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一已婚男在交友軟體上騙財騙色,6位女性上當損失20餘萬元

沂南一名男子隱瞞已婚身份及真實年齡、家庭身份等信息,在交友軟件上結交多名女性,以談對象相處結婚等為由騙色騙財,6名女性上當損失20餘萬元,所得錢財供自己吃喝玩樂揮霍一空。目前,該男子因涉嫌婚姻詐騙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臨沂一已婚男在交友軟件上騙財騙色,6位女性上當損失20餘萬元


交友軟件上邂逅完美“愛情”

今年6月底,家住沂水的成女士手機上正登錄著的某交友軟件,有一名網名為“長風”的男子申請加她為好友,見對方的信息較為詳實,成女士通過了對方申請。在隨後的聊天溝通中,成女士得知對方叫衛某,32歲,至今單身,想尋求一份真愛。此外,成女士還得知了對方的家庭“底細”,父母在沂水乾物流,衛某大學畢業先在上海工作,因家庭原因回家和父母一起幹物流。衛某的一番“坦誠”讓成女士感覺到網絡上也有真誠,也許可以相處聊聊看看。就這樣倆人一來二往,在網絡上聊的火熱,倆人越聊越投機,成女士覺得網絡那頭的衛某非常不錯,在之後衛某提出想和她以“男女朋友”的身份相處時,成女士答應了。倆人很快從網上到網下,見面後,成女士發現衛某文質彬彬,談吐氣質都不錯,對她也是十分體貼溫暖,這讓成女士對其好感再次提升,倆人的感情逐漸“升溫”。成女士對這份網上得來的愛情十分珍惜,並與衛某在現實中成為了男女朋友。

時隔不久,成女士接到男友衛某的電話,“壞了,我開車撞傷了人,急需用錢。”成女士聽到男友電話里語氣十分焦灼,來不及細想更不及考慮事情真假,立即通過微信支付轉賬給他10000元。過了沒幾天,衛某告訴成女士他在河北出差,手頭緊沒錢了,十分心疼男友的成女士又分兩次將10000元轉給男友,就這樣,衛某隨後又以各種理由,又向成女士要了22500元。


“意外來電”粉碎了愛情憧憬

陷入愛情甜蜜中的成女士並未察覺男友的任何不對勁,她正在幸福憧憬著和衛某美好的未來,然而,不久一個意外的電話狠狠地粉碎了她意外獲得的這份愛情的美好憧憬。

來電人自稱宋女士,經營著一家“美容店”,2017年11月份時,宋女士也是通過該軟件認識的衛某,衛某自稱有個男孩,沒有和妻子登記,妻子不跟他過了,他開一家小型的裝飾公司,父母在沂南某中學當老師,還告訴宋女士想找個對象奔著結婚過日子的。已經離婚的宋女士見對方“坦誠”,也就開始逐漸信任衛某,後來,倆人就交往確立了男女戀愛關係。幾個月後,邵某以“裝修進料錢不夠、辦點事需要用錢、業務上需要請人吃飯”等各種理由,向宋女士先後借了7000元、 23000元。


臨沂一已婚男在交友軟件上騙財騙色,6位女性上當損失20餘萬元


在交往過程中,衛某表現很貼心,給宋女士買手機等禮物,讓她感覺到衛某還不錯,於是幾個月後,宋女士提出想見見對方父母,沒想到要求一提出,衛某就斷然拒絕,這讓宋女士感到了一絲不安。有次衛某在辦事提供身份證件時,宋女士發現衛某的證件名字為衛某強,就提出了質問,衛某搪塞了幾句糊弄過去。衛某看到宋女士對其起了疑心就開始疏遠她,感覺到衛某不靠譜,宋女士提出分手並要求返回所借錢財,可是卻被衛某“拉黑”了所有聯繫方式。

受害人聯手智送“渣男”進警局

宋女士幾番打聽才得知衛某和莒南籍在臨沂打工的李女士相處並已租房居住,就聯繫上了李女士,倆人見面說明事情真相後,都感覺遇到了“愛情”騙子。但衛某似乎又有了新的女友,倆人打聽之下才得知是沂水的宋女士,於是有了那個讓宋女士感覺到如霹靂般的意外來電。

遇見的愛情卻是一個精心編織的騙局!這讓三名受害女士心理上都接受不了。但眼前要緊的是讓騙子露出馬腳並接受該有的懲罰,成了她們共同的決心,她們想到了一個“找人偽裝成滴滴司機將衛某拉到公安機關接受處理”的辦法。

受害人李女士已經知道真相這一情況,但是衛某並不知情。9月5日,宋女士聯繫上衛某,將他詐騙自己的事情已經告訴成女士,並告訴他不還錢會報警處理。自知事蹟已敗露,想著逃走躲避懲罰的他到了和李女士租房裡收拾東西,佯裝不知情的李女士為其打了“滴滴出行”的車輛,一上車,李女士和宋女士及他們的朋友將衛某拉到沂南縣公安局依汶派出所報案。

“網絡愛情”幌子下的真面目

在派出所裡,這位“翩翩君子”被撕下來偽裝的面紗,露出了他的真面目。衛某,原名衛某強,32歲,沂南縣依汶人,父母皆是村民,近年來他一直在臨沂打工居住,衛某強並非單身,他有妻有子。衛某強自大學畢業後先在上海打工,2013年回沂南一家投資公司上班,2014年到臨沂一家擔保公司上班。2015年因涉嫌非法拘禁罪和職務侵佔罪被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2017年2月份刑滿釋放,釋放後的衛某強在裝修市場幹過一段時間裝修工作,因成單量較少很快放棄,便一直閒散在家。

2017年年底,衛某強在玩手機交友軟件時想到了很多單身女性通過社交軟件交友,於是動起了歪念。為尋求刺激,抱著玩玩並想著騙錢花的目的,衛某強先將自己的個人資料完美的修飾了一番,然後上網尋找詐騙目標,在與女網友聊天中,衛某強截取自己真實生活經歷的一部分獲取對方信任,然後虛構年齡、身份、家庭背景等信息騙取受害人的好感,見面時儀容整潔、談吐文雅,加深受害人對他的好印象,並在交往時用詐騙來的錢財送受害人手機、為她們交房租、請吃飯等手段“籠絡”受害人以穩定關係,如此幾番下來,上當受騙者女子多達到6名,其中多名女性在警方核實時都難以接受。

宋女士是被騙的第一位女子,在察覺到對方對其懷疑提出分手索回錢財時,衛某強“拉黑”對方,靠著“尋找真愛”的理由編織謊言這種伎倆,又在社交軟件上找到李女士,在交往中騙取李女士14000元,同時騙取了河東的劉某、臨沂的蔡某、平邑的唐某等人10餘萬元。2018年6月底,衛某強騙取成女士的信任並與之交往時,再次騙財42500元,6名受害女士共計被騙錢財20餘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衛某強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在這起案件中,受害人大多是大齡青年或離異單身女性,經濟條件較好,嫌疑人披上了成熟溫暖體貼的外衣,利用她們渴望溫暖和關懷的心理,在噓寒問暖的同時,將詐騙來的錢財一小部分用來請吃飯、交房租、買手機等送給受害人,讓受害人感受到其“貼心”的愛,從而產生較為深厚的情感與依賴,就在嫌犯落網警方聯繫部分受害人時,有些受害人還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嫌犯在社交軟件上同時交往多名女性,在交往中一旦看到對方“壓榨”不出錢財,就立即捨棄再次換詐騙對象。警方提醒廣大女士朋友們,在社交軟件上交友時一定要擦亮雙眼,要慎重見面,在交往時多核實對方真實身份,多從日常行動中觀察其個人品行及道德水準,必要時親朋好友可介入“把關”,要懂得學會自我人身保護,防止上當受騙,涉及錢財出借時要慎重,留好單據、借據等有效憑證,一旦發現遭遇詐騙等情況,第一時間選擇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