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奇書《反經》中的十大智慧,透過假象看真實,果斷收藏品鑑

《長短經》,亦稱《反經》,是唐代學者趙蕤(李白之師)編寫的一部糅合儒、道、法、兵、雜、陰陽諸子思想,闡述王霸謀略、長短之術的歷史哲學著作。

謀略奇書《反經》中的十大智慧,透過假象看真實,果斷收藏品鑑

1、成敗在於決斷。

出自《長短經·察相第六》。

【譯文】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取決於在關鍵時刻能不能作出決斷。

2、主將之法,務覽英雄之心。

出自《長短經·知人第五》。

【譯文】領導將帥的原則是,一定要聚攏天下英雄的心。

3、察色謂心氣內蓄,皆可以色取之。

出自《長短經·知人第五》。

【譯文】察色說的是,人的心氣雖然隱藏在內心深處,但可以通過人的臉色去判斷。

4、匠成輿者,憂人不貴;作箭者,恐人不傷。

出自《長短經·原序》。

【譯文】製作車子的人,唯恐別人不富貴,沒人買他的車。製作弓箭的人,唯恐弓箭不傷人,沒人買他的箭。

5、書讀縱橫,則思諸侯之變;藝長奇正,則念風塵之會。

出自《長短經·原序》。

【譯文】讀了講縱橫謀略之術的書,就盼著天下大亂。通曉了兵法戰略,就希望發生戰爭。

謀略奇書《反經》中的十大智慧,透過假象看真實,果斷收藏品鑑

6、天下是非,無所定也。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出自《長短經·忠疑第二十四》。

【譯文】天下的是非,沒有一定的標準。世上的事各有其所是,也各有其所非。

7、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獨理,蓄重不可以自守。

出自《長短經·七雄略第十八》。

【譯文】天下就像是一個大容器,百姓就像是其中貯存的財富。容器太大,一個人就管理不了。財富太多、太貴重,一個人就難以守護。

8、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凡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

出自《長短經·難必第二十八》。

【譯文】人主沒有不希望他的臣子忠心於自己的,但是臣子的忠心未必得到主人的信任。……凡是人父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孝敬的,但是孩子的孝敬未必能得到父母的疼愛。

9、能扶天下之危者,則據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憂者,則享天下之樂;能救天下之禍,則得天下之福。

出自《長短經·三國權第十九》。

【譯文】能拯救天下之危險的,就能保證天下的安定。能除去天下憂患的,就能享天下之樂。能免除天下禍患的,就能得天下之福。

謀略奇書《反經》中的十大智慧,透過假象看真實,果斷收藏品鑑

10、獨行之賢,不足以成化;獨能之事,不足以周務;出群之辯,不可為戶說;絕眾之勇,不可與正陣。

出自《長短經·卑政第三十三》。

【譯文】獨行的才能,不足以成教化.獨能的事,不能把事情辦得周全。出群之辯,不能讓大家都接受.離開眾人的勇敢,不可以和大家一起打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