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在我們的記憶中,往往銘刻著一些藝術家的名字。他們不僅在藝術上具有繼往開來的才能,而且有為正義和真理獻身的品德;他們給人類留下了永存的藝術珍品,也留下了令人難忘的生活榜樣。我國傑出的畫家、藝術教育家徐悲鴻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大師。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馮法祀(1914—2009)

我跟徐悲鴻學畫,將近二十年,始而仰慕他的繪畫技巧,繼而崇敬他的處事態度和治學精神,進而在瀏覽了一些他的有關藝術論述之後,則感到對這樣一位才能出眾、品德高尚的大師的認識,頗有學疏識淺之慨!隨著自己藝術實踐和年歲的增添,使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徐悲鴻的逆境成才路

徐悲鴻在創作上的成就,要從他的生活遭遇和時代背景說起。他出身農村,家境清貧,父親是個村塾教師,擅長花鳥、人物畫。徐悲鴻從小隨父學畫,兼做瓜田勞動。大荒之年,隨父走江湖,靠賣字畫為生。父親逝世,家境愈益貧困,他年方十九,就負擔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青少年時期的徐悲鴻,可算飽嘗人世辛酸。艱難的生活養成他勤勞、儉樸的作風和誠實正直的性格。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徐悲鴻(1895—1953)

徐悲鴻的一生,正值中華民族災難深重,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的年代,他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重大歷史時期。民族命運之危亡,人民生活之痛苦,激起他強烈的同情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他的畫經常出現“危亡益亟,氣憤塞胸”,“危亡之際,感緒萬端,痛心疾首”等詞句,充分表現了他的感情。

他的油畫《田橫五百士》取材於秦代末年齊國舊王族田橫不肯屈身事劉邦自刎的故事。這幅畫始於1928年,完成於1931年,它不只是歌頌了田橫等威武不能屈的高風亮節,而且對當時社會也具有尖銳的現實政治意義。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徐悲鴻《田橫五百士》油畫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叛變革命,拼湊反革命勢力,妄圖進一步絞殺革命,鎮壓人民,徐悲鴻出於對反動派的憎恨,對祖國人民的熱愛與同情,奮筆揮就這幅具有強烈激情的歷史畫卷。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徐悲鴻《徯我後》油畫

他這種對蔣介石的不滿和反抗的情緒,還表現在1935年拒絕為蔣介石畫像,1936年公開撰文斥責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為“寡廉鮮恥”等兩件事實上。1931年至1933年間的油畫《徯我後》格外明確地描寫人民“望治有若大旱之望雲霓”,表現了人民渴望解放的心情。

徐悲鴻認真的教學態度

1934年,徐悲鴻從蘇聯回國,檢閱了我們的素描作業。我畫的《維納斯》《奴隸》等石膏習作,由於力求把眼睛看到的東西,都一股腦的搬上畫面,因而將雪白的石膏像畫成了又黑又髒的銅質像,對此他沒有責怪我,反而充分肯定我的學習態度嚴肅認真,並鼓勵我繼續努力。

看畫時,他對畫中人物的手腕和腳脛部位的表現,極為重視,他說,這一部位的感覺如何,可以斷定一個人是否可以學畫。他說作為素描習作,面對實物寫生,必須認真地觀察對象,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表現時應當有所取捨,懂得省略。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1936年,徐悲鴻(前坐者)帶學生在黃山寫生,右二為馮法祀

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他對一個學習態度不夠嚴肅而又不去認真觀察對象的學生很惱火,他在這個學生的畫幅前指著對象問道:“你正在畫的那個對象,哪兒最亮?”那個學生用手畫了個大圈說:“這塊最亮。”徐悲鴻激動地說:“我是問你哪一點最亮!”那個學生經過仔細地觀察之後才回答出具體的最亮點。徐悲鴻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對啦,就得這樣觀察、比較,才有可能看出什麼地方最亮,什麼地方最暗。”接著,徐悲鴻用手指在他的畫上大片地抹、擦,然後用木炭加深暗部,用橡皮提出亮部,於是一幅既有統一的整體,又有突出局部的畫完成了。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徐悲鴻《巴之貧婦》紙本水墨

這一課對於像我這樣只知摳細部,不注意整體概括的初學素描的學生來說,有很大教益,對於不認真觀察對象的人,也是很好的一課。

馬最能表現徐悲鴻的個性

最能反映徐悲鴻的個性,表達他的思想感情的莫過於他寫馬的畫卷。他畫的馬,或渴飲於水邊,或長嘯于山林,或奔馳於荒原,或群集於曠野,均能表達馬的雄駿、矯健、輕疾、神逸,確有“瘦骨銅聲”之感!他畫的馬,超出一般自然屬性,不僅僅表現了“馬的精神”特徵,做到形神兼備,而且賦予馬以鮮明的性格,賦予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使馬人格化,使馬的形象無鞍無轡,不受絲韁束縛,不俯仰於人的鼻息。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徐悲鴻《奔馬圖》紙本設色

他畫的奔馬,疾馳在漠漠穹荒,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是人民酷愛自由的表露,是美和力量的象徵。他的一幅題詞為“直須此世非長夜,漠漠穹荒有盡頭”的奔馬,初看時,骨瘦嶙峋,但細審之,卻覺精力充沛,表現了人民衝破長夜的黑暗,馳向光明的意志和願望。另一幅題詞為“所向無空闊,聊堪記死生”的奔馬,一往無前,有超越一切艱難險阻和障礙之勢,表達了豪情奔放、意氣風發的氣概。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 徐悲鴻《駿馬靜思》紙本水墨

解放後,他畫的一幅題為“山河百戰歸民主,除盡崎嶇大道平”的奔馬,筋強骨壯,氣勢磅礴,是人民歡呼解放、慶祝勝利的聯想。杜甫讚頌曹霸畫馬“一洗萬古凡馬空”的詩句,用來評價徐悲鴻所畫的馬是當之無愧的。

(選自《美術研究》1980年第12期,原文題目為《我的老師徐悲鴻》,本文略作刪改。)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馮法祀回憶:我的老師徐悲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