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订自嗨型目标?

为什么你会订自嗨型目标?

当我们在替自己订目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的目标一定要大,一定要很有困难度,如果订得太简单,会显得自己的决心不够、梦想不大。

于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目标:

“我一年至少要阅读100本书。”

“我今年至少要存50万。”

“我三年之内要买房。”

“我两年之内要买车。”

会订这种目标的人,一开始的决心确实值得被称赞,但只要过一阵子,订这种目标的人往往就会被证明他们错了。

过了一阵子,原本自己订的目标已经被摆在一旁,我们再度面对现实:“哎呀,我好忙,真的不行。”“这目标太困难了,我需要一些时间。”或是自己根本忘了有替自己订目标这回事。

于是当我们说,那你何不将目标订小一点呢?这时候这样的想法又会跑出来:“不行呀?这样显得我梦想太小。”

这种事太常上演,我们太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但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真的没有时间老是这样瞎耗,老是将自己想达成的事拖在那,每隔几年,你就会逐渐老去,你的体力、执行力会逐渐下滑,但你想达成的目标仍然被摆在那。

这些目标之所以看似很难完成,通常不是因为它真得很难,而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你可以问自己:“你如何确保自己一年阅读100百书?”“你如何保证自己一年一定能存50万?”“你如何知道自己三年内一定能买房?”“你如何知道自己两年内一定能买车?”

于是当我们不知道怎么达成,就会暂时被摆在那,以为过一阵子自己就会想出一套答案,但暂时往往会变成永久,这些目标就永久被摆在那了,而你也忘了有订目标这件事。

“其实,真正好的目标,一定是你能够掌握的。”

例如:

我们不应该订“我一年至少要阅读100本书。”这样的目标;而是要订“我每天晚上固定10点到12点要阅读两小时。”

这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后者你明确的知道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后者我们可以掌握,前者我们无法掌握。

于是:

“我今年至少要存50万。”可能就变成“每月薪资下来,固定扣款六千拿去投资。”(当然,你得做好投资理财的功课。)

“我三年之内要买房。”“我两年之内要买车。”可能就变成“每天下班,我要花两个小时去上专业课程,让我在工作上能够提升能力,得到加薪。”

或是“每天下班后,我要多兼任一份外包兼职工作,让我能有多重收入,在自己正职工作的表现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努力增加自己的额外收入。”等等。

注意:

我们并不是将目标变小,它的难度其实也不低。

“我每天晚上固定10点到12点要阅读两小时。”

“每天下班,我要花两个小时去上专业课程,让我在工作上能够提升能力,得到加薪。”

“每天下班后,我要多兼任一份外包兼职工作,让我能有多重收入,在自己正职工作的表现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努力增加自己的额外收入。”

应该不会有人觉得这样的目标很简单,而这样的目标是你看得见的,只差你要不要去做而已。

我相信:

如果你确实每天晚上都阅读两个小时,一年后你肯定阅读一百本书以上了。

如果你真的每天下班后都去上两小时的专业课程,几个月后你的专业能力应该提升非常多了,老板应该已经看见你的成长而给你加薪了。

如果你真的每天晚上都额外兼职一份工作,你的收入肯定提升了非常多。

甚至我们可以说,我们不该订“我三年之内要买房。”“我两年之内要买车。”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就跟“10年之内要跟郭台铭一样成功。”“二十年内要跟比尔盖兹一样有钱”这样的目标相似,都是让自己自嗨而已。

这时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不该订“我三年之内要买房。”这样的目标?我是真的想在三年内买房啊。

但问题不是出在这,我们真正应该说的是:“我的目标是每天下班去上两小时专业课程,让我的专业能力大幅提升,让我能够获得大幅度加薪,因为我想在三年内买房。”注意到了吗?“三年之内买房”不是目标,而是一种结果。

自嗨型目标的特色就是“画大饼”,让你觉得好像自己的人生有在进展,但其实却毫无帮助。

我们应该理解的是:

好的目标肯定是你能够掌握的,而不是始终脱离你的掌控。

好的目标肯定是你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你不知道怎么做。

好的目标肯定是一种可执行的任务,而不是只能拿来让你自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