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窯灣古鎮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邊緣,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

窯灣古鎮歷史上溯於春秋,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置,已有1300多年曆史。古鎮西依大運河,東臨駱馬湖,三面環水,為南北水運樞紐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水運的興盛帶動了窯灣工商業的迅速繁榮,在清至民國的鼎盛時期,古鎮設有8省會館和10個國家商業代辦處,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國商人和傳教士來窯灣經商傳教。 鎮上錢莊、布莊、當鋪、商鋪等各種店鋪作坊360餘家。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古鎮主要景點:吳家大院、趙信隆醬園店、中國典當博物館、窯灣民俗博物館、大清窯灣郵局、江西會館、山西會館、蘇鎮揚會館、天主教堂等10多個景點。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窯灣古鎮素有“東望於海,西顧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說,號稱“黃金水道金三角”、“蘇北水域勝江南”之美譽及“小上海”之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城門炮樓。窯灣古鎮是商品和財富的聚集地,因此自古建有完備的防禦工程,利用水道作為護城河,各要道口建有城門和炮樓。窯灣人臧紆青為清道光年間武舉人,依奇門遁甲八卦迷宮為型,按五行金木水火土方位築城門,建炮樓,在“S”型街道上闢深巷。分別以東西兩大街為經,南北兩條大街為緯,連通其他街道相互交錯,並在各交叉口建過街樓一座,互相呼應,構成獨特格局。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北城門號稱“北門鎖鑰”,是進入古鎮的必經之道,史料記載,1644年11月,明朝史可法曾在北門城樓擊退來犯的清兵。窯灣歷史上雖是一集鎮,卻一鎮兩轄,歷史上地跨宿遷、邳州兩縣。以界牌樓為界,以東屬宿遷管轄,以西屬邳州管轄。位於鎮中心的中心炮樓,四面鑲嵌“東望於海,西顧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石匾額,顯得地位顯赫、極具氣勢。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商業店鋪。古鎮始建於唐朝初期,隨著明清漕運和鹽業的興盛,昔日店鋪櫛比,商賈雲集。街道青石鋪面,沿街兩廂貨棧、錢莊、當鋪、絲綢店、鞋帽店、藥房、糧行、酒館等鱗次櫛比,有“蘇北小上海”之稱。當鋪寶豐萃俗稱“西當典”,由晉商曹中美創建於清光緒初年,四進院落,以質物貸款為業,民國初,擁有資本銀40萬兩。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運河碼頭。佇立窯灣碼頭,再也看不見曾經的“日過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映入眼簾的是招徠遊客的遊艇和排列成行的打沙船,它們裝滿從駱馬湖底打撈出的黃沙,通過運河運往各大城市。隨著運河交通功能的萎縮,如今的窯灣早已繁華不再,僅作為一個旅遊景點而接待四方賓客了。

曾作為皇家接待驛站的“龍舟驛”,儘管建築精美,裝飾豪華,卻寂靜無人,門可羅雀。只有大門外一副楹聯在無聲的訴說當年的盛況,“貢酒漕糧鳳輦龍舟通御氣;功臣幸使雁箋魚素報佳音”。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宗教文化。晉商們修建的山西會館所供奉的是武聖財神關羽,因此又掛門匾“關帝廟”,以壯聲勢。鴉片戰爭後,世界上有10個國家的商人和傳教士在此建商號、教堂,經商傳教。窯灣天主堂始建於1909年,佔地總面積18000平方米,為哥特式建築,堂內可容納500人同時作彌撒,是蘇北地區最大最壯觀的天主堂。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餐飲特色。窯灣桂片糕口味獨特,營養豐富;窯灣甜油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聞名遐邇;窯灣綠豆燒酒,有500多年的歷史,用幾十味中藥釀製而成,曾被乾隆皇帝定為貢酒。綠豆燒酒、窯灣甜油已被入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美麗的小鎮子—徐州新沂窯灣古鎮

窯灣船菜為蘇北廚藝一絕,講究“名、型、樂”,用“萬事如意”、“日進斗金”、“福壽滿堂”這些吉祥菜名給客人以祝福;用漂亮的藝術造型和色彩搭配,營造進食氛圍;進食時伴奏旋律優美的小曲,使人精神放鬆,心情舒暢。

建築之美。古鎮三面環水,碧波粼粼,景色秀麗;院舍青磚灰瓦,樓閣亭臺交錯,房頂飛簷翹角,花木點綴其中,雖處鬧市亦頗具園林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