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友們因“娘炮誤國”起了爭執,對於那些辱罵小鮮肉孃的人 ,蟬主覺得姿態並不高。
辱罵娘炮的人有很多都是直男癌,看不慣對方長相,動不動就爆粗口。
所以,“直男癌”和“娘炮”哪個更可怕?,可以看看蟬主今天推薦的這部紀錄片《面具之內》。
看完這部紀錄片蟬主才意識到,直男癌和娘炮與我們想象中的不同。
生活中男孩子從小被灌輸的思想就是,男孩子要體格健碩,要愛運動,要會喝酒,不能哭,否則你就是娘炮。
現實是,很多男孩生性敏感,但又不敢輕易表達情感,否則就會被男同學欺負,甚至暴打。
“你這個死基佬!”
所以,很多男孩都是帶著面具生活。
面具外是娛樂,開心,面具內則是痛苦,掙扎。
這種陽剛文化的教育還誘發了一種人群:直男癌。
像個爺們一樣去征服女人,尤其是性愛方面,必須佔領上風。
很多男人以佔有女人作為談資的標準,泡到這個妞你就算有魅力。
“當個花花公子沒問題的。”
男人一方面在外拼命掙錢,一方面玩弄女性,就算出軌成性也無妨,因為大眾會覺得這是男性荷爾蒙的展現。
前陣子被小三逼瘋的女明星沈麗君自殺,婆家的理念就是:
男人就是爺,在家的男人沒出息。泡不到妞的全靠嘴皮子,所以在生活中總會遇到那些愛開車的老司機,開車開過了和性騷擾也沒什麼區別。
這種文化發展到更誇張又延伸出“強姦文化”。
很多色情網站都以“捆綁”,“受虐”作為噱頭髮布小片,不知道這是讓人享受性愛還是學會如何對女性施暴。
“你穿的這麼騷活該被強暴。”
“強姦犯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我們的文化催生出來的。”
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
不尊重女性的現象比比皆是。當你看完《面具之內》你會發自肺腑地感受到,這些直男癌言行,以及“活得像個男人”是多麼諷刺的事。蟬主看完本片也是重新刷新三觀。
面具背後的男人
如果說前段時間的“娘炮誤國倫”只是一次全民話題討論,那麼《面具之內》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這部紀錄片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現實中各種被誤解成“娘炮”的男孩,他們都是如何生活的。
教育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如何在短時間內讓一群男孩挑起戰爭。
答案就是站在人群中吼一句:誰是娘娘腔。
如果說女生會因為長得醜或者肥胖遭受校園暴力,那麼男生則會因身材弱小性格內向被孤立。
“你受傷了只能憋在心底。”
除了生氣,憤怒以外,男孩不允許出現第二種情感,就算是頭破血流也要假裝堅強。
在校園以外的家庭中,男孩的成長模式同樣被固化。
“我家不允許有人哭”如此無理取鬧的要求卻出現在很多家庭中。
連小孩子都懂得道理,一個人痛苦時不能發洩長期積壓在心裡會生病,卻無法得到主流價值觀認可。
“一切都圍繞著錢轉,錢、錢、錢,全都是錢。”
現實中家境不好的男孩在美國很難讀到大學,或者中途輟學。
而就算在中國沒錢的男孩在社會中也不好混。
就像在中國相親時男方都會被問及存款,有沒有車,買沒買房。
除此之外,身體特徵上男人頭髮要短,聲音要粗,要愛運動。
情感驅動上,男孩子如果和父親親近會讓人覺得很man,但如果更喜歡和母親膩在一起也會被人詬病。
“媽媽的寶貝男孩?你可真軟弱”
所以很多男孩不想被媽媽送進校門,怕被同學笑話。
而大多數男孩和父親的互動基本都靠棍棒解決。
“男人用暴力解決問題。”
男孩成長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話想必就是母親嚇唬他:你再敢這樣我就告訴你爸揍你。
“這個男人會用距離他最近的東西打我,風扇電線、皮帶。”
除了父母以外,在兩性關係中直男顯得更加肆無忌憚。
“直男們聊著女性的胸部、屁股都不需要徵求女性接受,睡到那個妞就可以和哥們炫耀了,女人就是為了跟我上床而存在的。”
受夠了“陽剛文化”
說完了現實生活再來看看我們的影視劇,對於男主角甚至是男性配角的設計都是套路化表現。
在《面具之內》提及很多影視劇人物,他們的符號化形象雖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確實值得思考。
本片創作者認為,男性角色被分為幾種,有肌肉且長相英俊的白人都是英雄,典型代表美國隊長。
對此,蟬主引申出一個問題,大眾對男性“性感”的定義有些狹隘。
當一個有風度有頭腦的男人站在你面前時,就算他不高不壯,但他的大腦是性感的,這樣的男人同樣有魅力。
但有風度的男人太少了,《面具之內》提出質疑,有些男人都是以開黃腔為樂趣。
“在影視劇裡沒肌肉的屌絲也會展現男性氣概,方法是貶低女性 ,講黃色笑話。”
紀錄片中還提到,尤其是那些“老男孩”,大齡處男或者loser喜歡排擠女性。
特別是在情色喜劇裡玩笑尺度開得更大,一群沒自信的男人盤算著怎麼和這姑娘上床。
而黑人男性或亞裔男性只能演壞人,很多美國電影中的暴徒形象都是有色人種。
在好萊塢文化裡,包括嘻哈文化常提及到的
吸毒、金錢甚至是濫交,這些都變成了真正男子漢的特質。就像《華爾街之狼》裡小李子演的那個富豪一樣,他的生活全部被金錢定義。
“長大後我要開豪車,成為有野心的投資人。”
除了影視劇,遊戲電遊作為另一種虛擬世界,同樣在推崇暴力文化。
雖然在某個角度來看打遊戲很解壓,但《面具之內》提出一個現實問題——
現在想想打遊戲最讓人瘋狂的方法是不斷摧毀敵人,只有殺戮才代表男性主宰權。
事實上,99%男性玩電遊,而90%以上電遊都包含暴力。
很難想象一個小男孩坐在電腦前玩四個小時遊戲,射殺上百人。
另外,和影視劇一樣大多數遊戲主角的面貌都不會太精緻,相反鬍子邋遢的更招人喜歡。
“小男孩從小都以這種形象作為偶像,就算你一無所有隻要鑽到遊戲裡你就可以拯救銀河系。”
電玩遊戲不僅適用於小孩子就連成家立業的男人們也沉迷於此,而生活中總會出現一種情景——
之前蟬主推薦的電影《塔利》裡,孕媽辛苦帶孩子,老公回家後卻攤在床上打遊戲,還一副“老子很累”的表情。
老婆帶孩子都不管,不知道真爺們的擔當都哪去了,這就是所謂的陽剛文化嗎?
顯然,關於男子氣概的言論,審美已經開始扭曲。世界上的任何標準都不是統一的,強行改變初心自然會出現問題。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做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但現在“做好自己”卻變成了一種奢望,那些不尊重人類本性的教育觀點應該得到改變了。
閱讀更多 自然醒影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