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小將徐嘉余:奧運會最高領獎台,才是他想要的

2018-10-03 07:57 | 錢江晚報

游泳小将徐嘉余: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才是他想要的

不是在訓練,就是在去訓練的路上,這就是徐嘉餘的日常。

23歲的徐嘉餘在不久前結束的雅加達亞運會上奪得5枚游泳金牌,回到杭州後僅僅休整了一天就開始恢復訓練。當我們在國慶長假裡放飛自我的時候,他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亞又開始了新一輪外訓。

2002年,7歲的他進入溫州市少體校,師從教練林夢華。

2008年,13歲的他進入浙江省游泳隊,師從金牌教練徐國義。

2012年,17歲的他參加倫敦奧運會。

2013年,18歲的他獲得全國游泳冠軍賽和全運會冠軍。

2014年,19歲的他在全國游泳冠軍賽上打破男子100米、50米、200米仰泳三個項目的全國紀錄。同年在亞運會上和隊友一起獲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項目金牌。

2016年,21歲的他在里約奧運會獲得100米仰泳銀牌。

2017年,22歲的他在布達佩斯游泳世錦賽上獲得男子100米仰泳冠軍,這是中國男子游泳在世錦賽歷史上首枚仰泳項目金牌。

亞運會五金王、游泳世錦賽冠軍,徐嘉餘已經是中國男子游泳在仰泳項目上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選手,他最高的夢想是——“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才是我想要的。”

走下領獎臺

一切依舊從零開始

3枚個人項目金牌和2枚團體項目金牌,這是徐嘉餘在雅加達亞運會上交出的成績單。

亞運會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奪冠那天,有媒體問他如何慶祝?徐嘉餘笑稱:“我可以開‘五金店’吧。”

完勝老對手入江陵介,徐嘉餘現在是名副其實的“亞洲仰泳一哥”,也是迄今最偉大的中國男子仰泳選手。

不過,走下領獎臺的徐嘉餘似乎和以往並沒有太大改變,還是以往那個場外無新聞、踏踏實實訓練的大男孩。亞運會結束後回杭僅僅休整一天,不久前又跟隨恩師徐國義一起再赴澳洲外訓。

“亞運會是一個收穫滿滿的時刻,但終歸還是要從零開始。”徐嘉餘和錢報記者說,對五枚金牌現在已經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他惟一需要關注的是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

從美國外訓,到山西太原全國游泳冠軍賽、昆明高原集訓和雅加達亞運會,再到這次的澳洲外訓,年初到現在不停地訓練、比賽,他很少有空閒的日子。

“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節奏,因為後面還有比賽啊。”徐嘉餘說,日常訓練極其枯燥辛苦,澳洲外訓對他和隊友來說既能調整身體,又能換一種心情——畢竟新的訓練場地有新鮮感。

“澳洲陽光明媚,天氣適宜居住。就是更容易曬黑,我已經曬黑了。”本報記者希望他提供一張自拍照,徐嘉餘笑著說出了自己的煩惱。

接近世界之巔

距世界紀錄0.01秒

徐嘉餘距離世界紀錄的窗戶紙,只有0.01秒。

2017年青島全國游泳冠軍賽,徐嘉餘在男子100米仰泳決賽中游出了51秒86,打破了日本選手入江陵介保持的亞洲紀錄,距離美國選手墨菲保持的世界紀錄僅有0.01秒的差距。

這是亞洲運動員首次在該項目中打開52秒大關,徐嘉餘當時這個成績在里約奧運會上可以拿金牌。

2017年布達佩斯世錦賽,預賽他以52秒77晉級,半決賽中後半程放水52秒44成績依然排名第一。他破紀錄的呼聲越來越高。

那次比賽徐嘉餘出發入水就一直領先對手。不過50米轉身之後,划水明顯不如之前輕鬆自如,最後時刻險些被墨菲超越,最終依靠到邊技術游出52秒44驚險奪冠。

“後來已經非常硬了(肌肉),沒有半決賽那種舒展,畢竟決賽是關係到站不站在領獎臺的問題,有想法是肯定的。”

徐嘉餘賽後承認自己決賽太緊張了。不過再次說起世界紀錄,他依然堅信自己的能力。亞運會之前,他說自己已經到了世界紀錄的臨界點。

“水平已經具備了,需要把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發揮好,才有希望打破紀錄。”游泳世錦賽奪冠,亞運會五金王,一個愈加自信的徐嘉餘離世界紀錄愈來愈近。

想要100分

就要150分的努力

“做夢都在遊仰泳技術,就是最後到邊的時候手砸到床頭,痛醒了,我認真不?”

2016年8月,里約奧運會前夕徐嘉餘曾發過這樣一條微博,他的生活裡只有游泳。那次奧運會他獲得了一枚銀牌,距離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一步之遙。

恩師徐國義曾經誇獎徐嘉餘說:“很多運動員厭惡訓練,‘甲魚’(‘嘉餘’的諧音)卻喜歡,再苦再累他都願意練,這是他最大的優點。”

別人問他為何那麼拼?他說自己的日常大部分時間就是在吃飯、睡覺和訓練中度過的。訓練安排到100分,他一定做到150分。只有練得比別人辛苦,自己心裡才有底,比賽就不會太緊張,才能遊刃有餘。

“喜歡訓練是自己的興趣,熱愛訓練是自己有夢想。” 徐嘉餘說,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才是他想要的。因為有夢想,每天的訓練雖很辛苦,但是都會覺得很快樂。

(原標題《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才是他想要的》 原作者高華生 編輯嚴粒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