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y+Design, 結出「特贊」之花

Technology+Design, 結出“特贊”之花

特贊(Tezign)成立於2015年,是一個全方位解決企業營銷創意和設計需求的指數級平臺,用大數據將設計創意人才智能匹配給企業,完成設計創意任務,並提供整個過程的企業服務工作流。特贊服務客戶包括阿里巴巴、聯合利華、可口可樂、ofo、國際特奧會等。

特贊幫助大型企業解決營銷創意和設計需求,加速企業全球化和本土化進程。特贊官網自述:“重新定義未來企業和創意人才的合作方式,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營銷創意和設計。”

範凌,特贊創始人及CEO,連續創業者,本科畢業於同濟大學,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建築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獲得設計學博士學位,2017年被世界經濟論壇選為全球青年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s)。同濟x特贊設計與人工智能實驗室創始人,在2017年發佈了首個《設計與人工智能報告》並上線sheji.ai網站供大眾免費下載報告。

Technology+Design, 結出“特贊”之花

2016年4月,特贊完成A輪融資,金額為數千萬級人民幣,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融資用於研發和業務嘗試和拓展。

研發指的是產品迭代升級,過去一年間,特贊經過兩次大範圍迭代,覆蓋手機端和PC端平臺,有近幾十次小規模迭代。

業務上經過一年,實現了大中型客戶從無到有的歷程,包括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互聯網公司,例如摩拜、ofo、小紅書、汽車之家、優酷土豆、segway、出門問問、格靈深瞳等等。

知識分子下海的“先機”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對科技人才需求急劇上升,催生了中國第一次知識分子下海經商浪潮。到了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經商、創業已經成了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情,而知識分子下海甚至比常人還有學識上的優勢。

“做老師的時候我就希望知識能夠產生影響,創業就可以將知識變成產品,給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曾在國內外知名大學任教的範凌如此說道。

對於從老師到創業者的轉變,範凌並沒有什麼不適應:“在數據、算法、人工智能起來後,我看到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擁有了更多知識的生產力,但是這些數據大多數被有具體業務交易的企業掌握而非學校,大量人才從學校流向企業,我也是看到了這個走向,所以對於身份的轉換沒有特別大的不適應。”

而且因為學術背景,範凌反而得到了創業的先機:“因為專業學術背景出身,讓我更願意去鑽研業務的邏輯、本質、產品及技術,在大家需要更好的服務、技術、數據處理產品的時候,特贊因為學術背景有了先機,我也更容易從知識產業升級、知識改變商業這個角度去說服更多企業跟我合作。”

科技結合設計

特贊英文名叫Tezign,是科技Technology和設計Design的結合,官網自述是“將科技和商業帶入營銷創意和設計”。

Technology+Design, 結出“特贊”之花

特贊業務分為三個部分:其一,底層人才數據化,將設計創意人才篩選過之後,進行數據化處理,把“每個人是誰、擅長做什麼、可能喜歡做什麼”這些信息做人才建模。

特贊早期是一個社區,通過內容獲取大量關注度,擁有包括投資人、設計師、工程師等包含甲乙方的粉絲群,這讓特贊在行業中建立了信譽,獲取了最早一批設計師。

現階段,特贊設計師來自於設計師之間的口口相傳,範凌也積極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在一些政府或者企業中呼籲給設計創意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這種自上而下的方式也帶來了大量設計師註冊、入駐。

其二,頂層工作流引擎,把工作流程嵌入到企業的工作流程中去,包括財務、法務、項目管理、資金託管等等。

現階段特贊服務的80%客戶都是中大型企業,這些企業本身有入庫項目管理流程,特贊會在產品端進行相應接入,範凌表示:“比如我們服務優酷、阿里巴巴、聯合利華這樣的企業,過程都是非常規範的,我們要解決合規性、法務、篩選公平性保密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大型企業與我們合作首先要看的品質。”

其三,將設計師和企業進行對接。

在這個過程中特贊帶來了雙重價值: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講,當企業有好的項目的時候,不用花過多時間尋找靠譜的人或團隊來完成;另一方面對於設計者來說,不用花費大量精力和企業進行低效甚至不平等的對接,在這個方面特贊起到了更有效對接的價值。

對於企業與設計師之間可能產生的糾紛,範凌表示因為設計師預先會經過篩選,而且服務的大多數是大中型企業,壞單率非常低,一旦出現爭端,特贊會介入調整,比如說某階段雙方決定終止合作,那麼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補償,特贊在法務上都有相關規定。

去年此時剛剛開啟大中型企業客戶的特贊,到今天已經發展到80%都是大中型企業客戶,對此範凌表示,這是特讚的戰略決定。

Technology+Design, 結出“特贊”之花

範凌認為,中大型企業在選擇平臺的時候都很謹慎,尤其是在品牌上,找的不僅是解決問題的方案,更是合作伙伴:“我的背景、團隊的背景、甚至投資人的背景、平臺上設計師的背景都讓大中型企業對我們產生信任,這是我們的競爭壁壘,而且越有壁壘我們就能做的越多,做得越多就活得越好,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事情。按照我們投資人紅杉資本的說法,我們是唯一能夠服務中大型企業複雜的設計創意需求的互聯網技術平臺。”

另外,企業都會思考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更健康,對於平臺來講復購率是很關鍵的,大中型企業對於設計需求有預算,並且“特贊有能力切下預算”的情況下,大中型企業擁有穩定的復購能力。

目前特贊最近十二個月的業績同比增長近一百倍,目前開放品牌策劃、創意策劃、平面設計、UIUX設計、插畫設計、動畫視頻設計、AR/VR、線下活動等營銷創意和設計需求,積累了來自16個國家、74個城市的超過一萬名位優秀創意設計人才和工作室,服務了四千多家企業客戶。

未來特贊希望能在供給側建立指數級平臺,平臺中有人、有智能,從而解決供給和需求的斷層。

人工智能讓企業更有競爭力

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辭職後,範凌拒絕了許多國內外知名學校的offer,全身心創業,到了2015年企業活下來之後,範凌有了更長遠的思考,那就是如何讓企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我是忠實的技術信仰者,我相信人工智能能讓企業更有競爭力!”

目前人工智能在特贊有兩個使用場景:“與其說是人工智能不如說是深度學習”,範凌解釋道:“第一,我們開發了一套系統,已經做了第二代升級,名叫‘特贊mind’,已經做到了第二代升級,用來進行人才數據化建模。”

“我們挖掘人才的一度數據,然後圖解到二度數據,比如設計師服務過的某個行業、某個品牌,那麼很可能可以知道他服務過的這個行業和品牌和屬性會附加到這個設計師身上,進行不停的驗證。還會有三度數據,設計師在交易的過程中一系列深度行為,比如在哪些項目上停留,是否發生交互,是否被選中,是否成為候選人,形成人才的模型,這個系統做的是預測理解對接企業或者行業和設計創意人才之間的關聯。”

“第二個應用是‘特贊eye’,分析平臺上設計師提交的作品,進行行業趨勢的預測,進行設計數據的知識產權保護,其中應用了大量的圖像深度學習。”

除了把人工智能應用在產品上,範凌還與他的母校同濟大學合作,創建了“同濟x特贊設計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獲得了包括阿里巴巴、微軟等的支持,形成了良性的學術資源、大型公司資源、初創公司資源共建的平臺。

實驗室目前一邊在做宏觀的設計與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很具體地紮根研究設計與人工智能的具體應用。

Technology+Design, 結出“特贊”之花

範凌認為,研究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做設計,而是因為現在供需關係的斷層:“我相信設計創意還是人的工作,在創造的層面上很難被機器取代。消費者端現在已經能做到千人千面,每個人都能得到不同的服務、廣告、產品推薦,但是供給側還是傳統的線性,從設計到產品,投放到市場看反應,消費端的平臺或沒能影響到供給端。”

“特贊希望能解決供給問題,做一個供給平臺,供給需要個人化,人工智能在這一點上可能可以把一個想法大批量個人化到每一個消費者,我覺得這是人工智能和設計結合的大好機會。”

Technology+Design, 結出“特贊”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