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有一種尊貴,叫中國古建築。

千百年來,由於不同地區人們不同的生活習慣,中華大地上留下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建築。大體可以分為六大派:皖派、閩派、京派、蘇派、晉派、川派!

不同流派的建築,以其獨有的歷史與文化積澱,書寫著各自的故事。

皖派建築

關鍵詞:青瓦白牆、磚雕門樓

皖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優雅了千年的徽派民居,青瓦白牆,磚雕門樓,徽派建築風格以民居、祠堂和牌坊聞名遐邇,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牆深院,一方面是防禦盜賊,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牆深院,一方面是防禦盜賊,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採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牆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晉派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湯顯祖曾說過:“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可見徽州對大戲曲家的吸引力之深。

蘇派建築

關鍵詞: 山環水繞、曲徑通幽

蘇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存在了數千年的蘇州園林中,自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追求,脊角高翹的屋頂,江南風韻的門樓,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飼鳥養魚、疊石迭景,堪稱園林式佈局的藝術典範。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蘇派建築是江浙一帶的建築風格,是南北方建築風格的集大成者,園林式佈局是其顯著特徵之一。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脊角高翹的屋頂,江南風韻的走馬樓、磚雕門樓、明瓦窗、過街樓,輕巧簡潔、古樸典雅,體現出清、淡、雅、素的藝術特色,充滿了江南水鄉古樸沉靜的意味。

多少中國人想擁有一處蘇州宅院,作為老來閒適之所,邀三兩好友,吃茶聊天寫字,最好不過了!

閩派建築

關鍵詞:土樓防禦功能

閩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歷經500多年傳承而來的土樓,將生土夯築技術發揮到極致,單體建築規模宏大精細,地堡式建築風格沿用至今堅固無比,既可防火防震,亦可禦敵入侵。

閩,即福建,閩派民居即流行於閩南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其中“土樓”是其最為鮮明的代表,是一種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禦性能的民居建築。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它源於古代中原生土版築建築工藝技術,宋元時期即已出現,明清時期趨於鼎盛,延續至今。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常見的類型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宮殿式樓等,樓內生產、生活、防衛設施齊全,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獨特類型,為建築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一部號稱為赴12年之約的動畫大片—《大魚海棠》,就是以永定客家土樓作為故事場景的國漫電影,無處不透露著濃郁的客家風情和土樓元素,將永定客家土樓完美生動地還原在了影片中。

《大魚海棠》的作者也說:“中國福建的土樓有一種夢一樣的神秘感,像是來自世外桃源。”

京派建築

關鍵詞:對稱分佈、如意吉祥

京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歷經700多年演變而來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獨立,大到皇宮王府,小到平民住宅,每一處雕飾,每一筆彩繪,都是北方文化的無價之寶。

中國北方建築以京派建築最為典型,而京派建築裡最典型的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歷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裡,曾有千餘條衚衕,京城內的民居四合院就散佈在條條的衚衕裡。不論是王公貴戚還是平民百姓,都與四合院有著割捨不斷的聯繫。

衚衕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勞作的載體,有著深厚的歷史價值。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除四合院外,宮殿建築也是京派建築的代表作,其中故宮是宮殿建築的問鼎之作,也代表了傳統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

它可以看做是一個巨大的四合院,功能更廣泛,分工更明確,給人以皇家威嚴之感。

晉派建築

晉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氣勢恢宏的喬家大院,斗拱飛簷,彩飾金裝,磚瓦磨合,城樓細做,六個大院三百多間房屋錯落有致,展現出晉商的穩重大氣,嚴謹深沉。

晉派只是一個泛稱,不僅指山西一帶,還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及青海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中以山西的建築風格最為成熟,故統稱為晉派建築。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晉派建築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山西的城市建築,這是狹義上的晉派建築;

山西曆史上有晉商聞名天下,勤勞的世代晉商在積累無數財富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晉派建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晉商的品格,穩重,大氣,嚴謹,深沉;斗拱飛簷,彩飾金裝,磚瓦磨合,精工細作。它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川派建築

關鍵詞:民族特色

川派建築的尊貴,在於它融合多民族智慧的吊腳樓,作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依山靠河就勢而建,絲簷走欄自成一派,看似隨意卻十分考究,成為千年民族文化的傳承。

川派建築,即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一種建築風格,為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建築風格。在川派建築中以傣族竹樓、侗族鼓樓、川西吊腳樓,最具鮮明特色。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傣族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竹樓是一種幹欄式建築,主要用竹子建造,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於柱上。上層近梯處有一露臺,用竹籬隔出主人臥室併兼重要錢物存儲處;其餘為一大敞間。樓中央是一個火塘,日夜燃燒不熄。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川西吊腳樓,也叫“吊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

「建築」有種尊貴,叫做中國建築……

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乾欄式建築。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

在這廣袤大地上,每一處都蘊含著獨特的文化氣息,正是這份獨特構成了中華民族兼容幷蓄而又百花齊放的面貌,多元性文化值得我們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