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南海風雲》是1976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愛國主義題材影片,電影以1974年中越兩國的西沙海戰為歷史背景,通過唐國強扮演的水兵一步步成長為艦長的故事,展現出了人民海軍英勇無畏,敢打必勝的決心和勇氣。4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航母編隊,可以遠赴亞丁灣護航,但我們不能忘記,40多年前那些英勇犧牲的年輕水兵們用血肉築起的海上長城。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影片開頭,天空晴朗,海水湛藍,世代捕魚的於化龍一家正在海上作業,這時,南越軍艦私自闖入我國領海還仗勢欺人的用軍艦撞沉了他們捕魚乘坐的小舢板。迅速趕來的中國獵潛艇救起了於化龍並逼退了南越軍艦。隨後於華龍在黨的栽培下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水兵。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在於化龍加入任命海軍後,刻苦訓練,成績優異,但他始終忘不了仇恨,在與南越海軍的多次對峙中甚至想給敵人來上幾炮,政委阻止了他,並有意要培養其大局觀念。隨即他被保送軍校,學成歸來後做了艦長,在大局觀上退去了以前的魯莽而具備了一個指揮員應有的素質,片中唐國強老師年輕時候的演技值得稱讚,把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凸顯的淋漓盡致,把人民海軍的形象刻畫得平凡而又偉大。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在執行任務的一天,人民海軍在驅趕敵艦保衛了漁民後,漁民老大爺代表大夥來登艦感謝,在艦長室裡他認出了兒子於化龍並告訴他,他的小妹現在是永樂島上的民兵隊長了。於化龍高心之餘也被父親責問為什麼見到仇人的軍艦卻每次都不敢打,於化龍把黨要求不打第一槍的原則告訴了父親並保證如果敵人膽敢挑起戰端他就堅決擊沉敵艦。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在多次試探後,敵人果然挑起了戰端,南越海軍集結了四艘軍艦和一個別動隊企圖武力侵佔永樂島。在大艦巨炮面前,於化龍英勇指揮,沉著應戰,開戰不久就擊退了敵人的進攻,在敵人潰不成軍想要逃跑之際由果斷追擊,最終擊沉了敵人賴以耀武揚威的美式大軍艦,五星紅旗又飄揚在南海寶島上空。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也還原了歷史,片中爆發於永樂島海域的戰鬥正是歷史上爆發於1974年的西沙海戰。1973年初,美國決定從越戰泥潭中抽身,將大量的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艦艇交給南越。南越阮文紹政權自認為海軍力量已經躋身世界前十,於是南越軍艦開始肆無忌憚的侵犯中國領海。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這是一次小艇打鉅艦的戰鬥,電影中的人民海軍艦艇正是保衛了祖國海疆半個多世紀排水量僅有300噸的037型獵潛艇,單敵人5號艦2000多噸的排水量就超出了我方所有參戰艦艇噸位的總和。在作戰中,我軍的37mm口徑炮夠不著敵人只能硬頂著炮火貼近敵人,而越南軍艦上的127mm口徑炮只要命中一發就可以讓你癱瘓。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電影中的越南海軍一擊便潰毫無戰鬥力,其實在真實的西沙海戰中,敵人異常陰險毒辣,瞄準我艦艇駕駛室就開炮,戰鬥也異常慘烈。中國四艘艦艇受傷,其中一艘艙體嚴重進水被迫擱淺,18人犧牲,67人負傷;囂張的南越損失更大,“怒濤”號被擊沉,陣亡53人,16人負傷,48人被俘,南越海軍指揮官見勢不妙駕著軍艦狼狽逃竄。我們就是與這種敢打必勝的勇氣贏得了勝利!

《南海風雲》——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南海風雲》這部影片,情節簡單且時代痕跡很濃,那會正值文革末期,中國電影在國際上也是百廢待興,好在影片在人物刻畫上個性鮮明,場面的拍攝也是氣勢突出,本片在那個年代的軍事題材影片中算得上是反映時代,珍重歷史的典範。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給人們留下了一首經典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唱得激動人心,記住歷史,開拓未來,一部《南海風雲》就是獻給海疆衛士的一曲讚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