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該拿什麼拯救炒幣上癮的你

兄弟,我該拿什麼拯救炒幣上癮的你

虛擬貨幣近幾年的狂熱,創造了巨大的財富。(jingshui902 加我一起交流吧)投資者沉迷於走勢的起伏中難以自拔,每天情不自禁地想要關注價格的變動並期望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時機買入或者賣出以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當前聰明的投資者已經退出了二級市場,投身於私募大軍中去了。

隨著蘇格蘭最大的戒毒治療機構Craig Castle克雷格醫院成立了幫助加密貨幣上癮者戒除“炒幣癮”的項目中心後,我們才開始漸漸注意到,已經有很多人沉迷於虛擬貨幣而不可自拔了。

張波 (26歲)財經媒體從業者

張波在北京某家媒體的財經頻道工作,機緣巧合下參加了一次區塊鏈業內的論壇,第一次產生了對區塊鏈的興趣。

因為平時接觸到的都是財經方面的信息,所以自己業餘時間也會炒股。炒股學到的東西在炒幣中也有很大的體現。在親眼見證了比特幣瘋漲之後,忍不住心動的下手了。

“最開始對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漸漸地,卻發現我的生活完全被打亂了。”

兄弟,我該拿什麼拯救炒幣上癮的你

“第一天開戶交易的時候,我盯盤盯到凌晨3點。”張波談及到,“交易過程也是十分的辛苦,隨地都在看盤。一旦出現有較大的波動,整顆心都是懸著的。平時大量關注相關的資訊,本來是想給自己一點方向,結果看的越多,糾結的問題也越多,有時候會影響到睡眠,工作上也開始會出一些紕漏。”

兄弟,我該拿什麼拯救炒幣上癮的你

“周圍的人也開始發現我的狀態不大好,開始來詢問我,我才慢慢意識到炒幣這件事兒滲透進了我的生活,也影響到了我正常的生活。之前也曾聽說過炒幣失敗,最後走上了不歸路,我也開始正視這個問題,發現後果很嚴重,逐漸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反正也已經投進去了,自己的過於關注也沒有帶來什麼好的結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暫時不管了,佛系持幣吧。”

張波的炒幣經歷並不長,所以陷得也不是特別深,還能夠拉回來。但是這個圈子裡也有那些失敗多次,卻仍然留戀的人。

馬洪 (27歲)計算機軟件行業

馬洪入這個圈比較早,2013的牛市就開始陪跑了,但是一直處於觀望階段。後來在聽到了隔壁宿舍的哥們兒炒幣賺了一筆錢,開始真正的心動,也就下場了。但是那時候還在上學,也沒有很多的閒錢,省吃儉用有了幾千塊錢就一下梭哈,全買了萊特幣。

幣市的跌宕起伏是他遠遠沒有預料到的,入手沒多久,一不留神,萊特幣就跌了一半,打得措手不及,立馬割肉。第一次下場,就虧了60%。也就沒有折騰了。

2014年初,參加了一次幣圈的分享大會,但是那時候對炒幣這件事也沒有很大的興趣了。

2015年,意外的得到了一筆錢,加上學費,手裡也有了幾萬塊。雖然沒有再炒幣,但是一直也有耳聞,時常都有聽到說誰誰誰又賺錢了,所以這次又心動了。

兄弟,我該拿什麼拯救炒幣上癮的你

登陸了網站之後,把學費也充進去,並且開了 3 倍槓桿融資融幣,滿倉做多。沒多久,比特幣狂跌,下跌速度之快,以至於來不及主動平倉。然後就被強制平倉了。這次損失慘重,學費和生活費都沒了,在女朋友的救濟下才勉強生活。

女朋友提議再借他一萬,繼續。馬洪想想,還是算了,這次給了他很大的教訓,當時也下決心再也不碰這個了。

沒想到這個誓言很快就被他拋在腦後了。2016年,馬洪從網絡上知道了很多的大咖會分享自己的炒幣經驗。一段時間後發現大咖推薦的效果都不錯,後來也開始跟了,那時候投了四萬進去,沒想到很快就賺了一筆小錢,那時候也開始竊喜了。

“我被突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居然認為自己有做期貨的天賦。隨後我跟著大咖的分析,那段時間,我經常凌晨 1 點才睡,凌晨 4 點醒來,看看是否要平倉。可是結果也並不是我預料的那樣大賺一筆,爆倉次數總是大於盈利次數,最後折騰下來虧了70%,再一次的心灰意冷。”馬洪講述了他的故事。

馬洪不知道自己是否對炒幣上癮了,沒有對失敗的後果歇斯底里,但是也會有沒日沒夜的盯著盤,一次又一次的因為損失而離開這個圈子,但是很快又會因為不死心而重回。

炒幣上癮的大學生

有一部分還處於校園中的人,他們在論壇或者社區中看到幣圈大佬如何從零開始,到家資鉅富。幻想著別人的成功案例可以複製到自己身上,但是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想要完整的複製根本不可能,最後也就只能是越來越沉迷於虛擬貨幣。

“我在借唄上借了兩萬,八千獎學金也搭進去了,現在虧得還剩一萬,我打算留一萬等回本就徹底不再炒幣,以後再也不要接觸這種讓人心驚膽戰的東西了!”一位大學生悔恨地回憶道。

兄弟,我該拿什麼拯救炒幣上癮的你

“我認真研究了這個項目,感覺非常靠譜,將學費拿來炒幣,無奈幣價下行,學費也所剩無幾。儘管還是相信最終可以回本,但是在回本之前我每天都難以入睡。”有這種想法的大學生很多,寄希望於用手裡的錢短時間就可以賺到一筆鉅款,結果也只是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糟糕

“我哥哥前途原本一片光明,今年碩士畢業,去年開始沉迷炒幣,結果虧了幾十萬。錢是借的和網貸,家裡幫忙還了大部分後,他一度下定決心痛改前非。但回學校後仍然沒有改,最後只能被勸退了”。炒幣不止讓他揹負了沉重的負擔,同時也讓他的學業和生活都發生了轉變。

成熟的投資者他們往往沒那麼在意眼前所謂的“漲跌”。炒幣上癮者很容易隨著幣價大起大落,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看盤分析。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甚至是精神狀態。

牛市,就是過程中所有人都有浮贏,最終只有極少部分人實現盈利;

熊市,就是過程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浮虧,最終大部分人割肉出局。

這句話流傳於炒股界,現在看來也同樣適用於炒幣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