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年輕父親掉進冰湖險些丟命,卻更加堅定穿越南極北極和珠峯

「 行動帶來改變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綠色和平 “中國冰川與氣候變化影響” 項目啟動以來,與中方合作伙伴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積極準備冰川考察研究報告的同時,也與國內頂尖冰川專家一起親身前往冰川進行實地考察。綠色和平將結合冰川監測站的長期觀測數據與對當地的科學家、居民的訪談,把冰川和冰凍圈的第一手信息和故事帶回來給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希望更多生活和工作在冰凍圈的人士,一起來分享你在冰凍圈見證的氣候變化,比如今天要講述的這位青年科學工作者及登山探險家溫旭的故事。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溫旭在綠色和平做客 ©綠色和平/嚴荼

多年以後,當小毛猴長成大姑娘時,不知道她還會不會記得她的父母來綠色和平辦公室做客,分享冰川故事、講述氣候變化的這一天。

但可以肯定是,小毛猴的父母,溫旭與妻子虎姣佼為了她能生活在一個更好的地球上,做出了傑出的努力。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毛猴和爸媽在綠色和平做客 ©綠色和平/嚴荼

年輕的爸爸溫旭,眼神溫柔而堅定,是位從16歲就開始登山,接觸冰川的行動者,至今已經累計了超過10年的登山經驗。

2018年,他和同為野外探險家的妻子虎姣佼正在一起策劃及開展一個穿越地球“三極”(南極、北極和第三極珠穆朗瑪峰)的計劃,用行動呼籲關注氣候變化

首次登山,學會尊重自然

16 歲,同齡人還在讀高一高二的時候,溫旭參加了中科協的登山培訓,並去攀登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山峰——玉珠峰。

玉珠峰是崑崙山東段主峰,海拔6000多米。在溫旭離頂峰還有 50 多米海拔的時候,突遇天氣變化,風雪肆虐。作為一個窮學生,溫旭的裝備準備不足,手套防風效果不好;所以,即使是即將登頂了,溫旭最終還是決定下撤。

第一次登山雖然沒有登頂,但溫旭就樹立了良好的登山理念和探險理念,他懂得要尊重自然,同時對安全問題也更加重視。在同年夏天,溫旭成功攀登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到現在為止,他一共登過 50 多次山,征服了近 30 多座山峰,成為了冰川和冰凍圈的常客。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少年溫旭,2007年代表天津參加奧運火炬珠峰傳遞。圖片由溫旭提供

“慕士塔格”在柯爾克孜語裡,是“冰川之父”的意思,由於所處位置降雪量充沛,慕士塔格的冰川發育得非常龐大和成熟。

冰川是全球氣候變化最顯著的指示器,溫旭在前後十次登頂慕士塔格的過程中,直觀地見證了慕士塔格從2004年到 2013 年間的變化。他告訴我們:“從2004年到2013年不到10年的時間,慕士塔格的雪線逐年上升,退化 100多米,旁邊的冰塔林更是坍塌融化消失了很多。積雪的快速融化,使更多冰裂縫顯現出來,很多沒有裸露的暗裂縫也變得更加危險。”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2005年溫旭在慕士塔格 C1 營地駐紮。圖片由溫旭提供

現在,慕士塔格的雪線基本上快退到 C1 營地了。以前,溫旭登山需要用踏雪板增大面積、減小壓力,這樣不至於陷地很深。而現在,因為覆蓋的雪減少,登慕士塔格已經需要使用冰爪了。溫旭和他身邊的登山者們,直接感受到了氣溫升高給冰川帶來的變化和影響。

遇險落冰湖,直面氣候變化影響

從少年登山愛好者,到帶領大學生登山團隊,到成為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一員,溫旭把愛好與特長髮展了成職業,使命感驅使他在冰凍圈紮了根。

從 2011 年攻讀碩士開始,溫旭基本上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西藏進行科考,一般一次科考需要一至兩個月的時間。

然而去年五月份的一次科考,一向謹慎的溫旭,遭遇了十幾年登山生涯中第一次幾乎喪命的險情

這是在格拉丹東,長江源頭附近的一個冰川——龍匣宰隴巴。每次科考過程中,溫旭都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做先鋒,承擔探路和送裝備到前方工作地點的任務。

這次溫旭像往常一樣揹著科考器材和裝備,穿過既定的線路,直接抵達了預定的工作地點;在返回接大部隊的途中,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溫旭走在之前冰雪覆蓋的線路上,一腳踏空,掉入了一個冰雪覆蓋著表面的冰湖,而不可思議的是,這發生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線之上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2015年龍匣宰隴巴冰川冰湖。圖片來自央視新聞截圖

落水之後,溫旭踩不到底,趁著衣服還有一定的空氣,揹包裡的空氣當時也還沒有排空,靠著浮力他以仰泳的方式躺在水面上,用隨身的冰鎬,向後方打了幾鎬。在把附近的冰層全部打碎之後,終於掛住一個穩定的支點,通過這個支點,他才翻身爬上了冰面,當時也不敢起來走,就爬著離開了危險區域,整個過程也就不到一分鐘。

這個突發的險情對於一般的登山者來說,是致命的。還好溫旭一直有冬泳的習慣,也在北極訓練過“落水自救”,所以當時他還是能保持基本的鎮定,專注在如何脫險。

但是當他出來之後,就開始後怕了,“冰湖的水很深的,如果當時我有稍微的拖延和遲疑,衣服和揹包裡的空氣排空之後,人就會往下墜了,想出來就會很難。”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2009年溫旭在北極訓練冰水自救。圖片由溫旭提供

拯救氣候,<2°計劃誕生

溫旭從冰湖脫險之後,很長時間他都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海拔 5500 米的地方,在五月份的時間,冰川上竟出現了這麼深的冰湖。

在溫旭十幾年的登山經歷中,考慮過遭遇雪崩、考慮過掉進冰裂縫或者滑墜如何自救,但從來沒有想過登山的時候還要防禦落水的危險。他自己沒有經歷過,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過。這是氣候變化給他的當頭棒喝

溫旭開始和妻子虎姣佼想能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情,加入到拯救氣候的事業中去,“<2°計劃”就這麼誕生了。

“<2°計劃”是以三極探險的形式讓人們關注到氣候變化給極地帶來的影響,然後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

除了攀登第三極珠穆朗瑪峰,溫旭的下一步計劃是穿越北極的格陵蘭。路線是從格陵蘭的南部,一直從東邊穿越到西邊,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溫旭說:“這次探險我們準備組織一支探險隊一起去。希望選拔一些合適的青年人共同去完成這次探險;希望他們代表不同的行業,每個人也有不同的故事,能夠一起為全球氣候變化去發聲。”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2018年5月溫旭攀登珠穆朗瑪峰,見證冰川消融。圖片由溫旭提供

格陵蘭有“小南極”的稱號,因為它的氣候及地形與南極相似,所以這也算是為穿越南極做的適應和訓練。

今年 11 月初,南極初夏的時候,溫旭會隻身一人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獨自穿越南極大陸。他打算以越野滑雪的方式花三個月走完兩千多公里穿越南極大陸。所有食物都要自己攜帶,因為中途是不能有任何補給。如果能夠完成,這將會是一個新的世界記錄。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溫旭、虎姣佼和毛猴小朋友在綠色和平做客 ©綠色和平/嚴荼

當然,這也是溫旭虎姣佼夫婦,一起送給毛猴的禮物。

这位年轻父亲掉进冰湖险些丢命,却更加坚定穿越南极北极和珠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