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十七期)

健康生活伴隨我們一生,掌握健康生活的技能與技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歡迎您繼續關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健康66條(第十七期)。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十七期)

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十七期)

49. 加強看護,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溺水是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要加強對兒童的看護和監管。兒童游泳時,要有成人帶領或有組織的進行,不要單獨下水。游泳的場所,最好是管理規範的游泳池,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時不宜在室外游泳。

下水前,應認真做準備活動,以免下水後發生肌肉痙攣等問題。水中活動時,要避免打鬧、跳水等危險行為,如有不適應立即呼救。家長帶領兒童進行水上活動時,應有專職救生員的全程監護,併為兒童配備合格的漂浮設備。

對於低齡兒童,家長要重點看護。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衛生間、浴室、開放的水源邊,家中的儲水容器要及時排空或加蓋。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十七期)

50. 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冬季使用煤爐、煤氣爐或液化氣爐取暖,由於通風不良,供氧不充分或氣體洩漏,可引起大量一氧化碳在室內蓄積,造成人員中毒。

預防煤氣中毒,要儘量避免在室內使用炭火盆取暖;使用爐灶取暖時,要安裝風斗或煙筒,定期清理煙筒,保持煙道通暢;使用液化氣時,要注意通風換氣,經常查看煤氣、液化氣管道、閥門,如有洩漏應及時請專業人員維修。在煤氣、液化氣灶上燒水、做飯時,要防止水溢火滅導致的煤氣洩漏。如發生煤氣洩漏,應立即關閉閥門、打開門窗,使室內空氣流通。

煤氣中毒後,輕者感到頭暈、頭痛、四肢無力、噁心、嘔吐;重者可出現昏迷、體溫降低、呼吸短促、皮膚青紫、唇色櫻紅、大小便失禁,搶救不及時會危及生命。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應立即把中毒者移到室外通風處,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順暢;對於中毒嚴重者,應立即呼叫救護車,送醫院搶救。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十七期)

51. 主動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應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並住院分娩。

婚前和孕前保健可以幫助準備結婚或懷孕的男女雙方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發現可能影響婚育的有關疾病和問題,接受有針對性的諮詢和指導,提高婚姻質量和促進安全孕育。

婦女懷孕後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孕婦孕期至少應進行5次產前檢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異常情況者應適當增加檢查次數。定期產前檢查能夠動態監測胎兒發育情況,及時發現妊娠併發症或合併症。

孕婦要到有助產技術服務資格的醫療保健機構住院分娩,高危孕婦應提前住院待產,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嬰安全。

「健康知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第十七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