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場繼續震盪

週五市場繼續震盪

週四市場呈現震盪修復的格局,滬指小幅低開,隨後探底回升,但資金接力意願不強再次走弱,上漲壓力顯現。盤中個股再現普漲格局,受環保限產影響,鋼鐵、採掘板塊漲幅靠前,農機板塊領漲,醫藥板塊表現強勢,但是次新股板塊遭遇重挫,新能源汽車、5G、蘋果產業鏈等科技題材同樣跌幅靠前。全天成交量開始縮小(滬市全天成交1234億元)。整體來看,大盤處於超跌反彈週期之中,短線關注流動性充沛的超跌品種,經歷三季度磨底四季度有望出現轉機,長線資金當下即可考慮佈局,在方向上,建議以銀行板塊為主的25只高股息標的作為底倉,把握大博弈、補短板下軍工等科創股的政策窗口期,消費股的殺跌空間已經有限、靜待長期配置機會到來。

週四財經要聞: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二、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項目組發佈的2018年9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預計,短期看一線、準一線及二線城市“金九銀十”落空,房價穩中有降。此外,三四線城市房價漲速繼續下降。三、據工業和信息化部9月27日消息,2018年1-8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累計產量達到101717臺(套),同比增長19.4%。四、廣西: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五、財政部、稅務總局發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關投資業務稅收政策的通知。六、統計局何平:工業利潤增速有所減緩,結構趨於改善。

週四A股三大股指持續低位震盪,上證指數報2791.77點,下跌0.54%;深證成指報8334.75點,下跌1.02%;創業板指報1400.36點,下跌1.44%。盤面上,鋼鐵、化肥、煤炭、電力、醫藥等行業漲幅居前,石油、通訊、航天航空、保險、輸配電氣、汽車、電子等領跌;概念股方面,草甘膦、鈦白粉、鄉村振興、水利建設等漲幅居前。技術分析:兩市震盪整理,滬指圍繞2800點波動滬指失守2800點整數關,但是連續4日站穩60日均線,有脫離底部的跡象。不過,反彈不會一蹴而就,預計2800點一帶將有所反覆。我們對比最近一個月的市場特徵與歷史上幾輪典型底部區域構築完成前最後一個月的異同。結果顯示,當前A股市場的相關數值雖然未達到歷史可比底部區域時的水平,但也已經呈現明顯的底部特徵,滬指創出2644點階段性低點與2005年6月“998點”底部、2008年10月“1664點”底部、2013年6月“1849點”底部、2016年1月“2638點”底部前一個月、三個月以及六個月的市場特徵進行對比,可以看到:(1)從上證綜指日均跌幅來看,市場底部形成前最後一個月的上證綜指日均跌幅在0.5%至1.5%之間,且相比底部形成前三個月、形成前六個月跌幅明顯放大;A股市場最近一個月的日均跌幅為0.35%,比此前幾輪市場底部的跌幅略小,但日均跌幅亦相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明顯放大。(2)從下跌個股佔比來看,之前幾輪底部區域形成前最後一個月下跌個股佔比基本超過70%,且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明顯放大;A股市場最近一個月的下跌個股佔比為60%,低於歷史底部區域時的水平,但亦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明顯放大;(3)從日均成交與換手情況來看,目前的“地量”特徵與歷史底部區域的水平較為接近。最近一個月上證綜指日均換手率跌至0.32%,相較此前三個月、六個月進一步下降,且已低於歷史上幾輪底部區域形成前一個月的日均換手率(0.5%到1.1%)。目前市場底部區域有望得到進一步確認,但後市走出底部演繹上攻行情仍需要等待相關政策效應的體現,建議密切觀察社融、M1、低評級信用利差等數據的邊際變化。綜合分析:隔夜有兩隻靴子相繼落地。美聯儲加息市場已有充分預期,所以這次加息除了給美股帶來一定干擾以外,並未在全球範圍內形成比較劇烈的波動。 A股成功"入富",這也是A股繼納入MSCI之後,又一國際化進程的標誌性事件,未來有望引入百億級源頭活水。個股氛圍雖然有漸趨好轉的跡象,不過考慮假日效應會影響資金交投的積極性,建議明日逢低適當參與,待到國慶節後,“紅十月”行情有望開啟。

熱點展望: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目前是一個左側介入的好時機。現階段建議配置絕對估值水平有安全邊際的金融板塊,重點關注景氣度仍在上升,且擁有相對獨立週期的油氣產業鏈,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藍籌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