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9月26日,餘杭區政府官方網站上發佈了一條“勁爆”消息,《餘杭區接軌“大上海”概念性規劃》招標公告。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這不禁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作為杭州十區面積第二大的餘杭為什麼要融滬?是整個餘杭融滬還是一部分?融滬又有哪些優勢?

NO.1 | 壹

餘杭哪些板塊融滬?

接軌“大上海”這句話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在之前的《餘杭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裡就提出了要“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打造增長極、提高首位度”戰略決策。

而接軌“大上海”的概念性規劃卻是第一次公示。詳細的招標文件需要報名通過資格審查才能查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公告的部分內容以小見大。

根據公告,《餘杭區接軌“大上海”概念性規劃》的統籌研究範圍為餘杭區行政轄區,用地面積約為1228.23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規劃範圍與《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確定的臨平副城範圍相一致,具體包括運河街道、東湖街道、臨平街道、星橋街道、南苑街道、喬司街道、崇賢街道和塘棲鎮等一鎮七街道,總用地面積約285.09平方公里。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融滬區域示意圖

從劃分區域來看。並不是整個餘杭區接軌大上海。而是臨平副城接軌大上海,畢竟城西的未來科技城和城西科創大走廊是杭州發展的重中之重,杭州也不會忍痛割愛。

NO.2 | 貳

餘杭融滬區位和交通優勢?

接軌上海的臨平位於杭州市最北端。餘杭到上海距離在160公里左右,驅車不過兩小時,高鐵更快1小時之內就能到達。

也就是說距離很近,這是餘杭融滬一大主要因素。

上海和餘杭一旦相隔甚遠,則沒辦法發揮上海的輻射能力。除了距離近,上海到餘杭的交通也很便捷。

高速公路方面餘杭有兩條高速和上海相連,滬昆高速滬杭段(G60高速)、杭浦高速。

滬昆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之一,經過的部分區域也是G60科創大走廊所在地。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杭浦高速,又稱"滬杭高速公路複線"。北起上海浦東,南抵杭州大井入城口,在臨平設有出口。

鐵路方面主要有三條,滬昆鐵路滬杭段、滬杭鐵路、滬乍杭鐵路(待建)。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經過餘杭的鐵路示意圖

滬昆鐵路是條高速鐵路,其中滬杭段,連接華東兩大城市上海與杭州,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絡中滬昆客運專線的一個組成部分。

滬杭鐵路是中國一條從上海市通往浙江省杭州市的鐵路,於1906年動工,1909年建成,全長189千米。它與滬寧鐵路相連。該鐵路全線都是複線並於2008年開始實施電氣化改造。

所以餘杭比起杭州其他區域融滬更有交通優勢。

NO.3 | 叄

為什麼要融滬?

《杭州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2016修訂版)中提出,杭州建成2個市級中心,6個城市副中心。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杭州2主6副示意圖

6個副中心為城西、城北、臨平、下沙、大江東和江南副中心。

城西副中心位於餘杭區同時囊括了部分臨安的疆土,城西副中心主要發展科技類產業。未來科技城、浙大科技城、以及臨安的青山湖科技城構成了城西科創大走廊。可以說城西副中心是杭州科創的命門所在。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城西科創大走廊示意圖

城北暨良渚組團副中心也位於餘杭,這一板塊主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良渚素有素有“中華文明曙光”之稱,修建良渚文化村、申遺都是良渚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的表現。

江南副中心位於濱江區,濱江則是杭州著名的高新產業區,主要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產業。網易、海康威視等知名企業都落戶江南副城。

大江東副中心位於蕭山區,以發展智造業為主。城東智造大走廊也是大江東副中心的引擎,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等產業。


別了杭州?餘杭融滬投入上海的懷抱!

△城東智造大走廊示意圖

下沙副中心位於江乾區,主要發展國際先進製造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械製造等產業。

除了臨平每個副中心都有重點發展的產業,主城區自是不用多說,錢江新城主要發展金融業、之江提出建設之江文化產業帶。但是看臨平,主要發展服裝、食品等產業,和其他副城一比有點相形見絀。

而餘杭接軌上海能承接上海轉移的各大產業,加速發展,臨平未來大有可為。

餘杭接軌上海的提議是綜合了多項因素考慮的結果,目前的具體方案尚未出臺,還在擬定當中,但從嘉興融滬來看成果還是頗豐的,餘杭究竟如何融滬,還是要拭目以待。福兮?禍兮?要做了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