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外快」所得遠超職務內收入,整體收入增速躋身三甲

教師“外快”所得遠超職務內收入,整體收入增速躋身三甲


商務合作聯繫QQ:3158521867 或加微信號:jujiaozhijiao

前程無憂近日發佈《2018教師供需情況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前程無憂今年發佈的1800多萬個空缺崗位中,來自教育/培訓行業的工作機會有82萬個,佔比近5%,比2017年同期增長19%。其中七成以上是招聘“教師”。

教師“外快”所得遠超職務內收入,整體收入增速躋身三甲

中國家庭對教育的高預期和捨得花錢,使得“教師”這個崗位在近三年來持續熱招。數據顯示,2018年,教師職業的供需比接近1:1,在數量不足的背後是更大的質量缺口,年資5年以上的教師非常緊缺。行業內供需最大的前三職能分別為校長1:4、英語教師2:7、院校教務管理人員2:7。

教師“外快”所得遠超職務內收入,整體收入增速躋身三甲

報告顯示,2018年,教育行業整體求職者與崗位比接近1:1。行業內供需缺口比最大的前三職能分別為校長1:4,英語教師2:7,院校教務管理人員2:7,結合崗位需求數量來看,

英語教師的崗位需求成行業窪地,而這其中一大部分需求來自在線教育行業。

從最早的錄播課模式,到後來的直播課模式,再到近期的一對一模式,資本對於在線教育的投入已然影響到了行業的供需矛盾。家教(41:3)和兼職教師(22:3)成為兩個“僧多粥少”的崗位,人們對高收入的教師職位趨之若鶩,而體制內教師職位隊伍面臨較大的流動。

前程無憂的薪酬調查數據顯示,儘管教師的平均工資並不高,比如一線城市中,上海高中教師,教齡10年的平均工資集中在8000至10000元(加上各種補貼),北京重點高中、教齡10年的教師平均月收入10000元左右。

但是,教師整體的收入並不低,多數教職人員兼職補課的收入遠超職務內收入,其中英語老師的收入最高,流動也最大。

各種林立的實體、在線的教育機構提供了充分的兼職機會給予在職的中小學教師。有了一定聲望積累、又成功教學經驗的教師的市場要價能力也非常強。

在捨得對分數花重金的家庭和知識分享(收費)漸成氣候的市場的雙重作用下,“教師”這一職位整體收入的增速名列2017個行業第三。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表示,教育/培訓正在成為投資者眼中一個新的風口,資本、人才紛紛湧向這個領域。但是,中國教育培訓領域集聚的功利性也在不斷改變行業的從業要求,對教育質量和教師資質的評價標準,學科之間、區域之間,教師從業者的收入差異非常大。

教師從業者的收入提高相對容易,但是,教師是否可以成為最受尊重的職業之一,教師是否可以幫助中國的年少一代有理性、長遠的視野和頭腦,是否可以幫助中國的年少一代養成終身學習的意願和習慣,而不只是一個謀生職業。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行業的人才缺口將長期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