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

你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嗎?很多人對這個問題不以為然,難道一個人有多少錢?他自己不知道嗎?你別不信,還真有很多人不知道。給你1分鐘,你可以馬上回答下面問題嗎?

a.你有幾張銀行卡,每張銀行卡有多少餘額?

b.你的支付寶、微信錢包裡有多少錢?

c.你投資了

是不是發現,原來你對於自己的錢,並不是很瞭解。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對自己的財富盤點下,學會製作兩張表: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相對比較簡單,我們在上節課瞭解過,現在我們來學下資產負債表。

/ 資產負債表 /

來看一張空白的資產負債表,長成這樣子的:

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基本上,大家對照上表填寫,就可以繪製出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當然。我們要來了解下資產和負債,才能更好製作。

資產是指現在或者未來會為你帶來價值的東西,按照一般標準,分為三類:流動性資產、投資性資產和自用性資產。

流動性資產:我們手頭的現金,銀行卡里的餘額,活期存款,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的餘額,以及像餘額寶類似的貨幣基金,在你用錢的時候,不管是存款還是貨幣基金,都能夠迅速的變現。

投資性資產:能幫我們錢生錢的投資賬戶,比如大家投資股票基金、購買銀行理財等等。

自用性資產:日常生活中大件物品,比如車子房子。如果房子是為了投資,應該放在第二類

相對應地,負債是指把錢從我們口袋拿出去的東西。跟資產一樣,它也是分為三類,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消費性負債:大家平時購物,買買買產生的負債

投資性負債:投資行為而產生的負債,比如說融資槓桿,你為了投資而買的房子的那個房貸也包括在內

自用性負債:這個簡單,我們自己住的房子,用的車子都算在內。

填寫了這個表格後,相信你對自己家的財富狀況會更清晰了吧。

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時點的概念,就是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你的資產有多少,如果你到了下個月你的資產發生變動,你的這個資產負債表也會發生相應的調整,我們也可以通過每次調整資產負債表來觀察我們的財富到底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在填寫過程中,會有一些不好填寫,大家可以看我給的表格,裡面有說明。比如說價值在變動的資產怎麼記錄,因為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時點概念,注重的是當下,所以,類似股票、房子,你就按照現在的市值填寫。

/ 2個表的關係 /

到這,你瞭解了2個表,你也需要分辨出資產與收入、負債與支出之間的差別。

資產是所有能夠直接或間接為你帶來金錢收入的事物,負債則是把錢帶走。最常見的資產,以及它們帶來的收入如下:

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分辨資產與收入、負債與支出之間的差別很重要。通俗點,你無法用名下的一間公寓(資產)買麵包,但可以用出租它獲取的租金購買。

瞭解了這個觀念後,要想持續致富:你應該儘可能持有及取得資產,而不是負債。

舉個例子。你用分期貸款買個電視,你不知增加負債,還產生了固定花費(按月支付),資產這塊一片空白,這個就有違我們說的致富原則了。

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相反的,如果你貸款購買公寓,貸款雖然讓負債加重,卻可用公寓的資產價值補足。

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是不是覺得資產和負債很簡單,不過你真的清楚了嗎?

問個問題:你覺得汽車是屬於資產、還是負債呢?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是這麼認為:除非汽車能帶來收入,不然它只是負債。即使可以將它賣出去,它的價值是在貶值。

由此,他給我們2個法則,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分辨資產和負債的差別,讓你明白哪一種讓你變富有,又是哪一種讓你變貧窮。

1.只投資有可能升值,或是能夠帶來財富和收入的資產。

2.千萬別用貸款購買任何會貶值的東西。

消費性貸款,只會帶來負債,讓你越來越貧窮。很多人喜歡用貸款買炫耀性的表象財富(科技新產品等),這些東西只是讓你接近財富,而非擁有它。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我們提倡你放棄生活享樂。當然不是,我們是要先致富後花錢,假如你顛倒順序,你會兩頭落空。

/ 檢查財務健康狀況 /

製作完這兩個表後,當然不能放置一邊,不管不顧,我們要對照表上的數據,對自己的財務進行檢查。就像體檢一樣,通過一些指標,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財務是否健康。

1.應急能力

應急能力=活期資產/每月日常支出

如果突然失業,沒有收入,你該怎麼辦?

為了以防萬一,一定的緊急預備金是必需的。一般而言,緊急預備金倍數不小於3的比例較好,也就是說,你的活期資產應該至少可以滿足未來三個月的開支,一般是3~6個月。這筆活期資產,是指短期內能夠變成現金的錢。比如你每個月需要花5000元左右,那麼如果你存下1.5萬~3萬元資金,應急能力指標就合格了。對於收入有保障或工作穩定的家庭,可以少留一些現錢在手上,把錢投向收益更高的地方。

2.消費比率

消費比率=月支出/月收入×100%

這個指標主要反映家庭財務的收支情況是否合理,特別是對很多"月光族"來說很有用處。它指導你每個月花多少錢適合。

如果想攢錢,這個比率越小越好,這意味著你花得越少,但是理財並不是一味地省錢,保持一定的生活質量是必須的。兼顧長久和當下,合理值應該在40%-60%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你應該只消費你收入的40%-60%。

3.儲蓄能力

儲蓄比率=(月收入-月支出)/月收入×100%

這個就是我們上節課支出分析中講到的收入月結餘情況,這個指標反映了家庭控制開支和增加淨資產的能力。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每個家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一般這一比率控制在40%,對於這些結餘資金,可通過合理的投資來實現未來家庭各項財務目標。

4.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月還款金額/月收入

合理的負債是必要的,比如房貸、車貸等。在身邊有一些人,很怕負債,心理壓力大,也不喜歡用信用卡,結果卻是錯失了賺錢的機會。一位朋友,在2010年用20萬全款買了房子,到現在,漲到了50萬。但如果他當初貸款買房,只付30%的首付的話,就能買上3套房,到現在資產也有150萬了。適當的負債,是讓你去用槓桿的力量,通過自己的資源和別人的資源,撬動更大的資源,博取更高的收益。所以,當借款成本合理時,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地使用槓桿這個工具,獲得槓桿自由。

那麼,這個指標我們應該控制在什麼範圍內呢?家庭的合理負債率從30%、40%、50%不等。50%是個警戒線。一般建議控制在1/3以內。不然,欠錢太多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特別是當我們有意外情況發生的時候,會更麻煩。

5.保障能力

你有沒有買意外險?有沒有買重大疾病險,買的額度是否足夠治療重大疾病?有沒有買壽險,買的額度是否足夠償還家裡的大額貸款?

很多人想到保險,總是想給家裡的老人和孩子買,其實我們更應該給家庭經濟支柱購買足夠的保險。

為了保障飛機安全起飛,在起飛前,航空人員需要檢查所有的設備是否正常運轉,乘客有沒有把電子設備關閉、放下小桌板、打開遮光板。乘務人員還要給乘客做好安全提示普及,然後才能確認起飛。就像飛機起飛前要做好各種準備一樣,在投資前也要做好各種保障。所有的保障,都是為了確保我們在開始投資之前,處於安全平穩的狀態。所以保障能力是否強,決定了我們能否獲得責任自由,請大家務必注意。

這個沒有公式,參考的標準:家庭收入的主要貢獻者,要配置一定的保障。

6.生息能力

生息能力=全部可賺取收益的資產量/總資產

這個是考察錢生錢的能力,一般在30%以上,更利於資產的增加。

彙總成下表,會讓你更清晰明白自己的財務健康情況:

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完成了體檢,如果有不健康的地方,自然要進行改進!

我們來看個簡單案例,這裡只通過資產負債表來檢查。

小A,男,28歲,單身,事務所審計汪一枚,工作三年。

現有活期存款2萬,5年期定期存款2萬,手頭現金1000元,同時進行著投資,其中短期的貨幣基金有5000元,債券投資有大概15000元,剛剛貸款72萬買了一套112萬的房,每月還款3000元,水電費平均每月100元。

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就可以對他的財務瞭如指掌啦↓↓↓

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根據各項比率,我們可以看到財務狀況結果

靜好書院:做好2個表,給自己的財務來個體檢(理財小課第四堂)

根據表格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小A的應急能力非常安全的狀態,但是資產負債率偏高,生息資產比率過低,這是典型的年輕家庭的資產負債狀況。接下來,小A就可以基於這個條件來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目標以及調整現有的理財方案。比如年輕的小A,抗風險能力強,可以選擇一些激進的理財產品組合投資。

- 本章要點 -

1.學會製作資產負債表

2.明確資產和負債的含義,應該儘可能持有及取得資產,而不是負債

3.對家庭財務從6個方向進行體檢:應急能力、償債能力、生息能力、保障能力、消費比率、儲蓄能力。

- 作業 -

製作一個資產負債表,同時檢查自己財務健康狀況,看看可以從哪些大方向去改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