上東西的段落,是拍了幾十次實拍出來的,沒有使用任何特效。

沒有特效的年代,驚險鏡頭都是這樣拍的,有才!

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吧,創造力十足,大寫的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