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術」「易容術」……中國古代幻術大揭密!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電影《妖貓傳》中的幻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知道嗎?《妖貓傳》裡這些“幻術”的創作靈感,其實來源於中國古代的魔術表演。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就有了現代“魔術”的雛形。最初,人們把魔術叫做幻術或眩術,真正明確“魔術”這個名詞,是在清末民初西學東漸,引進西方魔術之後的事。為了區別於西方的魔術,我們今天就把中國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幻術叫做“古彩戲法”

關於“古彩戲法”,在清朝有一本幻術揭秘典籍,叫做《鵝幻彙編》,收錄了不下百餘種戲法,其中就有《妖貓傳》裡丹龍所表演的“種瓜即生”幻術。說起“種瓜即生”的魔術表演,也曾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種梨》中有詳細的描繪。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種梨》的神奇故事,翻譯成今天的大白話,大意是這樣的:

有一個鄉下人運了一車梨在街市上賣,他的梨又甜又香,可是價錢賣得也很貴。一個衣衫襤褸的道士向他討梨吃,遭到他的叱喝和責罵。有好心人自掏腰包給道士買了一隻梨,於是道士施展“幻術”,將這隻梨的核作為種子,“種”出了數百隻又香又甜的大梨,分給了在場的百姓。最後人群散去,賣梨的鄉下人才愕然發現,道士變出來並分發掉的,竟然就是自己的那一車梨!

是不是覺得故事中道士的表演,在現代魔術裡似曾相識?其實在《鵝幻彙編》中,就有對這種“種瓜即生”原理的揭秘,這場表演只不過是道士暗地裡夥同“搭檔”,運用魔術手法中常見的“搬運術”實現的。

但在文學作品中,蒲松齡通過神乎其神的誇張演繹,讓這個魔術故事具有了玄幻色彩。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電影《妖貓傳》海報

在電影《妖貓傳》中,“極樂之會”可謂全片的重頭戲,也是“戲法高手”們聯袂打造的一場魔幻盛宴。這其中,固然有導演為了打造視聽盛宴而使用的特技渲染,但其中也有許多“古彩戲法”的影子。

比如,影片中道長黃鶴一下子變出了一隻斑睛大虎,又將斑睛大虎變成一大堆五顏六色的鮮花。這個戲法在當今的魔術舞臺上也經常出現,放在“古彩戲法”中,當是“手法門”“彩法門”的結合。

再比如,黃鶴的兩個弟子白龍和丹龍伸開雙臂變成仙鶴騰空而飛,這其實屬於“古彩戲法”中的“搬運門”,只不過可能已經失傳。

《妖貓傳》裡“極樂之會”中極盡鋪排的大場面,猛地一看,有些像我國古代的大型戶外魔術表演——“魚龍曼延”。這種大型魔術在漢武帝時就開始盛行,到了唐朝開元年間發展到鼎盛,其中的機關之巧,變化之多,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電影《妖貓傳》海報

但是,上述戲法無論怎樣神奇,都始終是“瞞天過海的障眼法”,是藝人集體智慧結晶的魔術。要說這是“神通”、“靈異”,那就太天真了。

不過,在中國古代,由於人們科學文化水平的侷限,常常把一些傳道者表演的“古彩戲法”當成“神蹟”,以致於拜倒在其門下。

比如道教典籍《抱朴子》的作者葛洪,他雖是晉代大學問家,但卻對當時方士們唬人的戲法一無所知,並在《神仙傳》中記錄了許多神仙故事。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那簡直就是漢晉兩代的“魔術大全”,其中的許多魔術表演,現在的魔術師都能信手拈來。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電影《妖貓傳》海報

在《妖貓傳》裡,我們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是很痴迷幻術的,否則也不會搞那麼大排場的幻術表演。根據歷史記載,唐玄宗和楊貴妃身邊確實聚集了不少道士,他們經常拿魔術當法術來施展。劇中行“尸解大法”的黃鶴是不是真實人物,小編無從考證,但張果這個人是的的確確有的。

“張果”就是八仙過海中那個倒騎毛驢的張果老。他初見唐玄宗時老態龍鍾,牙齒參差零落,皺紋縱橫,佝僂個腰,看到唐玄宗小瞧他,便說:陛下如果嫌小臣的牙齒難看,便請拿一個金錘來。 唐玄宗於是命人去拿金錘,只見張果老接過錘子,張口一陣亂敲,吐出幾枚枯牙。等到用水漱過口,洗過臉,立刻變成另一副模樣:滿口白齒,皺紋消失,腰不彎了,背也不駝了,一派仙風道骨。

其實,張果老施展的所謂“易容術”,無非就是化裝術而已。他為了在唐玄宗面前顯示自己的非比尋常,先提前化一個衰老的裝容,然後再趁盥洗時卸掉,給唐玄宗一個驚喜。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事實上,張果老不是八仙中唯一的“古彩戲法”高手,韓湘子也是。他曾在其叔父,赫赫有名的大文豪韓愈面前變過一套戲法,叫做“火中生蓮”

韓湘子先是拿出一粒蓮子交給韓愈看,韓愈確認無假後,他便唸唸有詞起來,隨著他大喊一聲“敕”,就將蓮子隨手投入書房中的火盆之內,又見他繼續結印,禹步作法,果然火盆中長出一朵蓮花來。不過這時的韓湘子卻將花連帶莖迅即摘走,大步踏出書房,邊走邊作歌道:“一壺藏世界,三尺斬妖邪,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

韓湘子的這套戲法,由唐代一直流傳至今,後人根據其原理,演變出許多戲法。到了明清至民國時期,一些會道門就利用這個戲法蠱惑人心,顯示“神靈下凡”。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其實它的原理,無非是事先將一粒蓮子剖開,將中心挖空,只剩薄薄的一層肉。然後用通草做成一朵小荷花,染上顏色,再連上通草做的荷梗。又用極細的銅絲盤曲成型,即盤曲成彈簧的樣子,穿入荷梗之內。銅絲彈簧的另一端則連上一個小小的鉛彈丸,製作妥當,將它們一起藏在空心蓮子之內,再用白桃膠將之粘合。這樣的一粒蓮子,便是魔術表演的道具。

當蓮子投入火盆中時,火炭中的炭將膠燒化,蓮子綻口,那銅絲彈簧便將通草荷花彈出,此時,韓湘子急忙將花帶莖拿走,既免火燒,又省得讓他人看破,再作歌而去,便更顯得有若神仙般瀟灑,讓人產生真乃“仙術”的感覺。

“搬运术”“易容术”……中国古代幻术大揭密!

我們在享受魔術表演帶來的視聽盛宴時,也要堅信,它不過是障眼法,並非什麼“仙術”“神蹟”。如果遇到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魔術來蠱惑人心,我們就應當科學分辨,理性對待,不要讓魔術成了騙術!

(注:本文所舉的一些事例參考自王亭之的《方士紀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