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一帶一路」朋友圈再擴容

從市商務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市28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設立跨境企業43家、研發機構(營銷中心)近20個。1至7月,我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69.5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一帶一路”貿易市場基本覆蓋。

威海“一帶一路”朋友圈再擴容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越來越多威海企業表現出對海外投資發展的濃厚興趣,紛紛到海外建設境外園區、生產基地,承包工程,設立研發營銷網絡,開展能源資源開發。”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9月,威海國際孟加拉正威公司成功中標孟加拉達卡BRT道路升級項目,便是我市開拓“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方面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成為我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標實施的首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有效打破了我市承包工程業務多年困守非洲的格局,再次擴充我市“一帶一路”朋友圈。

孟加拉達卡BRT道路升級項目工期為18個月,主要施工內容是對GAZIPUR(噶吉普)至機場間主路兩側約100多條支路開展修復、升級、重建,並對主路兩側分佈的9個小市場進行建設(含房建、給排水、電氣工程)。“目前項目正按照周計劃穩步有序向前推進,主體建設進入正軌,全部工程預計明年5月全部完工。”威海國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威海國際公司加緊謀劃海外佈局,只是我市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縮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我市積極搶抓機遇,密切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往來,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逐漸由理念、願景轉化為現實行動,實現我市對外開放的多點發力、多位佈局。

我市積極搭建經貿合作平臺,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深度廣度。截至目前,成功舉辦威海—東盟經貿合作創新發展報告會、威海—埃塞俄比亞投資貿易座談會等100多場次經貿活動。同時,有效運用第九屆威海國際食品博覽會的契機,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80多家企業來威洽談。

“我市還積極組織企業‘走進中亞’,推動優勢產品進駐莫斯科的‘好品山東’、聖彼得堡的中國商貿城、哈薩克斯坦的括克託別機電綜合市場等三大實體展示平臺,進一步拓寬‘一帶一路’建設佈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加快推動建設“一帶一路”,不僅需要經貿合作的硬支撐,更離不開科技發展的軟助力。近年來,為推動引領“走出去”企業實現集群合作、抱團發展,我市積極搶抓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機遇,引進浪潮集團“一帶一路”海外雲服務平臺,在10多個國家設立境外雲服務中心,提供定製化的“數據中心+雲服務”,輸出中國標準、中國方案。

此外,為打通“一帶一路”基礎交通網,我市加快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及配套產業園建設,順利開行威海港至廣州鐵路集裝箱特需班列,韓威廣越海鐵聯運跨境集裝箱運輸班列,濰威(文)韓鐵路冷藏集裝箱班列,威海港至德國漢堡、杜伊斯堡中歐班列,威海港至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班列,通過設施聯通實現了貿易暢通,推進“一帶一路”物流供應鏈一體化,不斷完善物流合作,推進“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