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人民藝術家特別推出“豐碑”專輯,與讀者一起品讀藝術經典中濃墨重彩的中華英雄形象。

華夏兒女多豪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不僅湧現了無數男英雄,也有不少巾幗英雄在歷史的烽煙中,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們在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背景中脫穎而出,用實力向大家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錚錚鐵骨,寸寸柔腸,在她們身上合二為一。她們是中國英雄史上的一座豐碑。

代父從軍花木蘭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詩句出自被人們千年傳唱的《木蘭詩》。《木蘭詩》從問世起,關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便被大量的戲曲、影視作品進行演繹。木蘭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1956年電影《花木蘭》宣傳海報

事實上,自20世紀初,花木蘭就被搬上了銀幕,如1927年,“民新”影片公司推出的《花木蘭從軍》和“天一”影片公司拍攝的《木蘭從軍》;1939年,上海“華成”影片公司出品的《木蘭從軍》;1956年,豫劇大師常香玉為募集資金支持“抗美援朝”戰爭,演繹的豫劇電影版《花木蘭》。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2009年電影《花木蘭》劇照

對有幸踏上“90後”小船的小編來說,印象最深的當屬2009年拍攝的電影《花木蘭》。影片圍繞花木蘭代替年邁父親從軍的故事進行展開,通過木蘭在軍營的生活與上戰場殺敵的經歷,呈現出一位具有愛恨情仇,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的“真實木蘭”。影片的整體色調是冷的,木蘭的形象是帶有感傷、悲愴色彩的,這種表現手段與看起來不是“太圓滿”的結局相呼應。弱化兒女情長強化大愛無疆的愛國主題。

攜夫共戰沙場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同屬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因與丈夫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其傳奇故事被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1968年電影《樊梨花》劇照

《三請樊梨花》被編成多類劇種,較為著名的當屬秦腔《三請樊梨花》。劇情主要講述樊梨花丈夫薛丁山,在與其發生矛盾後,三請樊梨花出兵的故事。該劇種塑造了一位才貌雙全、英雄善戰的巾幗英雄形象,表現了樊梨花以國為重、不計私怨的胸懷和氣度。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1983年電影《樊梨花》劇照

在1968與1983年拍攝的電影《樊梨花》,都以戲曲的形式進行呈現。主要講述樊梨花的“事業”與“愛情”,通過抗敵路上的坎坷與感情路上的波折,展現樊梨花的傳奇人生。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2001年電視劇《大唐女將樊梨花》宣傳海報

在2011年上映的電視劇《大唐女將樊梨花》,在劇情表現上具有一定的突破與想象。劇中的樊梨花是被母狼養大的狼女,通過一段神秘夢境與薛丁山相遇後,促成了兩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結緣,一起為大唐的國泰民安而奮鬥。

楊門女將穆桂英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穆桂英是楊門女將中的一員,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第一人。年紀輕輕,就戰績卓越,其形象多被表現在眾多藝術作品中。

1959年,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週年,梅蘭芳通過京劇《穆桂英掛帥》,來表達慶祝之情。京劇《穆桂英掛帥》根據傳統豫劇改編而來,把穆桂英這位人過中年、率軍殺敵的巾幗英雄形象塑造了出來,充分讚揚了楊家一門以國家為重、不計個人恩怨的高尚品德和愛國主義情操。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梅蘭芳《穆桂英掛帥》劇照

在2001年,電影《楊門女將之穆桂英掛帥》上映了。影片主要講述年輕時的穆桂英受命掛帥破天門陣的經歷,在對敵過程中屢受挫折,丈夫陣亡、佈陣圖被盜走,但在面對這一系列打擊後,她仍以堅韌果敢的毅力破解了敵方所下的圈套,在與敵軍對戰的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2011年電視劇《穆桂英掛帥》劇照

在2011年,電視劇《穆桂英掛帥》大火了一把,一時間穆桂英的英勇事蹟被年輕一輩所知曉。劇情主要講述了北宋年間,楊家將奉旨統領宋軍殺向宋遼戰場,與楊宗保偶然結合的穆桂英,在關鍵時刻巾幗不讓鬚眉,掛帥出征殺向敵軍。

自強不息梁紅玉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梁紅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雖出身貧苦,多遇磨難,但自強不息,從卑賤出身進化為一代女將軍。

1937年,歐陽予倩編寫了京劇《梁紅玉》,全劇圍繞著梁紅玉帶領軍隊抗擊金兵,在黃天蕩一役中大獲全勝的故事展開。劇中的梁紅玉滿腔愛國熱情,認為愛國打仗不只是男人的職責,女子也同樣有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她在劇中說道:“如今打仗靠百姓,不靠元帥一個人,救國的責任重得很,須要大眾來承擔。”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 1940年電影《梁紅玉》劇照

1940年,周貽白為編劇編寫了電影《梁紅玉》。劇情以史詩為根據,加以藝術化處理,重在表現梁紅玉的忠勇之氣。

英雄不問出處,小編覺得以上四位女英雄不論是何出身,只要能為創造中國歷史奇蹟、為保家衛國做出貢獻,都足以稱得上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大英雄!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藝術作品中的中國古代四大女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