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特生物生病了


海特生物生病了

項乾君按:2017年8月8日,武漢海特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敲鐘上市。

這家成立於1992年的湖北省高新技術生物製藥企業,主營業務為生物製品、凝血酶和其他化學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拳頭產品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凍乾粉針劑“金路捷”,是全球首個獲得政府批准上市的神經損傷類疾病用藥。

稀有如海特,一登陸資本市場便形成大量話題:成立25年近3年淨利潤超3.3億元,按發行價公司實控人身價直逼27億、投資機構回報超3倍,上市後股價最高漲幅達到224%……

然而,一年過去了,曾經的資本市場“小甜甜”,正因為種種表現,成為股民眼中的“牛夫人”:營收利潤劇降、拳頭產品疲軟、股價破發……

1.7萬股東在高高的山崗上透心涼,心飛揚。海特生物怎麼了?

營收降3成 股價跌6成

海特生物是典型的上市成功即業績變臉的類型。

2014年至2016年,公司總營收分別為5.49億、6.79億、7.71億,同比增長54.16%、23.80%、13.48%,增速逐漸放緩;同期淨利潤1.10億、8335萬、1.57億,同比增長41.54%、-24.17%、88.43%。

2017年成功上市後,海特生物沒能拿出一份讓市場滿意的成績單,營收7.46億元、淨利1.42億元,近四年營收首現下滑。

頹勢並沒有緩解的跡象。

2018年8月26日,海特生物發佈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營收2.69億元,相比2017年同期的3.89億元下降30.8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646.56萬元,同比下降33.18%。

市場也用腳投票給出了答案。發行價每股32.49元,近一年最高價73.85元,現價不足28元,離最高點已經跌去了6成,這還是海特生物在24倍PE的情況下股價表現。

而同是位於武漢市的湖北省醫藥工業龍頭、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人福醫藥僅獲得了7倍PE的估值。

錢去哪兒了?

超高的毛利率是海特生物的另一個標籤。海特生物長期保持95%左右的超高毛利,位列A股前三,甚至超過茅臺。

相比亮眼的毛利率,海特生物的淨利率顯得有點磕磣,長期僅保持在17%,錢都去哪兒了?

銷售費用佔了絕大多數。

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海特生物營收2.69億元,銷售費用1.67億元,銷售費用直接吃掉營收的62%。

鉅額的銷售費用背後是佔大頭的“學術推廣費”,所謂學術推廣主要指邀請醫學界專家召開學術研討活動、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專家舉辦產品推廣活動、臨床推廣活動等等。

自2014年以來,海特生物的銷售費用長期佔據公司營收的60%以上,其中2017年,海特生物66%的銷售費用更是率居A股之首。

高毛利的海特生物大部分利潤都被持續上升的銷售費用吞噬,同樣的還有以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為核心產品的上市公司舒泰神,2018年上半年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高達57%。

海特生物生病了

然而對比出手闊綽的天價推廣費,海特生物的研發費用長期佔營收的3%左右,相對醫藥行業的研發投入需求,這可謂杯水車薪。

重銷售輕研發高毛利,海特生物與*ST長生是一對親兄弟。

縱觀海特生物歷次發佈的財報,賬上貨幣資金長期趴了數億元,2018年中報更是達到歷史高峰7億元,然而應收利息僅436萬元,收益不及餘額寶。

地主家的餘糧太多,再不吃就要發黴了。

單一產品終嘗苦果

極其單一的產品結構是海特生物的病灶。

2014年到2017年,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金路捷長期佔據海特生物收入比例高達99%以上;2018年上半年,即使金路捷銷售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仍然佔據收入比例97%以上。

金路捷的銷售狀況將極大地影響到海特生物的營收業績。那麼海特生物的核心產品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市場狀況如何呢?

目前,國內市場流通的注射用鼠神經因子共有四個品牌,分別是未名醫藥的恩經復、舒泰神的蘇肽生、武漢海特的金路捷和麗珠醫藥的麗康樂,近三年四個品牌的銷售收入情況如下。

海特生物生病了

2015-2017年主要生產企業注射用鼠神經因子銷售收入(億元)

分析近年的注射用鼠神經因子市場,把金路捷當做命根子的海特生物實際市佔率僅24%左右,且注射用鼠神經因子市場總額不過30億元左右,況且這個市場目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海特生物未來的想象力明顯有限。

一般人都知道研發上市新產品是公司的出路,然而前有狼後有虎。新藥研發週期長,難解燃眉之急;大量的研發投入,無異於壯士斷腕;就算研發上市成功,能否得到市場認可都是問題。

畸形的銷售模式、低效的資金效率、單一的產品結構、天花板觸手可及的市場……多希望海特生物這場病不是大病,更祝福海特生物早日走出陰霾,藥到病除,煥發生機。

——END——

免責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項乾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