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X首摔前后尽碎,拿机器还不到十分钟呢~

然而,美籍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和吴茂昆却将人类的梦想提前变成了现实。

iPhoneX首摔前后尽碎,拿机器还不到十分钟呢~

朱经武的研究小组和吴茂昆的研究小组,从1982年开始,就合作进行超导研究。1986年1月27日,两位瑞士科学家柏诺兹和缪勒发现了一种陶瓷性材料,在30K左右出现超导状态。这是一个新的突破,他们两人因此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受这一研究成果的启发,朱经武在1986年12月15日宣布,他的研究小组在40.2K时,发现了一种叫镧钡铜的氧化物变成了超导体,后来他又使这种氧化物变成超导体的温度提高到52.5K。朱经武和吴茂昆分别领导的休斯顿大学和阿拉巴马州大学的两个研究组乘胜前进,夜以继日地奋斗了将近四个月。1987年2月15日,这是震惊世界科学界的一天。这一天,朱经武和吴茂昆宣布,他们的研究小组,获得了转变温度为98K的超导体,远远高于液体氮临界77K的温度。这一超导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在世界引起了一股“超导热”,引发了一场“超导赛”。

iPhoneX首摔前后尽碎,拿机器还不到十分钟呢~

我国的超导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中国科学家十多年不懈的努力,在这场全球性的超导赛中,我国的超导技术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仅在朱经武的研究小组中就有四五位世界一流的来自中国大陆的超导专家。就在朱经武、吴茂昆发现98K的超导体后不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13位中国科学家获得了临界温度为100K的超导体,1988年初,又制出临界温度为114K的新型超导体。跨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和他们在世界各国的同行们又把超导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家们预言,由于超导研究的深入发展和超导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将掀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比起早先有过的工业革命来,这场新的“工业革命”将更深刻更广泛地影响未来人类的生活。

iPhoneX首摔前后尽碎,拿机器还不到十分钟呢~

这场革命的巨浪正向人类卷来,而我们炎黄子孙也如神话中推波助澜的巨手,推动着巨浪澎湃向前。中国科学家和华裔科学家在超导研究上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