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緊管黨治黨螺栓 打造環保鐵軍(中國紀檢監察報)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要打勝仗,就必須建設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要打造鐵軍,就必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督促各級黨委、紀委切實擔負起“兩個責任”,切實解決管黨治黨寬鬆軟的問題。這是一個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也是一項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

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對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生態環保系統幹部提出的要求,更覺嚴肅查處孟偉嚴重違紀問題,持續釋放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強烈信號的必要性。不拔爛樹、治病樹、護森林,何以打造生態環保鐵軍?

孟偉走上這條不歸路,實乃咎由自取。但是,幹部出問題,組織有責任。孟偉嚴重違紀問題的發生,暴露出各級黨組織因“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導致的管黨治黨“寬鬆軟”、管理監督不力等問題。因為長期的“寬”,孟偉才得以大權獨攬、獨斷專行,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經營成自家的山頭,形成了以是不是圈內人、聽不聽話、對自己有無幫助為標準選人用人的“圈子文化”“碼頭文化”,“把中央的大政方針隔在了環科院的圍牆之外”;因為多次的“松”,孟偉才得以在審計發現諸多問題的情況下仍被推薦到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擔任重要職務,才能在各方面流於形式的監督中我行我素;因為一味的“軟”,孟偉才敢於在屢次“罰酒三杯”的處理後不收斂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從一名本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墮落為四處斂錢、令人唾棄的腐敗分子。

這是一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政治生態案件,破壞的是單位的政治生態,受損的是黨的事業,傷害的是黨員幹部隊伍。為充分發揮案件的警示教育和治本作用,生態環境部正在全國生態環保系統開展“以案為鑑,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工作。“我不是一般的黨員幹部,也不是一般的知識分子。”孟偉懺悔書中這句話提醒我們,對黨員幹部必須加強監督。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作為這條戰線上的黨員幹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更應該有不一般的情懷、責任和擔當,更應該有不一般的紀律、規矩和作風。

當前,生態環境部剛剛組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對幹部隊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態環保系統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組織要充分認識到,開展專項治理工作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舉措,必須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把管黨治黨的螺栓擰得更緊,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鬆軟問題,切實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