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在從事寫作之前,除了考慮自己的是否熱愛寫作,是否痴迷於文學創造,自己有無這方面的特殊能力(比如想象力和對文字的敏感等)之外,還要考慮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性格和氣質是否適合寫作。俗話說,什麼樣的人幹什麼樣的活,女怕嫁錯郎,男怕幹錯行。這些觀點雖有某些宿命論和絕對論的嫌疑,但是經驗告訴我們,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就應該需要什麼樣的性格相匹配,大致不差。

在瞭解從事寫作與何種性格較為匹配之前,我們可用排除法,先了解那些性格,或者哪些人不必從事寫作這一行業。郝老師認為,至少以下五種人不適合當作家。

第一,太聰明的人。

由於太聰明,他只需花一些巧心思便能獲得超出一般人努力獲得的好處和利益,根本不必勞神費力去搞創作。其實很多聰明人也不屑於寫作,他們總是蔑視作家:一幫傻乎乎的傢伙搞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實在莫名其妙,愚不可及。寫作是“愚人”的事業,聰明人就像《愚公移山》裡的智叟,總是瞧不起愚公那樣苦哈哈地幹活。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智叟總是瞧不起埋頭苦幹的愚公

第二,口才太好的人。

口才多半是天生的,口才好的人老天爺賞飯。由於口才好的人比較少,屬於社會稀缺人才,因此他們多半被演藝界和教育界搶去當演員、主持人、教師和職業演說家,如於丹、易中天等人靠著口才登上百家講壇,揚名立萬。作家大多訥於言而慧於心,不喜歡在大眾場合滔滔不絕,擅長獨處或在朋友相聚時候侃侃而談。作家中也有口才好的,如王蒙,那是奇才,後來走了仕途,當了高幹,那多半也是因為口才好的緣故。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王蒙口才極好善於演講

第三,當官的人(失意者除外)。

黨政機關忙忙碌碌,事務性和政策性非常強,不容易分身搞創作,即便有這份才能也應該壓抑。當然,如果在機關裡處於邊緣位置,有一個閒職,可以搞創作,也有寫的挺好,後來成為作家,走上領導崗位。比如福建的楊少衡,山西的張平,但此類畢竟是少數。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作家楊少衡,之前當過幹部

第四,太老實的人。

老實人和天真漢都不適合寫作,因為寫作需要一顆七竅玲瓏的心,千迴百轉的情感,性格太過質實、木訥,像一截木樁子不通透,不開竅,也是很難寫出好作品。當然我說的是“太”老實,而非老實,老實人是可以當作家的,因為老實人有個特點,就是認真和執著,這恰恰是寫作需要的可貴品質。

陳忠實是個老實人,也是個倔老頭。花了十年寫出《白鹿原》,他對自己的老婆說,如果《白鹿原》不成功,我就回家幫你養雞,不幹這個勞什子了。結果,常年辛苦和多年堅持換了一部曠世傑作。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差一點成為雞窩的陳忠實舊居

第五,生活重壓下的人。

寫作是需要一點餘裕的。不管是時間,還是經濟方面,都得有一點空間,不能被生活壓的太緊,逼得太狠,否則沒有一點閒暇時間,整天為生活所累,寫作便成了奢侈。

在清楚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寫作之後,我們接下來探究什麼樣的人適合寫作,最主要的是,如果你選擇寫作這條路,你要為它改變你的處事方式和行為模式。多蘿西婭·布蘭德說:

“你先要知道作家是什麼樣的人、作家如何工作,也要學會用同樣的方式工作,並且要調整你的做事方法和你與周圍事物的關係,這樣做是為了有利於朝你選定的目標前進,而不能讓這些事情妨礙你。”(《成為作家》P15)

前不久,網絡女作家吱吱備受關注,她的三部網文作品成為IP中的翹楚,被知名影視公司搶購。談及收穫,她認為當了作家最多的改變是自己的性格發生了劇變,寫作讓她變得更友善,更獨立,更容易與人相處。她說:

“之前很簡單,我就是一個行政單位的普通科員,早上因為要送孩子上學遲到,下午因為接孩子放學要早退,週末兩天要陪孩子去補習。每年考核的時候,不是最後一名就不錯了。但是寫文之後,我感覺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你是被喜愛的,被尊重的,被重視的,然後你的人生可能會有另外一種變化。”

女作家吱吱由衷感嘆:

“當我覺得現實生活不如意的時候,我可以躲在網絡世界裡休息一下。當我在網絡世界不順心的時候,現實生活裡還有我的家人、朋友。所以這兩種變化讓我變得更心平氣和,對人更寬容。實際上寫文後我和父母的關係、和丈夫的關係、和女兒的關係,都變得更好了。我覺得這是我寫文最大的收穫——讓我的人生變得更好了。”(澎湃新聞:《作家的誕生——吱吱:目前我最滿意的作品是〈九重紫〉》)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網絡女作家吱吱

人們常說,氣質是天然的,而性格可以人為改變。為了寫作,成為一個富有創造力和非凡才能的作家,就必須學會改變,以適應你的創作生活。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當然有多方面,郝老師認真研究後,認為起碼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1、儘快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成熟並非老於世故,處處留心眼,精於算計,真正的成熟是看淡一切浮名小利,不再計較一時得失寵辱,為了自己的既定目標,態度更堅定,心態更平正,心智更健全,意志更強大。寫作是一件持久的事情,拼的往往是耐力和恆心,沒有成熟的性格作支撐,難於應付將來遇到的重重阻礙,更別說寫作過程中的堵塞、挫敗、停頓,甚至打擊。儘快成為一個成熟的人,為你的創作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

2、變得越來越溫和。

有人說魯迅先生愛發火,好動怒,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對論敵是不容情的,但是他對自己的朋友、學生和底層人態度都是溫和的。尤其是對待有才華的學生,魯迅不遺餘力幫助,循循善誘指導,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和金錢為他們的創作和發表提供助力。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葉紫,窮得叮噹響,吃飯都成問題,魯迅接濟他,為他的小說寫序,出錢印行,可謂俯首甘為孺子牛。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魯迅作序的《豐收》作者葉紫畫像

郝老師想說的是,要想成為一個作家,必須態度溫和持正,在生活中減少大喜大悲,最終還是為了積攢能量,把你的時間和體能用在創作上,用在作品的打磨上,用在藝術的昇華上。能量是守恆的,用在生活瑣事上多,必然用在寫作上就少。變得越來越溫和,是因為寫作要遵守“節約能量”原則。

3、更加與人為善。

倘若你整天與領導爭執,與同事慪氣,與家人抬槓,甚至同一個過路人也時常翻白眼,你哪有精力和情緒寫作呢?郝老師發現一個普遍現象,那些大作家,都“面團團的”,和氣慈善。

有一年,郝老師去海南開韓少功作品研討會,見到了韓少功先生。看他寫的文章,我原以為他是個很厲害的角色,一接觸,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他和顏悅色,氣息如蘭,你讓他幹啥就幹啥,從不挑剔。郝老師採訪他的時候,在一家賓館裡,當時主辦方沒有準備會議室,我就只好委屈他我住的房間裡採訪,但是他要跑很遠的路。我徵求他的意見,他說了四個字:“再好不過”。這四個字,郝老師至今難忘,也喜歡說這個詞——再好不過。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韓少功接受完採訪後與郝老師合影,2012年

4、自律。

村上春樹是個極端的例子:五十年堅持跑步,每天都跑。他為了寫作練就一副好身板,幾乎到了刻板的程度。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村上春樹關於跑步的書

再來看看這些世界級文豪的做法,你沒有理由不自律。

先是福樓拜。

“他的生活像布穀鳥的叫聲一樣一成不變。福樓拜是一個夜貓子型的人,常常在上午10點醒來,然後拉鈴告知。直到那時,大家才幹開始小聲講話……晚飯後,通常從7點到9點,他們常常在那裡看水中的點點月光和撒網垂釣的漁夫。1852年6月,福樓拜告訴露易絲·柯萊特,他從下午1點寫到凌晨1點。”(弗雷德裡克·布朗:《福樓拜傳》)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福樓拜

其次是海明威。

“我寫一本書或者一個故事的時候,每天天一亮就開始寫。這個時間誰都不會打擾我,而且在微涼的天氣裡,寫著寫著就暖和起來了。先讀讀已經寫過的內容,因為你總是在知道接下來要寫什麼的時候停筆,所以從那裡繼續寫,一直寫到靈感還在,而且也知道接下來要寫什麼時再停下來。第二天再接著寫。比如,早晨6點鐘開始的寫作,可以寫到中午或者在中午之前結束。”(海明威接受《巴黎週刊》採訪稿)

5、敏感。

敏感是保證藝術思維高度活躍的前提條件,就是具有很強的藝術感受力。坐地鐵的時候,一般人會被擁擠的人群和洶湧的人潮震懾,而作家則感到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空前親近給人安全感。有一位作家說,在北京早晨八點的一號線上擠地鐵,從公主墳到四惠東,半個小時被包裹在溫暖而潮溼的人群中,找到了在媽媽子宮裡的安詳感覺。這就是感受力。敏銳的直覺力是一個作家必須保留的個性特點和精神能力,一旦你變得遲鈍和顢頇,創作靈感將會離你而去。

6、保持童真。

有人說,兒童的感覺是上帝的視角,因為這種感覺在沒有被成人社會汙染的時候,直達內心,看透本質。孩子的話最直接,也最可貴。作家不應該為自己的幼稚和無法理解的衝動感到羞愧,不要故作高深,也不要壓抑天性。要保持那份童真,因為有可能那是你的藝術之源。

7、勇敢地面對困難。

寫作是一項艱鉅的工作,需要巨大勇氣和強悍意志。福克納說:

“寫作必須在你的生命中處於凌駕一切的地位。人們已經為此爭議了數年,他不適合膽小的人。要寫完一本書,什麼都不要考慮:榮譽、驕傲和體面……如果一個作家必須要去搶劫自己的母親,也不會絲毫遲疑;《希臘古甕頌》勝過無數個老太太的價值。”(《創意寫作大師課》P272-273)

8、與自己和平相處。

一方面,作家要學會獨處,保持寫作的安靜與獨立狀態,免受外界打擾。另一方面,就是要讓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優遊不迫,進入澄明清澈的境界,有利於靈感的激發和創造力的發揮。換句話說,一個成熟的作家要有本事讓自己安心。別老是否定自己,別胡思亂想,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其實就是要保持自信。

2013年諾獎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芒羅說:

“寫作的時候,我總是很有信心。同時也很擔心這種信心是不是完全錯位。我認為,從某方面來講,我的信心只是來在於我的無知。由於太過於離群索居的生活,我認識不到女人不像男人那麼容易成為作家,我認識不到下層社會的人不容易成為作家。如果你知道自己在一個小鎮上寫得很好,你就很容易認為寫作是個罕見的天賦,因為在那裡,你幾乎碰不到一個讀書人。”(《創意寫作大師課》P221)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寫作:五種人不宜當作家,九種品格須後天養成

2013年諾獎獲得者艾莉絲 芒羅

9、保持活力。

作家最終以作品說話,寫作是終身事業。不僅要寫得好,還要寫得多。不僅在兼職狀態下能寫,即便獲得一定成就,有條件了,可以專職創作了,也要非常能寫。因此,作家的活力和能量很重要。多蘿西婭·布蘭德說:

“真正有天才的人總是習慣性地(或者經常性地,或者非常成功地)在行動中磨礪自己,而具有較少天才的人只是偶爾為之。他不僅遇到事情時這樣行動,而且他還創造事件,把他對這一刻的記憶保留在紙張、畫布或石頭上。就像真實發生過的事一樣,他自己創造突發事件,然後採取相應的行動。他願意策劃事件並採取行動,這使得他在那些更內向、更少勇氣的同伴中出類拔萃。”(《成為作家》p20-21)

以上九點,說的是一個作家應該具備或努力形成的品格。這些品格多數從自己的稟賦中來,但更多的是後天養成。所以說,成為一個作家不僅要提高寫作技巧,勤學苦練;尤為重要的是,要修心養性,注重品格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