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學改進「武功祕籍」,這幾招得學,第四招尤爲精彩|乾貨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本科教學質量作為綜合性大學的立校之本,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改進大學的本科教學質量不僅是高校議題,也是眾多研究機構探究的難題之一。在改進教學方面,目前高校做了哪些有效嘗試?

當代美國大學的教學改進通常與教學中心、教師導師計劃等息息相關,以此不斷改進教學。下面本文將介紹美國人文與科學院2017年發佈的《本科教學改進政策和實踐》報告指出的四個校內教學改進實踐工作,供參考。

教學中心

大學的教學中心為力圖改進教學的教師提供資源和支持。它們的名字各不相同,可能被稱作教學中心,也可能被叫作教師發展中心、教學改進機構或卓越教學中心等。

這些中心以成為教師的意義並開展教師工作為前提條件強調“發展”(包括與學生互動、學術領導職責、參加校園活動等)。隨著教師角色的變化,教學中心的側重點和提供的服務也隨之發生改變。在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改進過程中,這些中心主要側重於對教師一般教學知識的提升,涵蓋所有或大多數學科和課程專業知識(例如,班級管理、教育技術等)。

這些教學中心似乎忽略了對教師學科教學內容知識的提高。毫無疑問,教學中心是高等教育專業發展和為教學提供支持的重要場所。然而,嚴格意義上的對教師教學改進方面所做努力的研究還不存在,抑或者這種研究實際存在但它們並沒有被公開。由於大規模的大學資源都投入到教學中,所以其產品、運營和效果的優良數據便有助於教學改進。

儘管教學中心責任重大,但時至今日,教學中心仍然沒有解決一些關鍵問題。例如,在不同學科、不同領域和特定群體中,什麼是優秀教學案例或教師如何學習教學。這些教學中心,特別是大型教學中心的存在及其獲得的大量支持表明,他們可以將工作的重心放在這些關鍵問題上,進一步促進教學改進。

導師制

“導師制”在谷歌上面的搜索點擊量相當高,其中許多排名靠前的都是以校園為基礎的項目,包括高級教師指導青年教師或同事間互相指導,但是教師之間相互指導有何意義、對本科教學有何影響以及幫助青年教師成為有經驗的教師是否值得,這些都難以衡量。

可以肯定的是,許多大學成熟的教師指導制度被認為是有經驗的教師或專家教職員工指導青年教師,而且這種指導會延續到教學實踐中。但是誰有資格獲得指導、指導的目的是什麼以及指導如何進行,通常沒有明確規定。

在“指導什麼”和“為誰的利益”兩者的歧義之外,我們發現對高等教育中教師指導教師的研究相對薄弱。

諸如此類的導師制確實對教學給予了一定的關注,但它們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一些關鍵問題。

例如在入門課程中教師如何確定主要課程的主題思想,學生將如何理解核心學科的觀念,學生又將如何接受教師教授其所學知識的方法,以及如何選擇和展開可能促進學生學科理解的主題陳述。研究人員和領導很少在本科教學改進機制中關注教師指導,作為教學實踐基礎的提升,一般教學知識和培養教學內容知識的潛力也被忽視了。

引導式反思計劃

學生不是高等教育中的唯一學習者,教師同樣也是學習者。教師學習可以提高自己作為教師和學者的能力,同時將學習轉變為一種有利於學生的專業知識。

儘管對大學教師的學習還有更多需要了解的地方,但研究表明,其中一個特別關鍵的過程就是反思,反思是教師對其教學過程及方法的探究。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大學教師能學到什麼?研究表明,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學習教學、學科知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和在教學前後自己的反思。

科學教育計劃

之前的三個教學改進計劃都集中關注大學教師,對組織環境的關注很少,科學教育計劃倡導同時關注大學教師和組織環境兩方面問題。

物理學家卡爾·威曼回顧了科學教育計劃的歷史,包括科羅拉多大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過去的十年裡改進科學教學的努力。他見證了在五年或者六年的時間內向每個大學六個科學部門授予大約100萬美元極具吸引力的撥款項目。

雖然威曼認為最初的重點是改造課程,但他逐漸認識到,改造教師更合適;一些教師會強烈抵制課程和教學改革,認為這是對他們職業身份的一種威脅,所以與那些更容易接受創新的教師合作更有意義。威曼總結說,他低估了直接激勵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重要性。他說,這些激勵措施需要足夠的分量,以促使人們為避免錯過激勵而努力實現該計劃目標。

最後,威曼認為,大學內部的管理和組織的整體質量是決定科學教育計劃是否在一個部門中得到良好實施的主要決定因素。一些部門文化,特別是那些淡化集體活動的文化,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還有一些部門的主管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支持改變初期的科學教育計劃,比如讓初級教師放寬心,在轉變課程的早期,糟糕的課程評估不會對他們不利。

威曼仍然樂觀地相信像科學教育計劃這樣的基於研究的教學改進措施的潛力,相信它們能夠在類似科學和其他領域提高本科教學水平。然而,這其中也存在一些預警信息。在缺乏實質性外部激勵的情況下,部門層面的課程改革的可持續性是一個未知數。

在科羅拉多大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幾個資助部門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員參與了這項計劃。此外,即使像科學教育計劃這樣資金充足的項目,也不能與教師晉升和終身教職以及對學術部門的支持政策和實踐相一致。

主要參考文獻:

Aaron M.Pallas,Anna Neumann,Corbin M.Campbell."Policies And Practices To Suppor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mprovement."2017.

高校教学改进“武功秘籍”,这几招得学,第四招尤为精彩|干货
高校教学改进“武功秘籍”,这几招得学,第四招尤为精彩|干货

作者 | 麥可思專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