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職分流,需先打好基本功

普職分流,需先打好基本功


商務合作聯繫QQ:3158521867 或加微信號:jujiaozhijiao

日前,江蘇省教育廳出臺意見,決定試點舉辦綜合高中班。綜合高中班的學生在第一學年結束時實行普職分流,學生可根據個人意願選擇參加普通高考,也可中職畢業直接工作。可以說,這一條新聞的將“普職分流”的概念再次帶入了眾人的視野中。

普職分流,主要是指學生根據學業成績和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進入普通高中、普通大學或進入中等職業學校、高職院校學習,從而促進自己個性良好發展併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其本質和核心思想便是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在結合學生特長和個人意願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引導,實踐“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從而提升學生自主選擇升學和未來職業的能力。

尊重個性的發展無疑將成為今後人才培養的一個方向。初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人生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無論是生理的變化還是三觀的形成都在這一階段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學生也從之前的趨於共性開始向發展個性逐漸轉變。這個時候,較為靈活的教育體系便可以給不同理想、不同追求的學生以不同的選擇,發展綜合普職分流的做法將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展示平臺。

但是,如果要將普職分流的理想效果做到最大化,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做好充足的基本功後,方可穩步前進、持續發展。

基本功一:宣傳造勢——用因材施教的理念介紹普職分流

普職分流,其實是發展高中階段職業教育的方式之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顯然沒有普教要高。曾幾何時,“職業學校是差校”“職業教育沒人願意讀”等刻板印象被各類媒體不斷強化,“社會在分層”、“只有讀好大學才有出息”之類的推崇精英主義思想的文章每每出現都會誤導一部分家庭,直到人們發現高校走出來的很多學生都眼高手低、所學與實際脫節等問題後,對於職業教育才越加重視。因此,學校應善於藉助社會媒體為職業教育鋪路造勢。

首先,開展試點的學校應當做好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加強校內職業教育的制度建設,在政策制度層面為保駕護航。其次,學校應當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髮展規律,做好家長和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家長和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職業教育、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普職分流,在具體操作層面起到指導引路的作用。最後,學校應於地方媒體積極聯繫,積極報道職業教育的相關正面信息,持續高調的宣傳職業教育的內涵和規律、為職業教育正本溯源,在營造氛圍的同時正確創設“普職分流”的輿論環境,以此告訴家長和學生“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僅僅只有普高,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讓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基本功二:精修課程——以理實結合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

如果說宣傳造勢是營造一種氛圍,改變人們對於中職、技校不正確的認識,為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選擇,那麼精修課程就是實實在在的一種內功修煉。無論是是初中分流還是高中分流,做好課程的銜接、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都有益於學生今後的良性發展。例如,山東青島在試點綜合高中班時就強調“普通高中向中等職業學校開放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師資與課程資源,派出教師到合作學校開設學科類校本課程”;日前開展試點綜合高中班的江蘇針對此類模式在課程設置方面就是第一學年原則上以開設普通高中課程為主,同時加強技術類課程的設置與教學,並設置部分選修專業課程。學生分流後,選擇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及相應專業的理論和技能課程。

可以說,試點綜合性高中的做法是發展職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環節,是對傳統普高的一種突破性的革命。如果缺少規劃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合理的課程優化,那麼學校會與社會脫鉤、理論會與實踐脫鉤,普職分流的意義也就不會那麼明顯了。因此筆者的建議是做類似綜合性高中試點和創新的學校應真正研究職業教育特點,做到兩方面可以相得益彰。

基本功三:師資培養——以良好的隊伍教書育人

從學校本身發展角度而言,擁有職業教育特點的綜合性高中的出現,不僅僅幫助家長和學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同時也給參與試點的部分教師帶來新的挑戰。或許傳統普高教師知識儲備較為豐富、但是職業教育畢竟是職業教育,對於之前沒有經驗、對於職業教育理解認識不到位的教師,就必須加強培訓、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培養,包括輔導員、班主任,由此建立一支優秀的跨界隊伍。

就現階段來說,聘請高等學校優秀專業教師、各行業人才和社會能工巧匠等參與學校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的初高中,是最快速而且最實用的路徑,中高職院校就該有這樣一批兼職人員壯大師資隊伍。但是,單純依靠校外人員並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現在試點綜合高中,更需要有自己本土培養的教師作為一線力量,完成教書育人的角色。

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攻堅計劃”),裡面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適應初中畢業生接受良好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如同想練好武術,首先需要做好壓腿和扎馬一樣,普職分流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也必將成為一種趨勢。然而,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做基礎,普職分流的做法或者不能深入,或者面臨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