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辭職?畢業半年內未離職羣體就業質量更高 丨 My數說

找工作有“金九銀十”的說法,如今正值跳槽高峰期,大學畢業生在離職和職業轉換方面有何特點呢?本文將以數據一一展現。

主要結論

超三成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內離職

個人發展空間不好、薪資待遇不高是主因

● 畢業半年內未離職人群就業質量更高

四成大學生畢業三年內換了職業

“行政後勤”和“銷售”轉入比例高

基本發現:

超三成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內離職

個人發展空間不好、薪資待遇不高是離職主因

麥可思數據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為33%,其中,本科生和高職高專生該比例分別為23%和42%。在本科院校中,“雙一流”院校本科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率為13%,非“雙一流”本科院校該比例為25%。進一步分析發現,98%的本科生和99%的高職高專生都是主動離職,而離職的主要原因則是“個人發展空間不夠”(本科:48%;高職高專:46%)和“薪資福利偏低”(本科:42%;高職高專:47%)。

一言不合就辞职?毕业半年内未离职群体就业质量更高 丨 My数说
一言不合就辞职?毕业半年内未离职群体就业质量更高 丨 My数说

畢業半年內未離職人群就業質量更高

畢業生選擇離職多是為了尋求收入更高、更適合個人發展的工作,從月收入、專業相關度和就業滿意度來看,這三點和離職與否是怎樣的關係?

根據麥可思數據,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內沒有離職的群體在以上三點都要優於有過離職經歷的群體。具體來說,未離職群體的月收入(本科:4853元;高職高專:3896元)比離職群體的月收入分別高342元和86元;在專業相關度上,未離職群體(本科:73%;高職高專:69%)比離職群體高11個和17個百分點;在就業滿意度方面,未離職群體(本科:70%;高職高專:67%)分別比離職群體高8個和6個百分點。

畢業半年內有離職經歷的群體在月收入、專業相關度和就業滿意度三方面偏低,其原因或許在於這三方面恰恰與工作待遇和發展前景緊密相關,都可能導致離職。另外,職業好壞是需要時間沉澱來體現的,畢業半年內離職甚至是多次離職也可能會影響就業質量。

一言不合就辞职?毕业半年内未离职群体就业质量更高 丨 My数说

四成大學生畢業三年內換了職業

“行政後勤”和“銷售”轉入比例高

出於事業發展、個人興趣等多方面考慮,離職者可能會選擇其他職業。從長遠來看,大學生畢業三年內職業轉換的情況如何?

麥可思數據顯示,40%的2014屆大學生畢業三年內轉換了職業(本科:31%;高職高專:49%)。繼續分析發現,2014屆本科生畢業三年內轉換職業中,被轉入最多的是“中小學教育”(8.1%),其次是“行政/後勤”“銷售”“互聯網開發及應用”(均為7.4%)。高職高專生畢業三年內轉換職業中,被轉入較多的是“銷售”(9.4%)、“建築工程”(8.9%)和“行政/後勤”(7.5%)。轉入行政/後勤類職業和銷售類職業比例較大,或許是由於相關工作入行門檻較低,轉入較為容易。

一言不合就辞职?毕业半年内未离职群体就业质量更高 丨 My数说
一言不合就辞职?毕业半年内未离职群体就业质量更高 丨 My数说

數據說明

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18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5.6萬,全國高職高專生樣本約15.0萬。覆蓋了大學畢業生能夠從事的643個職業,其中,本科畢業生從事的622個職業,高職高專畢業生從事的555個職業。

麥可思曾對2014屆大學畢業生進行過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2015年初完成,回收全國本科生樣本約12.6萬,全國高職高專生樣本約13.8萬),2017年底對此全國樣本進行了三年後的再次跟蹤評價,回收全國本科生樣本約3.9萬,全國高職高專生樣本約4.3萬。覆蓋了大學畢業生能夠從事的654個職業,其中本科畢業生從事的601個職業,高職高專畢業生能夠從事的609個職業。

一言不合就辞职?毕业半年内未离职群体就业质量更高 丨 My数说

作者 | 麥可思 範春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