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一戰亡天下,中華民族不該遺忘宋朝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近讀史書,才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是顧炎武的原話。他的原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他又接著說,“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

在顧炎武看來,亡國與亡天下是有區別的。他說,易姓改號,即改朝換代,叫做亡國;而當人們對仁義充耳不聞,變得如同禽獸一樣,這就叫亡天下。至於後來有人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與顧炎武的思想相背離的。想保住國家政權,那是統治者的事,與小民無關,但對是否亡天下的事情則應該關心一下了。

崖山一戰亡天下,中華民族不該遺忘宋朝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亡國是封建王朝更替,亡天下是民族滅亡。

顧炎武實際上是在說,明朝亡於李自成,易姓改號,是亡國,只關乎肉食者的利益;而滿清入主,剃頭改制,率獸食人,是亡天下,即使卑賤的匹夫也要奮起反抗。亭林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意是號召全民反清,恢復漢民族的統治地位。

歷史上悲壯的戰爭中有亡國與亡天下之分的的崖山之戰,亡的就是天下。崖山海戰,作為宋朝與元朝的最後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於華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實力上的巨大懸殊,最終的結果,就是亡了天下。

南宋的大臣陸秀夫在國家將要被蒙元滅亡的時候,揹著年僅9歲的小皇帝投海而死。

宋末三傑,為了複興宋室,一直不停奮戰, 但事到如今,已無力挽回了。

崖山一戰亡天下,中華民族不該遺忘宋朝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

"我明白了,秀夫,你沒有背棄我,並且自始至終侍奉我,太感謝了!"

少帝靜靜地微笑著說到。

陸秀夫面對少帝這種勇敢地態度,不得不強忍住眼淚。

"陛下..."陸秀夫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蒙古軍啊,將來有一天,繼承我們遺志的同胞,一定會征討你們的!"

就這樣,陸秀夫揹著少帝,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據說達十萬人之多。這就是南宋最後一戰的崖山之戰。南宋的陸秀夫死了......趙宋終結,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中國第一次整體亡於遊牧民族之手。

崖山一戰亡天下,中華民族不該遺忘宋朝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以“宋末三傑”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們,卻在這一戰中,發出了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吼聲。這一仗雖然南宋軍隊慘敗,但是十萬宋朝軍民,卻在目睹了陸秀夫抱著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國後,全部投海殉國。

據《宋史》記載,崖山之戰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也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傳說,張世傑在風雨中問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則讓船沉於此海。最後,果然在風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國滅,天下亡。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命題。兩宋300餘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雖然不斷的納貢稱臣,但國庫歲收依然充裕,漢文明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後,獨立支撐數十年。蒙古軍隊佔領中國北方時,其種族滅絕手段極為惡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屠城記錄。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北方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後,還不到700萬,而且這個數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幾百萬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於瘟疫,飢餓的人口,那麼也至少屠殺了80%以上,據記載,宋人到中原後發現,中原地區千里無人煙,白骨遍地,井裡塞滿了死屍而水不可飲。蒙古軍隊攻佔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

崖山一戰亡天下,中華民族不該遺忘宋朝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但3百多年後,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時身邊只有一個太監,更別提什麼文天祥般的忠臣了…..可以說中國的精英盡喪蒙元之手。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

崖山一戰亡天下,中華民族不該遺忘宋朝十萬軍民殉國的壯舉

在遊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戰後,整體性亡於蒙元,我們文明的發展的積累被破壞,可以說,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我時常想,古中華遺風,究竟會有何等的團結與彪悍,連相對柔弱的南宋,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這樣的氣節,何時能再次擁有?中華文明的復興,需要今人的努力。崖山之役,應寫入教科書,告知後人,華夏當有那樣的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