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府马尔康

阿坝州府马尔康

阿坝州府马尔康

阿坝州全称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地区,国人趋之若鹜的旅游景点有很多都在这里,比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名胜区,比如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四姑娘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若尔盖高原湿地,还有属于国家级人文景点的州府所在地马尔康的卓克基土司官寨等等。阿坝州真得是一个藏羌民俗、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

阿坝州府马尔康

四川省马尔康市掠影

行走在波澜壮阔的川西北高原,陶醉在这里的秀美山川时,也会被这里声东击西、曲里拐弯的的地名搞得不知所措。比如这阿坝州府原以为是在阿坝县,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在马尔康了,两地相距约有200余公里之遥。原本以为甘孜州是在甘孜县,而它实际是在康定县,两地相距有近400公里的路程。是不是有些四川特色呢?

说到特色,其实就是与别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到了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市,与别的城市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不少。我们在华灯绽放的时候来到马尔康,因为网订的宾馆是在达萨街上,却因为达萨街一段二段三段的标识把我们搞得转来转去,大费周折。后来才搞明白其实就是一条街上分出东中西街的意思,道理很简单,只是没有来过的人容易犯迷糊摸不着头脑。

阿坝州府马尔康

四川省马尔康市掠影

马尔康地处两山之间的一条狭窄的山沟里,并不宽敞的山沟内还有317国道与梭磨河穿城而过,城市布局显得局促。但这并不妨碍这里成为全州的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的地位,更不影响这里曾是嘉绒藏族的核心地区的历史定位和土司文化耐人寻味的魅力。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土司衰亡的地方,马尔康的卓克基官寨与西索村民居有着浓烈的地域特色与深厚历史积淀。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松岗镇掠影

川藏北线(317国道)梭磨河边的藏羌村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市不远处的的卓克基镇,作为土司官寨,卓克基官寨建筑也没有多少特别的地方,让人念念不忘的是1935年红军长征时,毛主席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而且还在这里召开过影响长征与中国革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写下过重重的几笔。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卓克基镇掠影

卓克基镇的"土司官寨"

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看到官寨是毛主席住过的第二年毁于大火后重建的,现在看到的官寨算起来也还不足百岁,尽管如此,卓克基官寨还是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坝州府马尔康

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掠影

阿坝州府马尔康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西索村掠影

西索村民热情好客,主动向来访的客人打招呼问好。

卓克基官寨对面就是西索村,而西索村的民居是嘉绒藏族最具特色的村寨。从官寨这边望去,整个寨子鳞次节比,错落有致,石板铺设的小街小巷把各家各户紧密连为一体。村寨里很多家院的门口或家里都悬挂着毛主席的照片,真不愧是省政府认定的革命老区。在村寨游走时,村寨里的嘉绒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她)们会和你主动打招呼,为你的参观提供各种方便,你想登堂入室参观时,他(她)们也会欣然同意,让人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心里一直是热呼呼的。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西素村掠影

西素村很整洁卫生,展示出了嘉绒藏族的生活富裕与文明。

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据说是吐蕃时期吐蕃驻军与当地原住民长期融合形成的。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后来确定为藏族后,就与"康巴藏族"、"安多藏族"一样并称为"嘉绒藏族"。因为其大部分人是种地务农,"嘉绒藏族"也就与其它藏族相比有了自己的很多的不同。

阿坝州府马尔康

在西索村采风的美院学生

西索村寨的民居是不是也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不清楚,但很有特点的村寨建筑吸引了不少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在这里写生,在这里采风作画,村里寨外到处都留下了这群背着画板,夹着画本的年轻靓丽的身影。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市卓克基镇掠影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市卓克基镇掠影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市松岗镇掠影

阿坝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松岗镇掠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