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被一個縣令救活,三千拒敵十八萬,廟宇至今供奉他

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有一座廟宇,這裡供奉著一位唐代將領,要說起來此人既不是封疆大吏也不是朝中重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夠享受廟宇供奉成為神祗一般的人物呢?

原來,這個人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關鍵人物,正是他堅守孤城拖死了安史叛軍。

這個人就是張巡。

唐朝被一個縣令救活,三千拒敵十八萬,廟宇至今供奉他

商丘古稱睢陽,唐代就是中原地區的軍事重鎮,這裡是河北與淮南的咽喉要道,是當時強大軍事集團和南方錢糧賦稅重地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安史之亂爆發後,這裡成了左右王朝興衰的關鍵。

張巡是唐玄宗時的進士,歷任清河縣令、真源縣令等職務,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勢如破竹南下。

張巡當時所在的真源縣正是叛軍必須奪取的地區,張巡和堅持不降的軍民在今天的河南商丘開封等地抗擊叛軍。

經過兩年的抗戰,安史叛軍發生了內訌,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其父,結果遭到唐軍趁勢反擊,被打出長安,面對如此局面安慶緒打算派兵攻佔睢陽,打通東南通道切斷唐朝東南地區的錢糧兵員。

假如睢陽失守,則唐中央無法接受東南地區的物資兵員,在和叛軍的大戰略上看幾乎成了必死的死局,而唐朝中央軍遠在關中朔方根本無法迅速抵達睢陽。

於是,張巡的固守就顯得意義特別重大了。

唐朝被一個縣令救活,三千拒敵十八萬,廟宇至今供奉他

在之前的戰鬥中,張巡守雍丘十個月守寧陵兩個月,其實已經挫敗了叛軍的銳氣。

此時張巡手下不過3000人,而叛軍方面算上安慶緒新派的生力軍足足18萬之眾,其中不乏叛軍精銳和胡人僱傭兵,可謂實力懸殊。

有人勸張巡棄城而走,但都被張巡斷然拒絕,他很清楚自己一旦丟棄睢陽則唐帝國的命運立刻就是岌岌可危。

就這樣,張巡率領睢陽全城將士和強大的叛軍激戰,前後10個月大小400餘戰,擊斃叛軍兩萬有餘。

在最危機的時刻,城中糧草已盡,張巡竟然殺自己的小妾煮肉分給將士百姓吃,全城人大哭,誓死跟隨張巡守城。

唐朝被一個縣令救活,三千拒敵十八萬,廟宇至今供奉他

最後,睢陽城破,張巡以下36位領導人全部被俘殺,皆不投降,守軍全軍覆沒。

叛軍雖然攻破睢陽,但是已經元氣大傷,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關鍵的十個月中唐朝中央完成了反擊叛軍的準備,睢陽丟失3日後唐軍主力抵達收復睢陽城。

安史之亂也隨之被逆轉,叛軍被徹底擊敗。

張巡以文人身份,僅僅是個縣令,在國家危亡之際挺身而出率領軍民抗擊叛軍,為國家立下大功,他也因此成為千百年後被歌頌紀念的偉大人物。

雖然近代有人苛責張巡殺妾煮肉太過於殘忍,但將今人道德標準強加於古人,其實是有些吹毛求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