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在中國書畫史上,有這樣一位大名鼎鼎,評價卻兩極分化的人物。他官至高位,精通“六體”、“八法”,鄉里之人卻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喜歡他的人把他捧到天上去,厭惡他的人則對他恨之入骨。

他,就是董其昌。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才藝平平,吾尤恨董斷送中國畫二百餘年,罪大惡極。”

——徐悲鴻

“繼文、沈之後,為能崛起不凡,獨樹一幟者,惟董。”

——黃賓虹

董其昌是一個聰明肯學且自尊心極強的人,他在書法上的執意追求,是在受刺激後產生的。17歲時,他與比自己小一歲的家侄董傳緒一起參加生員府試,文章更好的他卻因書法不佳被置為第二。於是他開始發憤臨池,初師顏真卿《多寶塔》,後漸入鍾、王;22歲時學畫,初以黃公望為師,而後遍學諸家,包括董巨、倪瓚等大師。“摹古”伴其終生,至八十而不輟。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在不斷的臨摹和總結中,董其昌進入了融會貫通、博採眾長的境界。

明末朱謀垔編《畫史繪要》評:“董其昌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俱足 ,而處於儒雅之筆,風流蘊籍,為本朝第一”。

深諳古法的董其昌終成一家,形成了“用筆洗練,墨色清淡”的個人風格。

古人留下的畫稿、課徒稿極少,名家之稿更是罕見。董其昌留下的《集古樹石畫稿》正是其中之一。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一梧軒圖》

除開畫作,董其昌的書法也始終是後人避不開的話題,其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也相當自負。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求米得米》卷

董其昌《自書七絕詩軸》軸 256x48.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 《青天蜀道》詩

董其昌沒有留下一部書論專著,但他在實踐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張,散見於其大量的題跋中。他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第一次有人以韻、法、意的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對後人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既然董其昌的藝術造詣如此高超,為什麼會是個口碑兩極分化嚴重的人呢?因為在常規觀念中,一個書畫家應是清雅的,可董其昌卻是個雅淫皆備的奇人。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明史》評價董其昌“性和易,通禪理”,“終日無俗語”,儼然一個知書達理、與世無爭之人,但與其晚年所作所為實在相去甚遠。《民抄董宦事實》中記載的董其昌,是個一心交結太監佞臣、到處收受賄賂的勢利小人。董其昌做官極其敏感的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他便立即辭官回家,隨後又因被上級眷顧,再次起用,反覆多次,據《民抄董宦事實》所載,他最後幾次歸鄉辭官多少和索賄不成反遭辱有關。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董其昌《陳尚書神道碑》

閒賦期間,許多附庸風雅的官僚豪紳和腰纏萬貫的商人紛至沓來,請他寫字、作畫、鑑賞文物,潤筆贄禮相當可觀。 物質會令人改變,坐擁良田萬頃、遊船百艘、華屋數百間的董其昌一躍成為松江地區首富。同時,他對錢財和女色的攫取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他本人妻妾成群,卻還常常招致方士,專情房中術。

明朝16帝,除太祖,建文,崇禎外,其餘各帝似乎都有習煉房中術的愛好,習煉房中術並不僅侷限與宮廷,譬如名相張居正就曾過量服用丹藥以至於最後燥烮暴死。晚年的董其昌也踏上了沉迷女色的道路。

董其昌—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還是惡名遠揚的惡霸?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秋天,董其昌做了一件極為惡劣的事。他看中了諸生陸紹芳佃戶年輕美貌的女兒綠英。於是他的二兒子董祖常便帶人強搶綠英。松江百姓為洩恨編出故事《黑白傳》來讓說書藝人錢二到處說唱,董其昌認為這是一個叫範昶的人在搗鬼,派人對他凌辱逼問,以至範昶暴病而死。範母帶著兒媳龔氏、孫媳董氏等女僕穿著孝服到董家門上哭鬧,董其昌父子竟派家丁對她們大打出手,又將她們推到隔壁坐化庵中進行侮辱。范家兒子用一紙訟狀將董家告到官府。誰料官府礙於董其昌之名拖延不決。

憤怒的百姓以“若要柴米強,先殺董其昌”聲討董其昌,到了十五日行香之期,百姓們將董家數百間畫棟雕樑、朱欄曲檻的園亭臺榭和密室幽房,盡付之一炬,大火徹夜不止。 事後官府捉拿了若干參與此事的人草草結案,但董其昌認定背後必有士人唆使而糾纏不休。

這時就不得不提董其昌的路子多了,最後由蘇州、常州、鎮江三府會審為其判決。除將直接參加燒搶董家的一干人等定為死罪論斬外,當地儒生,有五人受到杖懲並革去功名,另有五人受杖懲並降級,三人單受杖懲。如此定案,世人皆怒,董其昌晚年的惡棍名聲也是無法抹去了,於他藝術上的正面形象共存。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地主惡霸,書畫雙絕的藝術大師,這兩個聽上去沒有一絲一毫相同之處的身份卻同時指向了董其昌。縱觀文壇長河,這個雙重身份的書畫大家固然算不上一個好人,但他留下的藝術作品,仍然是我們在這一領域學習參考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