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年輕人不去機械製造業了?

商務合作聯繫QQ:3158521867 或加微信號:jujiaozhijiao


有一句話叫:“學得一門技術,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機械工作,就是一門典型的技術工作,曾經就是很多人嚮往的工作,特別是50、60年代的時候,就是很多人引以為榮的工作。

而如今,機械似乎是被人吐槽最多的一門工作,說機械髒累苦,說機械沒前途,還有人說機械是個坑,更有網友戲言“一入機械深似海,從此妹子是路人”,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投身到機械工作當中,僅剩一些70和80後還在苦苦煎熬。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去機械製造業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認為以下四點就是罪魁禍首。

一、工作環境髒、累、差

機械製造業,常見的工作有車、銑、磨、刨、鑽,但無論你幹何種機械製造崗位,幹得多麼出色,似乎都只能定格在車間一線,夏天炎熱,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腳冰冷。車間環境髒亂,整天面對一堆銅鐵,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工作環境確實不咋地。而且,很多崗位加班嚴重,為了趕項目進度,常常幾個月無休,部分崗位還要倒班,嚴重打亂作息時間,對生活和身體健康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二、薪資沒有優勢

關於機械行業的薪資 ,被人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吃不飽,餓不著”,但跟當下的金融、IT、互聯網行業的高薪職位相比,就顯得相形見絀了,所以部分機械製造業的工程師也用腳投票,紛紛轉行到IT、互聯網等行業。也難怪,在這個講物質的年代,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最現實一點就是,沒有錢,你連丈母孃都搞不掂!

三、社會地位低下

國內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個月薪3000的辦公室崗位被無數大學生哄搶,而一份7000、8000元月薪的技工工作,卻無人問津,出現這個局面,就是因為國人畸形的人才觀所致,認為辦公室白領才是人才,而藍領技術人員卻被認為形象不好,被認為沒有前途,出現這種情況讓人感到無奈。

四、現在的年經人不能吃苦耐勞

現在的90後、00後,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小生活條件好,嬌生慣養,從來就沒吃過什麼苦頭,哪像70後、80後這些年代的人,最明顯一點就是,以前的一份模具學徒工作,雖然同樣髒累苦,但卻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好工作,都是靠關係、靠手段才能爭取到的,不但沒有工資,每月還要交好幾百大元的學費,而現在卻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景象,一份模具學徒工如果沒有幾千塊工資根本沒有人願意幹,師傅教育年輕人的時候還得格外小心,聲音稍微大一點,對方就可能直接拍案走人,根本不會稀罕這份技工工作。

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僅僅依靠媒體的宣傳和引導,更要有實質的措施,不然依然無法吸引到年輕一代人員進入機械製造業,屆時,製造強國之路由誰來實現?難道又靠金融、IT、互聯網?

我認為當務之急,第一,必須改善技術人員的工作環境,改變技工工作髒累差的形象;第二,繼續提高技術人員薪資待遇;第三,提高機械技術人員的社會地位,讓人感受到做個藍領是讓人覺得光榮的;第四,提高技工人員的社會保障,例如技能補貼、積分入戶、小孩優先入學等政策,讓技工可以安心地做技術工作。我認為,解決以上問題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