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又是一年一度開學季,

今年的開學熱點,來的有點意外。

9月1日20點,在“教育部辦公廳”要求下,每位學生和家長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等待央視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的“準時”播出。

誰知節目還沒開始先來了十三分鐘的廣告轟炸,直到20:13才正式播出,這讓很多觀眾措手不及,以為網絡出現了延遲,甚至懷疑記錯了頻道或者時間......

節目也因此被人diss該改名叫“廣告第一課”、“失信第一課”。

對於觀眾的吐槽,央視方面也做出“誠懇道歉”回應: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雖然略有槽點,節目的製作也是誠意滿滿。

節目請來了兩位班主任,一位是來自北京大學的撒貝寧撒老師,一位是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何炅何老師,“雙北”學霸組合齊聚,助力新學期的啟航!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還有京劇少年王泓翔攜手虛擬世界的美少女“犀”,共同為同學們演唱《墨梅》,帶來了非常不一樣的視聽體驗。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節目還請各位名人嘉賓為孩子們推薦了他們欣賞的圖書:

紀實攝影家解海龍推薦了《草房子》、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推薦了《人類簡史》、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推薦了《航空知識》、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推薦了《發現的樂趣》、撒貝寧推薦了《小王子》……

雖然《開學第一課》受到了一些網友的吐槽,但不可否認這仍然是一堂令學生們終身受益的課。

學生們可以通過看《開學第一課》收穫新知,作為社會人的你是不是很羨慕?

小獅子貼心地為大家奉上屬於你的“開學第一課”——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作為青年榜樣在《開講啦》中的分享。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以下內容來自《開講啦2:不完美,怎麼了?》吳曉波:我懂你的焦慮

焦慮能讓人找到前進的方向

想和年輕朋友談談“焦慮”這個話題,緣於我自己有10多年的時間都被焦慮症困擾。我記得中學的時候,其實沒有什麼焦慮,那時候很快樂,踢足球、玩啊,被爸爸媽媽打,最多被趕出去。

進了大學以後,我第一次去聽演講,當時的情景我現在都還記得很牢,一個階梯教室,裡面擠滿了人,我去晚了,只能吊在窗門上面,頭扒著往裡面看。

演講者是一個哲學系的年輕講師,他很大聲地告訴我們,上帝死了,我們要評估一切價值,一切堅固的都將煙消雲散。我當時差點從那上面掉下來!我突然很焦慮:我剛考進大學,上帝就死掉了,那我怎麼辦。

我開始考慮人本身的一些問題,沒有老師能夠告訴你要解決這些問題該讀什麼書,更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給你,只有自己去找。那時候我女友在杭州,而我在上海,見面並不方便,所以我大學四年,基本上是在大學圖書館度過的。

跑進圖書館裡,我也不知道讀什麼書,就沿著書架,歷史、文學、哲學……一排排讀過去,有時候讀到一些書,閱讀的時候覺得腦子很清楚,似乎一下子懂得了很多道理,人變得很興奮,滿臉通紅地跑出去。那時期整個人變得很激動、很憤怒,很想要表達一些東西,但事實上又表達不清楚,所以我想做一個知識分子。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什麼是合格的知識分子呢?羅斯福認為合格的知識分子應該有一份不以做知識分子來維生的職業。這樣的話,他才能夠抵抗住所有機構、集團、組織的各種各樣的誘惑,才可以發出獨立的聲音。所以在大學的時候,我對財富、對金錢本身一點都不排斥,我覺得當一個有錢人挺好的。

孔子有兩個弟子,一個叫顏回,一個叫子貢。

顏回是一個非常安貧樂道的人,但是顏回29歲的時候,就滿頭白髮了,40歲就死了。而子貢呢?子貢活了70多歲。他學問很好又很富有,孔子周遊列國,都靠子貢去打點、資助。因為他很有錢,也很有思想,他去別國的時候,別國的國君在亭子裡跟子貢面對面地站著,平等地行使禮節。

我覺得那種狀態挺好的。所以我寧可願意去做子貢,不願意去做40歲就早逝的顏回。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關於財富和成功的焦慮

我們現在的很多焦慮,可能很多是希望獲得成功的焦慮,但成功者確實也有成功者的困擾和焦慮。

我有一個很好的企業家朋友,他在2001年就把企業賣給了外國人,套了10多個億人民幣的現金,要知道,當年手上有10多億元現金的中國人,大概不會超過三個,所以他在大家眼中是個特別成功的人。

有一年我跟他到美國去旅行,過海關的時候,前面有個美國人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當美國人把孩子抱起來給海關官員看的時候,我那個朋友突然淚流滿面,他說他也有一對兒女,但完全想不起來他們五六歲的時候長什麼樣,他從沒有抱過他們。

他曾十幾年都住在廠裡,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外面出差,所以子女是交給他太太來管的,而當他擁有10多億元的時候,他失去的是什麼呢?失去的是他再也沒辦法去抱自己的女兒了,那個女兒已經不歸他了。

我還曾經問過中國幾位富豪一個我很好奇的問題:“你們已經有很多錢了對不對?為什麼還在賺錢呢?”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我想知道我這輩子到底能賺多少錢。”這是他們的回答。

這大概是我聽到過的關於財富最焦慮的一個回答。

焦慮是這樣來的

我覺得焦慮的產生大概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不確定性,我們面對一種不確定的未來,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兒去。

第二,焦慮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就是所謂“人比人,氣死人”。

前兩天我碰到一個26歲的小青年,他說他很焦慮,因為愛因斯坦26歲的時候,已經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米開朗基羅26歲的時候,已經雕出大衛了;還有一個人26歲的時候,一天中午睡午覺,有三個人跑去請他出山平定天下,那個人叫諸葛亮。這個小青年說我也26歲了,可怎麼還是這樣,要不要去創業啊?所以,盲目比較也會產生很大的焦慮。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第三個原因呢,我認為是選擇。在人生道路上會有很多岔道,每做一次選擇就會消耗時間和精力。

我覺得要克服這種焦慮,辦法是在20歲到30歲之間的這一段時間,也就是你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要想清楚幾件事:第一件事你要想清楚這輩子最喜歡的工作是什麼,什麼是自己最熱愛的,這是極關鍵的事情;第二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業的人第三是心甘情願用未來的20年時間,以專業的精神和方式去完成那件你喜歡的工作。

走出去,用腳步丈量真實的中國

再說一點我自己的切身體會供大家參考。我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大學生的記者考察團,與班上的四個同學一起籌了5000塊錢,從上海出發,在中國南部逛了一圈。

我是一個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農村。那五個月使我看到了當時真正的中國,感受到這個國家有多麼遼闊,它的山有多高、河有多寬、馬路上的灰塵有多大、有多麼多的人、人有多麼貧窮……

比如我們走到湖南的一個縣時,我們跟縣裡的人說,我們要看最窮的家庭,他就帶我們去了一座山上,那裡有戶人家,有一位婦女,三個女兒。

吳曉波:給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

我們到的時候,她和兩個女兒在門口迎我們,而她的大女兒躺在床上,為什麼呢?因為三個女兒只有兩條褲子。打開她家的鍋蓋,裡面全部是番薯。她家所有的食物就是牆上掛的幹辣椒、幹玉米和地上的兩隻土雞。這是真正的“家徒四壁”。

我們走的時候,給她留了張50塊錢的人民幣,然後我們就看到她在整個房間裡跳來跳去,像跳大神一樣。他們村裡人對我們說,她只知道這是一張數目很大的錢,但她不知道數目究竟有多大。

我認為趁著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有一次長途的旅行,用腳步丈量過這個國家,對你的一生是有很深遠的意義的。那五個月的行走與考察對我的改變是很大的,我後來就變成了一個不是特別憤怒的人。

我不知道我這樣講完,大家是更加焦慮了,還是會稍微好一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