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淨利銳減31億6年首降 投訴量居自主品牌首位

中國第四大汽車集團長安汽車(000625.SZ)迎來了近6年來的首次經營業績大滑坡。

繼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800億元淨利潤大跌三成至71.37億元,今年一季度延續大跌之勢,實現淨利潤為13.92億元,同比下降42.04%。

反觀2012年以來,長安汽車實現了經營業績的靚麗增速。營業收入從不到300億上升至800億元,淨利潤從不足15億元到破百億。

淨利潤大幅飆升得益於十分可觀的投資收益。2012年,公司投資淨收益為18.69億元,而2016年高達96.19億元,佔當年淨利潤的九成多。2017年,公司的投資收益同比銳減27億元。

財報顯示,長安汽車研發力量較強,公司的研發人員超過七千人,接近員工總數兩成。2017年,公司的研發投入超過36億元,比公司當年淨利潤的一半還要多。

然而,重視研發的長安汽車去年汽車銷量大降,遭遇的投訴不斷,此起彼伏。

第三方投訴網站數據顯示,近一年來,長安汽車遭遇的投訴不少,有關長安CS75的汽車投訴高達3206個,位居自主品牌SUV投訴排行榜首位。

投訴量攀升或許是公司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去年,公司汽車的銷售287.25萬輛,同比下降6.23%。

上週,針對上述問題等,長江商報記者向長安汽車發去了採訪函。截至本報截稿時止,未獲得具體回覆。

高增長逆轉 下滑勢頭未止

歷經5年經營業績高速增長、總資產超千億的長安汽車突然來了一個大逆轉,打了市場一個措手不及。

年報顯示,2017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800.12億元,同比微增1.87%。淨利潤為71.37%,同比下降30.61%。

而在2016年,長安汽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淨利潤首次破百億,達到102.85億元,躋身利潤榜前三甲,成為繼(35.770, 0.45, 1.27%)、(10.840, 0.08, 0.74%)之後的第三個年獲淨利超百億的汽車集團。

一年之間,淨利潤減少31億元、下降三成多,而且長安汽車的這種下滑勢頭尚未見止住跡象。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200.11億元,同比增長13.26%,然而,淨利潤與營業收入的走向背離,且增收不增利特徵十分明顯。當期,淨利潤為13.92億元,同比下降了42.04%。

長安汽車的大本營位於西南重慶,公司於1997年6月10日上市,至今已有21年。

從經營數據看,2012年以前,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在頻繁波動。上市當年,營業收入為29.25億元,淨利潤達到2億元。但在次年,營業收入下降24.70億元,淨利潤大跌91.72%,僅為0.17億元。

1999年至2003年的五年間,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穩步增長,營業收入從24.70億元,猛增至2003年的144.04億元,淨利潤由1998年的0.17億元增至2003年的14.51億元。

2004年至2011年,公司的經營業績起起伏伏,基本上是下降2年增長2年。

但從2012年開始,持續到2016年的5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保持了穩定快速增長的勢頭。

數據顯示,2012年至2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4.63億元、384.82億元、529.13億元、667.72億元、785.42億元,年均增長超百億元。同期,淨利潤為14.46億元、35.06億元、75.61億元、99.53億元、102.85億元,同比增速為49.43%、142.37%、31.63%、3.34%。5年間,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增長了1.67倍、6.11倍,淨利潤的增幅遠超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

 淨利九成來自投資收益

長安汽車經營業績大逆轉與投資收益密切相關。

長安汽車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長期股權投資的合營、聯營企業,包括長安福特汽車、長安汽車金融公司、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長安馬自達等11家關聯企業。公司對這些企業的持股均低於50%(含),因而均按權益法核算其長期股權投資收益。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到,從2006年開始,上述企業為長安汽車貢獻的投資收益不斷增長。2006年至2011年,其投資淨收益分別為5.63億元、9.32億元、5.61億元、8.04億元、16.31億元、17.02億元。

2012年至今,投資收益更是大幅增長,這幾年,投資淨收益分別為18.69億元、45.07億元、81.02億元、94.97億元、96.19億元、69.06億元,今年一季度為11.48億元。

對比數據發現,投資收益基本上是公司淨利潤的主要來源,以2015年至2017年三年為例,投資收益佔公司淨利潤的比重分別為95.42%、93.52%、96.76%。

2017年,長安汽車的營業收入小幅增長,淨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就是投資收益減少了27.13億元,同比下降28.20%。同樣,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兩位數增長而淨利潤大跌四成,其中,投資收益為11.48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22.23億元減少了10.75億元。

除了上述投資收益,長安汽車還"踩雷"(4.270, -0.04, -0.93%)。

近年來,西南證券風波不斷,其總裁兩次被約談。二級市場上,股價一年之間跌幅近四成,兩年腰斬。

而在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中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長安汽車曾於1999年出資5000萬元入股西南證券,上市之後,歷經送轉股,目前,公司持有西南證券3550萬股,持股比為0.76%。

令人意外的是,長安汽車並未分享到西南證券的上市盛宴。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5000萬元投資9年後的賬面價值為1.55億元。

長安汽車在今年一季報中披露,公司其他綜合收益為0.53億元,較年初0.83億元下降35.68%,主要是所持西南證券股權公允價值變動減少。

 銷量持續下降 多款車型遭投訴

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或源於公司汽車銷量持續下降。

長安汽車披露的今年4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公司汽車產量為19.95萬輛,比去年同期的21.43萬輛少了1.48萬輛。前4個月累計產量81.80萬輛,略低於去年同期的94.92萬輛。同樣,銷量也在下滑,4月份銷售18.67萬輛,雖然高於去年同期,但今年前4個月合計銷售84.50萬輛,同比減少15.56萬輛,降幅為15.55%。

去年,長安汽車的產銷量也在下滑。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產量為281.48萬臺,較2016年的304.21萬臺,減少了22.73萬臺。銷量為287.25萬臺,較上年的306.34萬臺減少了17.09萬臺,降幅為6.23%。

汽車銷量大幅下滑,而公司遭受的投訴卻不少。

第三方投訴網站數據顯示,關於長安CS75的投訴高達3206個,最近30天的投訴達到298個。投訴的典型問題為機油增多、油耗高、排氣故障以及召回方案不合理等。此外,曾經的暢銷轎車長安逸動,也頻頻被吐槽車身生鏽、漆面起泡開裂等問題。

業內人士稱,長安汽車銷量下滑,除了受汽車行業增速放緩影響外,也與自身部分產品結構老化及產品質量等因素相關。

其實,長安汽車在研發投入方面還是下了本錢的,其研發人員超過7000人,2017年的研發投入為36.31元,佔當年淨利潤的50.88%。在新能源佈局方面,公司曾宣佈啟動新能源全新戰略,向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或許,這些投入尚未轉化為產銷量。

此外,長安汽車的毛利率也在下滑。2016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為17.89%,2017年為13.31%,下降了4.58個百分點。

長安汽車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增長率自2016年以來一直為負數。2016年至今年一季度,這一指標分別為-57.77%、-159.90%、-39.06%。其中,2017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13.7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