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都有一個值班表,學學古人的時間智慧

人體內都有一個值班表,學學古人的時間智慧

氣血流注歌

人體內都有一個值班表,學學古人的時間智慧

氣血流注生物鐘

【解說】

子時: 23:00 ~ 01:00 00:00 為正子時

丑時: 01:00 ~ 03:00 02:00 為正丑時

寅時: 03:00 ~ 05:00 04:00 為正卯時

卯時: 05:00 ~ 07:00 06:00 為正卯時

辰時: 07:00 ~ 09:00 08:00 為正辰時

巳時: 09:00 ~ 11:00 10:00 為正巳時

午時: 11:00 ~ 13:00 12:00 為正午時

未時: 13:00 ~ 15:00 14:00 為正未時

申時: 15:00 ~ 17:00 16:00 為正申時

酉時: 17:00 ~ 19:00 18:00 為正酉時

戌時: 19:00 ~ 21:00 20:00 為正戌時

亥時: 21:00 ~ 23:00 22:00 為正亥時

子時(23點至l點),膽經最旺。中醫理論認為:“肝之餘氣,洩於膽,聚而成精。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取決於膽。氣以壯膽,邪不能侵。膽氣虛則怯,氣短,謀慮而不能決斷。”由此可見膽的重要性。有些人隨便切掉膽是輕率的表現。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凡在子時前l至2小時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經常子時前不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特別是膽汁無法正常新陳代謝而變濃結晶,猶如海水中水分蒸發後鹽分濃而曬成鹽一般,形成結石一類病症,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而“膽怯”。

丑時(1點至3點),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中醫理論認為:“人臥則血歸於肝。”如果丑時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佈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

辰時(7點至9點),胃經最旺。人在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會出現嘴唇乾裂或生瘡。

巳時(9點至ll點),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洩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才是紅潤的。唇白標誌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誌寒人脾經。

午時(1 1點至13點),心經最旺。“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送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

戌時(19點至2l點),心包經最旺。“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經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

亥時(2l點至23點),三焦經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1、我們日常做事都知道要順勢而為,不可逆天而行,一天24小時每個時段該做什麼都有“天”律可循。

2、要求“早睡”。因為錯過這個時間,補也沒法補了。晚覺晚,認為睡夠8小時就好了,豈知此8小時非彼8小時,有著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巨大差距!人們一般夜裡九、十點鐘會有睏倦的感覺,但熬到11點時又精神了,這就是膽經生髮的緣故,但子時陽氣的生髮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為“鼠”,這時陽氣雖小如老鼠,但異常活躍。因此,保證夜裡11點前睡覺就是通過睡眠保養這點生機。

3、寅時健康的人這時應該是深睡狀態。一日之中寅時也是人身體各部開始由靜轉動,各部分對血、氣的需求量都開始增加,身體虛弱的人或老人這時會出現失眠或醒來,這是因為身體各部位對血的需求量增加,相應的腦子得到的血減少了,用中醫的話說,就是隻有“宣發”沒有“肅降”了,生命自然就危險了,比如身體各部對血、氣的需求量的增加,會加重心臟的負擔,這也是許多心臟病患者死於凌晨三四點的原因。

4、巳時氣血流注於脾經。中醫認為脾主運化,這也是吃早餐不會令人發胖的原因,如果人體脾的運化功能好的話,就可以順利地消化和吸收。

5、知道了早餐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吃好,吃飽!吃飽可避免上午7-11點脾胃沒有可以運化的東西,並使下午1-3點小腸最佳工作狀態的時候有可供吸收的營養到達小腸,否則我們的身體徒有高產能而無原材料,就白白浪費生產力了。同時,怎麼算吃好,也有了一個大標準:就是吃些滋補脾胃的食物。

6、晨起大便是身體好的標誌。因為5-7點是大腸經活躍的時間。

7、中午最好打個盹,閉目養神也好。對練功者而言,正是練“子午”功的大好時機,而對我們無力主宰自己氣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謂的“心腎相交”了,所以子時一定要睡覺,午時一定要小憩,這是最能養精氣神的時機。

8、15點至17點,健康的人這時則是學習和讀書的好時光,所以古人主張“朝而受業,夕而習復”。這時由於氣血容易上輸於腦部,學習效率就會很高。又,太陽主管氣化,這時應該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對養生很好。

9、晚上5-7點的酉時則代表一天或一年的關門,此時身體所表現出來的病變都是腎的收藏功能出現了問題,而酉時發低熱則是腎氣大傷,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後的男子要注意這一點。

10、戌時氣血流注於心包經。中醫認為這時人體的陽氣應該進入了陰的界面,這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而心包經之“膻中”又主喜樂,通常人們會在這時進行晚間的娛樂活動。

子:為十二地支的第一個序數,若配一月份而言,為農曆11月,若配24節氣而言,為冬至節所在之時,若以晝夜長短變化規律而言,冬至陰至陽生,冬至節以後,逐漸夜短晝長,若配時辰而言,為23點~1點。

午:為十二地支的第七個序數,若配以月份而言,為農曆的5月,若配以24節氣而言,為夏至節所在之時,若以晝夜長短變化規律而言,夏至陽至陰生,夏至節以後逐漸夜長晝短,若配以時辰而言,為11點~13點。

流:流經、流入。在此指人體的氣血運行從子時到午時,再從午時到子時的這種息息循環無端的規律性變化。

注:注入。在此指氣血對組織的灌注。

選自《傳統文化歌訣》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