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自衛反擊戰中的孤膽英雄

在我軍歷史上湧現出很多與大部隊失聯或在其他戰友犧牲後英勇奮戰的孤膽英雄, 龐國興就是其中一位。他在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與部隊失掉聯繫後,帶領幾名戰士堅持戰鬥,深入印軍縱深15華里,機智勇敢,巧襲印軍,奪取印軍炮兵陣地兩個,斃傷敵七人,繳獲火炮七門、汽車兩輛、電臺四部。又用虛張聲勢之計,拿下印軍一個榴彈炮陣地,搶佔了制高點,為後續部隊進攻創造了條件 ,被國防部授予全軍戰鬥英雄 稱號。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的孤膽英雄

龐國興

龐國興1940年1月生於陝西省子洲縣裴家灣鄉龐家溝村一貧苦農民家庭。1959年入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被分到第五十五師一六三團九連。這是一個誕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功臣連隊,戰爭年代曾湧現出近百名功臣模範人物。來到這樣一個有光榮傳統的連隊當兵,龐國興感到很自豪。龐國興剛入伍的那陣子,體重才90多斤,臂力也不大,第一次投彈,他費了九牛二虎之,才投了29米。他下定決心,苦練加巧練,很快突破了50米大關,考取了投彈能手。接著他又考入了團裡舉辦的特等射手集訓隊,被評為神槍手他在其他各項工作中幹得都很出色,在戰士中威信很高。連裡評功評獎,他經常是全票。於是,大家給他送了個雅號,叫"全票人物"。入伍才一年就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多次榮立三等功。任九班副班長。

1962年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開戰,11月18日龐國興所在的九連擔負了夜襲西山口,當尖兵打頭陣的任務。侵佔西山口地區的是印度步兵第四師內號稱"悍善戰"的"王牌"部隊--錫克族第一、第二營,並配屬了一個炮兵團。印軍憑藉著山高林密,澗深水寒,崖峭路險,易守難攻的地形,又構築了大量的工事,西山口前面有個不大的無名高地,高地後面有印度的炮兵陣地。印軍還在無名高地上配置了一個加強連,前沿分佈著機槍點。經過詳細的偵察,團首長命令九連這把尖刀,迅速插上無名高地,掃清進攻西山口的障礙。

在夜暗的掩護下,九連通過險峻崎嶇的山道,神速地插到距無名高地大約200米左右的一個低窪地,沉著地匍匐前進。被敵哨兵發現時,立即發起了衝擊。迅速攻佔了無名高地並開始和印軍展開白刃格鬥。印軍根本沒有想到中國軍隊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他們的眼皮底下,頓時大亂,四散奔逃。九連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追剿殘敵。

首先衝入敵陣地的龐國興和戰士王世軍猛打猛衝,發現一股敵人正向西山口逃竄,就緊緊追趕上去,在黑夜中衝出了無名高地,和連隊失去了聯繫。途中又與冉福林周文軒相遇。在王世軍的建議下,4人組成一個臨時戰鬥小組,選龐國興為組長。經過簡短的商議,決定以西山口東北明顯山埡口為方位物,繼續向印軍縱深追擊。龐國興、冉福林沿公路右翼,周文軒、王世軍沿公路左翼,採取相互掩護交替前進的辦法,他們沿著公路向西山口方向追擊前進。忽然公路一側山頭上的印軍向他們射擊。他們趕忙隱蔽,簡單地交換了意見,做出了戰鬥分工;由王世軍周文軒爬上東山,從側面迂迴包抄正在山上射擊的印軍;龐國興和冉福林從側面迂迴包抄正在山上射擊的印軍,把敵人的火力都吸收過來。

龐國興用衝鋒槍打了一梭子彈後,發現印軍距離較遠,超出了衝鋒槍的射程,便從冉福林手中要過了步槍。"砰"的一聲槍響,一個正在指手劃腳的指揮官模樣的印軍倒下了。敵人看到長官斃命,都慌忙退縮到山後。龐國興和冉福林沿著公路迅速向前追擊,拐過一個山彎,前面的情景使他們大吃一驚:離他們不遠的前方,印軍的三門榴彈炮正在瘋狂地向我軍射擊。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敵眾我寡、生死存亡,端起槍就向敵人炮陣地猛掃。這時王世軍周文軒也從東山上打了下來。兩面夾擊,密集的彈雨猛掃敵陣,直打得塵土飛揚、硝煙瀰漫。印軍在慌亂中,丟下已裝上炮彈來不及發射的三門87.6加農榴彈炮,爬上汽車拖著一門大炮沿路向南逃命。慌亂之中,跑出不遠,車輛、火炮即翻入路旁的懸崖深谷,炮毀人亡。

佔領了敵人炮陣地後,龐國興指揮大家動手拆去炮上的瞄準具和步槍槍機,捆在一起藏進附近草叢,又繼續沿公路兩側追擊逃敵,發現公路拐彎處有幾個印度兵,正在推一輛熄火的吉普車,龐國興興奮地說:“小車上一定有大官,趕快追,抓活的!”帶領大家一齊衝向前去,三人大喊殺聲,被中國軍隊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嚇破了膽的印軍,慌忙將4部電臺、望遠鏡、炮隊鏡,以及行李、乾糧和一大捆地圖從車上丟下,迅速發動汽車向南逃命。龐國興他們用子彈"歡送"了一陣,便把印軍丟下的地圖、望遠鏡帶上繼續前進。他們爬上一個高坡,又一個印軍榴彈炮陣地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打!"他們居高臨下,打得印軍懵頭轉向,搞不清來了多少中國軍隊,便匆匆炸壞了四門榴彈炮,沿著公路逃跑了。乘爆炸的煙霧,三位勇士衝下高坡,佔領了敵第二個榴彈炮陣地。

這時龐國興通過望遠鏡向南觀察,發現東南側約300米處有敵人200餘名,並有炮兵向北射擊。龐國興見敵眾我寡,決定先佔領有利地形,如果少數敵人上來就消滅他,如果大股敵人上來就轉入森林打游擊。隨即佔領了公路右側稜坎監視敵人動向。11時左右,突然一陣槍響,他們身後的山頭上下來了一股敵人,足有200多人。機智沉著的龐國興一揮手,他們迅速跨過公路,隱蔽到公路旁的森林中。進入森林後,周文軒失去聯繫(後來周從另外一個方向與部隊會合)。從開始進攻到現在,龐國興等三人一天一夜沒有吃飯、喝水,更談不上休息睡覺了。於是決定稍事休息,山林中一時找不到水源,他們抓起地上的殘雪,就著剩下不多的一點點乾糧強嚥下去,邊吃邊交談著情況。三人一起商量下步如何行動。 龐國興對冉、王二人說,我們3個人要一條心,活要活在一起,死要死在一起,敵人少了就幹掉他,找不到連隊就打游擊。冉和王表示,你指到哪裡,我們就打到哪裡。龐國興決定繼續向上級指定的目標西山口前進。3人小組遂沿小路往西山口方向北返,進至距離西山口約1公里處時,遭到公路右側4名散敵射擊。龐國興以手中的56衝將其全部擊斃。13時許,進至距離西山口500米處時,發現南側高地的戰鬥仍在進行之中,我軍主力正在向高地發動進攻。龐國興帶領全組迂迴到敵人側後,拿過冉福林的步槍,擊斃2名正在指手畫腳的印軍准尉,其餘敵人一鬨而散。擔任正面攻擊的1連趁機發起衝擊攻佔了該高地,與龐國興小組會合。小組主動給1連帶路向南發展進攻,佔領了印軍第三個炮兵陣地,又繳獲火炮7門。3人小組也勝利歸建。周文軒也從另一路與主力會合。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的孤膽英雄

(左起分別是冉福林、龐國興、王世軍)

這次戰鬥,龐國興戰鬥小組孤膽深入敵縱深7.5公里,打了五仗。攻佔了敵人兩個炮兵陣地,擊斃敵一、二級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繳獲火炮七門,炮對鏡、望遠鏡各四付,推土機、汽車四臺及其他軍用物資一批。加上他們為一連帶路最後繳獲的8門和印軍逃命時汽車上帶走翻入深谷的1門,印度第五野炮團的24門87.6加農榴彈炮,三分之二落到了我一六三團手中。剩下的幾門在逃命途中翻下深溝成了一堆廢鐵。龐國興他們這個小組深入敵後孤膽作戰,為主力部隊開闢道路向敵縱深發展做出了貢獻。戰後,蘭州軍區司令員張達志、第一政治委員劉瀾濤簽發了給龐國興榮立一等功的命令。1963年8月26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龐國興"“機智靈活,孤膽作戰戰鬥英雄”稱號。王世軍、冉福林、周文軒3人均榮立二等功。

1963年9月,龐國興被提升為排長、副連長,授予少尉軍銜。10月,龐國興作為國慶觀禮代表,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12月,龐國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5年5月18日,龐國興在組織民兵投擲手榴彈實彈訓練中,一民兵緊張不慎將手榴彈失手脫落,龐國興立刻撿起順手扔出,但不幸一彈片擊中龐國興的頭部經搶救無效,不幸為國殉職,年僅2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