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個爸爸的角色,至少應該做到這三點要訣

最近有一檔訪談節目叫《你好爸爸》,其中有一期是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採訪,建議各位家長可以自己看看,也可以和孩子一期看看,我想對大家是會有一些啟發的。我們每個人都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可能就是爸爸、媽媽,倒不是因為傳統意義上的認為要養兒防老或者要調教好孩子,而是因為這是你唯一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輩子的角色,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的,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活著,是最低級的教育方式因為你自己是不是喜歡被控制,還是喜歡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你自己很清楚,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無法要求別人,我相信每個爸爸都從內心確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那你能發現孩子的天賦和閃光點,然後去點亮嗎?

那麼在這裡,簡單說一下我個人看了受到的啟發,那就是爸爸的角色我想應該對自己的3點要求:陪伴、啟發、依靠。

做好一個爸爸的角色,至少應該做到這三點要訣

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性格養成的立體性很重要,為什麼?毫無疑問,千百年來我們的社會基本上是男人佔據主導權的,這決定了男人們在行為上更加沉穩,考慮事情更加理性,並且行動力更強,更加具有外向性,而女人更加敏感,更加容易情緒化,更加具有內向性。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來說,毫無疑問,你希望他是健全的,是立體的,是厚重的,而不是偏激的、孤僻的、浮躁的,尤其是男孩子,小時候一定是崇拜自己的爸爸的,好像沒有爸爸解決不了的問題,爸爸對孩子的陪標,很大程度上會在孩子的心理上建立自信和安全感。

做好一個爸爸的角色,至少應該做到這三點要訣

爸爸的思想啟發對孩子的價值觀養成很重要,大家一定很希望自己有一個那樣的爸爸,就是當自己迷茫的時候,跟爸爸談一談,就能感受到爸爸從更高一層的精神層面去幫你梳理,從更深刻的思想去給你啟發,從更多的社會經驗和感悟去幫你做一些建議,讓你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原則,什麼是變通,什麼是責任擔當,什麼是自己應該有的對生活的態度,和對生命的敬畏,如果我們希望有那樣的一個爸爸,我們就應該努力去做這樣一個爸爸。舉個例子,我們的老一輩珍惜糧食,其實並不是因為價值觀上認為要珍惜糧食,而是因為他們捱過餓,甚至打過仗,而我們的下一代基本上很難捱餓吃不上飯,所以他們如果認為要珍惜糧食,一定是從價值觀上認為浪費糧食是不對的,這比捱餓得來的觀念更加有價值,這樣的價值觀才是穩固的,積極的,陽光的,而怎麼讓他們建立這樣的價值觀,我想爸爸們通過身體力行,通過言傳身教,通過談古論今,對孩子進行啟發。

做好一個爸爸的角色,至少應該做到這三點要訣

最後說說依靠,則是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當孩子需要你的任何支持的時候,你有能力去這麼做,我想這也是男人必須有一份事業,必須成功的重要原因。因為你不成功,你就沒有能力給孩子提供支撐。我從未見過做到了以上3點,而孩子很敗筆的例子。也許很多人會說,錢文忠是國寶級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關門弟子,所以他可以不用望子成龍,只要孩子正常成長,你就能夠給他很高的起點,所以他的教育方式不適合普羅大眾。是的,話沒錯,但是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是你應該去奮鬥,去成功,至少有養他一輩子的能力,而不是你不成功,你就去要求孩子,孩子不欠你什麼,你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徵求孩子的同意,如果他知道你會這樣讓他生活,你猜他會不會選擇還是讓你當他爸爸,選擇來到這個世界,我想,這是你是不是一個好爸爸的唯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