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泥濘的土路變成乾淨整潔的水泥路,垃圾點設置白鋼垃圾收集箱,原本散發異味的臭水溝被清理乾淨,加蓋蓋板,成了老百姓休閒納涼的場所……在大連甘井子區革鎮堡街道中革村,一場面向“髒亂差”的環境保衛戰首戰告捷,1200名居民徹底地跟昔日的“龍鬚溝”告別!

“再也不用發愁雨天出行難和垃圾難聞的氣味了”看著一系列的改變,村民的臉上綻放出由衷的笑容…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中革村居民小院

8月7日,大料網編輯來到大連革鎮堡街道中革村,放眼望去,只見一條條平直整潔的水泥路貫穿整個村子,一排排風格別緻的鄉間小樓掩映在綠樹叢中,一幅幅牆畫增添了幾分藝術的氣息。村民家的小院裡也收拾得十分整潔,有的院子前種滿了各類花卉,配合著周圍的綠蔭給連日來的高溫帶來一份清涼。

2個月以前,這裡卻是另外一番模樣。中革村未動遷區域原來由於外來人口激增,基礎設施滯後,導致環境髒亂差。“全大連都找不到這樣的地方”58歲的宋女士說,“到處都是垃圾,夏天蒼蠅蚊子滿天飛,在家裡都能聞到垃圾的味道,尤其下雨天積水,垃圾飄的到處都是,汙水漫到家門口,根本沒法出門。”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整治前:村裡的土路垃圾遍地寸步難行

自2018年7月開始,革鎮堡街道響應群眾要求,在全街開展黑臭水體、市容環境、揚塵治理自查清理整治工作,開啟了一場環境保衛戰!中革村動用大型機械10餘輛。出動工作人員百餘人,截至目前已完成8處點位垃圾清理工作,共計清運各類垃圾7000餘噸。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治理後:乾淨的水泥路貫穿整個村莊

大料網編輯瞭解到,為了解決垃圾亂堆亂放的根本性“老大難”問題,革鎮堡街道以及中革村的相關領導同志們真是“煞費苦心”,在清理完畢的區域增設垃圾槽,設置30多個白鋼垃圾箱,村幹部定期組織村民對房前屋後進行大掃除,幫助村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增設的垃圾槽和垃圾箱

“現在好了,垃圾集中清理,到處乾乾淨淨的,人住得也舒心。如今我們也可以像城裡人一樣休閒健身、晚上出來散步乘涼,日子真是越來越滋潤!”談到整治後的變化,宋女士臉上樂開了花。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村民宋女士

為了改善民生,改善當地環境,中革村領導班子決定投資70餘萬鋪設兩條全長400餘米的混凝土路面路,徹底告別昔日的“龍鬚溝”,這還沒完,更令居民們高興的是通過科學設計,嶄新的路面預留了排水溝和垃圾過濾池,不光解決了垃圾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居民們的排水問題,在原有排水溝上加蓋蓋板。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施工圖片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施工圖片

為了進一步解決黑臭水體的問題,通過全面排查發現轄區內黑臭水體點位有4處,將汙水用吸汙車排出,清運垃圾,修建沉降池,加蓋蓋板。為了讓百姓不再因為揚塵而“灰頭土臉”,該村還灑水降塵、植被覆蓋、增設圍擋、粉塵料堆使用固化劑、鋪設砂石地面等措施治理揚塵,啟動“一村一景”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

大連“龍鬚溝” 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 當地老百姓……

村民都大爺

“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坐地戶,現在村裡的變化真是太大了,我從心裡由衷地感謝這些領導,確確實實為大夥兒辦實事!”72歲的都大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有所提高,我們作為基層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得到村民的認可,心裡也倍感欣慰。”中革村村委會領導說。

用中革村衛生專幹王恆剛的話說,這是一條有獲得感、有幸福感的嶄新康莊大道!

我們相信,這是中革村,革鎮堡乃至數萬名大連街道社區村委會黨員幹部發自肺腑的心聲!

在甘井子區像中革村這樣,位於城鄉結合部涉農的村和街道不在少數,由於歷史和外來人口不斷增加等原因,跟中山西崗以及沙河口區等市內三個區相比,這裡情況更加複雜,管理也相對更加困難。

近兩年來,甘井子區委區政府以及革鎮堡街道,在改善居民環境和改善民生方面敢於“動真碰硬”迎難而上,一件件實事讓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大連革鎮堡街道以及中革村的黨員幹部們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

給老百姓乾點事,雖然苦點累點,其實都不算啥,老百姓心裡滿意了對咱豎大拇指,咱走在村裡也“展樣”!這就是中革村全體黨員幹部們最樸實的幸福感。

我們走在嶄新的水泥路上,這是中革村人改頭換面奮發圖強的全新開始,更體現了中革村人新時代新精神,新面貌新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