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設備:火電廠脫硫、脫硝、除塵設計設計原則,附帶解決方案

1、脫硫工藝的選擇

脫硫工藝的選擇應遵照“適應現場、工藝成熟、運行穩定、脫硫效率高、投資省、無二次汙染”的原則。電廠附近有豐富的石灰石礦,並己形成了較好的開採體系,設計是以石灰粉作為脫硫吸收劑並直接從市場獲得為基礎,電廠廠內不再進行加工。脫硫副產品處置按綜合利用為主的原則設計,併為脫硫副產品的利用提供必要條件,若暫時不具備條件,可先堆放在灰場,待條件具備後,再取出。

2、除塵方案的選擇

兩種除塵設備的比較。目前我國燃煤火電廠的建設,煙氣除塵絕大部分採用電除塵器,製造、運行上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運行火電機組中,只有個別電廠採用了布袋除塵器。國外火電廠煙塵處理技術是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並存,布袋除塵器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應用廣泛,布袋使用壽命超過3-6年。特別是對難收塵煤種和煙塵排放量控制嚴格時,布袋除塵器的優勢更明顯。目前國內可以生產布袋除塵器,但布袋濾料、隔膜閥和控制部分不過關,尚需要進口。

對於CFB幹法脫硫,為了適應目前新版國家環保標準和以後更高的環保要求,以及CFB脫硫後煙氣的特性(低溫、高溼、高濃度、高比電阻、粉塵中鈣基含量高,容易在電除塵器極板、極線上結塊),二級除塵器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一種為特製電除塵器,另一種為布袋除塵器。我國目前運行的CFB脫硫裝置均採用電除塵器,我國尚未有采用布袋除塵器的CFB脫硫裝置。

3、煙氣系統設計及流程

石灰粉採用密封罐車由石灰制粉廠送至電廠脫硫島,利用汽車自備壓縮空氣自卸入石灰粉倉,通過計量式給粉機送至生石灰消化站,消化後通過氣力輸送至熟石灰粉倉儲存。因為位置限制,兩臺爐各用1套吸收劑製備系統,包括生石灰粉倉、熟石灰粉倉、生石灰消化站、稱重給料機、輸送風機、流化風機等,吸收劑製備系統容量按脫硫系統3天需量設計。

方案一:吸收塔後佈置布袋除塵器。電廠燃煤煙氣自空預器出口由四路煙氣匯流後,進入前預除塵器(雙室單電場電除塵器,保證除塵效率85%),分離下的粉煤灰仍可保證現有途徑的綜合利用。經前預除塵器後的煙氣沿煙道進入流化床反應塔底部文丘裡管狀的入口段,經過脫硫後的反應物連同飛灰及未反應的脫硫劑被煙氣攜帶由流化床反應塔上部的出口流出,進入由原三電場電除塵器改裝的布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進口設置百葉窗機械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分離下的脫硫反應產物連同飛灰及未反應的脫硫劑被脫除下來,通過返料裝置返回吸收塔。淨化後的煙氣由引風機排至煙囪達標排放,煙道尺寸按煙氣流速15m/s設計,確保煙道設計合理,同時避免高的阻力損失。

方案二:吸收塔後佈置電除塵器。電廠燃煤煙氣自空預器出口由四路煙氣匯流後,進入前預除塵器(雙室單電場電除塵器,保證除塵效率85%),分離下的粉煤灰仍可保證現有途徑的綜合利用。經前預除塵器後的煙氣沿煙道進入流化床反應塔底部文丘裡管狀的入口段,經過脫硫後的反應物連同飛灰及未反應的脫硫劑被煙氣攜帶由流化床反應塔上部的出口流出,進入經改造的二級電除塵器(三電場靜電除塵器),在二級電除塵器的入口段設置一個百葉窗機械預除塵器,這樣可避免煙塵濃度過大對電除塵器性能帶來不利影響。

環保設備:火電廠脫硫、脫硝、除塵設計設計原則,附帶解決方案

鄭州環保設備企業脫硫除塵設備安裝在客戶廠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