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閔行的「移動急診搶救室」,點讚!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閔行報社

閔行報實習記者 劉樹勇丨文

近日,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唐建國醫生從上海搭乘高鐵前往廣西梧州講課,剛下火車出站突然遇到一名老年男性暈厥摔倒,憑著專業的醫生職業素養,迅速進行查體診治,病人及時得到救助,收穫感謝聲一片。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其實

這已經不是唐建國醫生第一次在火車站救人了。數月前,在上海虹橋火車站,同樣遇到了一名心臟驟停的老年患者,經過15分鐘驚心動魄的搶救,病人最終化險為夷。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有人在唐建國的朋友圈點贊、留言:你,簡直成了移動的“急診搶救室”!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閔行報記者特地採訪了唐建國醫生,請他還原了兩次火車站救人的現場情況。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廣 西

排除可能疾病,緊急呼叫120

唐建國醫生介紹說,當天他剛出火車站就聽到了呼救聲,到達現場後看到一名老年男性已經暈厥在地,頭部大汗淋漓,他緊急摸了一下患者手腕,感知到患者有脈搏跳動,於是讓患者平躺,觀察其瞳孔,並詢問其家屬,患者的既往病史,同時保護好氣道,以保持氣道通暢。手部時刻搭在患者腕部,感知其脈率,警惕患者心臟突然停止跳動。

經過一系列檢查,初步大致排除了腦血管、心血管急性疾病,以及大動脈出血、氣胸、肺栓塞、低血糖等可能情況,並呼叫了120。待120急救人員到達時,患者已經恢復意識,能與人良好溝通。

上 海

急救15分鐘,患者闖過鬼門關

說起上海虹橋站救人那件事,唐建國醫生說,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驚心動魄”。當時趕到現場的時候,患者已經昏迷,一名年輕女性正在對患者施行心肺復甦。唐建國迅速查看了患者瞳孔,詢問了患者家屬,得知患者有心臟病、高血壓病史;觀察患者的呼吸、脈搏,數分鐘後接替年輕女性做CPR(心肺復甦術),並緊急呼叫同事楊春輝醫生趕到現場(當時楊春輝醫生也在高鐵站)幫忙,同時讓值警取來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經過15分鐘左右CPR,一次AED 除顫,患者最終恢復脈搏、心跳;隨後,由120將患者轉移到附近醫院。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後來,唐建國醫生從同行醫生朋友那裡得知,患者為右冠狀動脈和前降支重度狹窄, 醫院緊急在患者兩狹窄處各安放了一個支架,術後患者情況穩定。同行感嘆:幸虧患者遇到了急救高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呼 籲

公共場所配備基本搶救儀器

公眾重視並學習心肺復甦術

唐建國表示,身為急診醫生,看見有人暈倒,出手搶救,完全是出於本能。患者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果得不到及時搶救,極短時間內就會造成腦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他呼籲:一方面公共場所儘可能地配備血壓計、AED等基本的搶救儀器,另一方面社會公眾要重視並積極學習心肺復甦術,敢於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不斷提高搶救率,拯救更多生命。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記者獲悉,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為美國心臟協會(AHA)認證的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擁有一支專業的導師隊伍,可以為醫療衛生從業人員和公眾提供國際規範化、高質量的心血管急救培訓,幫助大家在危急關頭以正確的心肺復甦操作進行急救。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为闵行的“移动急诊抢救室”,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