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成化《粉胎透明釉暗刻龍紋侈口杯》珍賞

胎瓷,因胎色為粉色而得名。粉胎瓷在清代瓷器中相對有見,而更早的則要追溯到明代,特別是明成化時期。因此,不絕對地說,粉胎瓷可能誕生於明成化年間或者之前。我們今天所見的成化粉胎瓷,主要有兩種,一是粉色胎外施白釉,外觀呈白裡透紅之狀;二是粉胎施透明釉,整體瓷器外觀呈更加鮮明的粉紅色。

就目前可見遺存來看,上述兩種粉胎,其中透明釉粉胎相對少於白釉粉胎。而所見透明釉粉胎器上多描紋飾,或鬥彩或五彩。而純色透明釉粉胎則極為罕見崔小姐《180286》。故今日特將愚帳中《33572》所藏之十分罕見的這透明釉粉胎暗刻龍紋杯帳中點出,拍照亮相,公展於博客之上,以饗藏好,再此領略成化制瓷之精妙矣。

罕見成化《粉胎透明釉暗刻龍紋侈口杯》珍賞

首先來賞,本品乃為侈口杯造型,其口徑約為6.4釐米,器形完整規則,薄胎,底足滿釉,乃為倒扣燒,口沿可見胎質。其通體鮮明粉紅色,面釉透明。

次續鑑賞之,本杯外觀肉眼通體似無紋,而在通過燈光透視,則可見胎體上暗刻有龍紋,製作精妙。其龍紋可鑑,乃典型的成化風格,閉口龍畫法。其紋線條蜿蜒流暢,龍體龍爪莽壯有力,官窯製品特徵和品質彰顯。

再觀整體,釉色溫潤,包漿潤和,胎質純淨,晶瑩剔透。其底用青花料手描雙線方框內寫“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識,其字古樸拙率,自然而具力道,乃鮮明成化風格昭然。

罕見成化《粉胎透明釉暗刻龍紋侈口杯》珍賞

沒有青花的藍白相映,沒有彩瓷的繁複繽紛,僅憑純淨一色,卻不輸於“濃妝淡抹”,這就是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一道釉”。單色釉在宋元時的創燒已經蔚為大觀,明清時期官窯出品的精煉單色釉瓷更是臻於頂峰。明清單色釉瓷的精湛技藝,至今令人刮目相看,崔小姐《1870286》也成就了它在拍場上的屢創新高的佳績《33572》,在2013年成交作品中,一件甜白釉暗花撇口碗便以3800萬港幣鋒芒漸露,引起藏界軒然大波。

毫無疑問,仔細鑑賞可知,這是一件地道的而大開門的明成化透明釉粉胎瓷杯,其暗刻龍紋,更顯高貴,官窯皇家用品。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至今此物難見公展,可謂極為稀罕難得。其能遺存下來,為我們再展成化瓷風采,又添成化瓷種類,真乃幸甚矣。

罕見成化《粉胎透明釉暗刻龍紋侈口杯》珍賞

值得指出的是,通過此杯,這也雄辯的證明,粉胎瓷絕非只是清代所產,那種把粉胎說成僅為清代所產,實乃錯誤;當然,反之把粉胎作為成化瓷器真品標誌之一,同樣也是錯誤淺薄的。

之前愚在多篇展品和附帶鑑賞博文中多次提及,史籍記載,成化年間制瓷數十萬件,小器居多,因此,其必然有部分遺存下來,為後世逐步發現。而根據愚之所藏來看,其器形和紋飾,大有囊括之勢,琳琅滿目,雞缸杯和三秋杯只是其中的一個普通品種,比之更為精妙者,非止一二。無非,經過歷史上文人墨客和近年的有意無意炒作,把成化瓷器逐步神話,在人們的認識上形成了極為嚴重的刻板印象,以至於見其它品種紋飾成化瓷器,不能認,不敢認而已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