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迫不得已的從權心情,襯托深厚的夫妻恩愛《野豬林》頗有激憤

在水泊梁山一百單八位英雄中,無論人品還是武藝,林沖都稱得上是上上之選。林沖不僅有磊落的豪情、大將的風度,而且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來頭不小,地位不低。但是他卻生不逢時,命途多舛,偏偏落在一個靠“踢得幾腳好氣球”發跡的“浮浪破落戶子弟”手下,偏偏此人又有這麼一個花花太歲的螟蛉義子,專愛淫垢人家妻女,更兼一個兩面三刀,當面是人背後是鬼,善為主子出謀劃策,殘害朋友的虞侯陸謙。於是乎,林沖受盡折磨,橫遭迫害,於九死一生之中,憤而斬斷了自己原本美好的功名與前程,被“逼上梁山”,真可謂“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

渲染迫不得已的從權心情,襯托深厚的夫妻恩愛《野豬林》頗有激憤

林沖作為主角出現在舞臺上,始於明代李開先傳奇《寶劍記》。李開先創作此劇之時,正是他因為抨擊時政,揭露朝廷政治腐敗,被削職罷官,開缺回籍的時候,多少有點借題發揮,“有所託焉,以發其悲涕慷慨抑鬱不平之衷”。該劇第十六出《鳴冤》與第十七出《夜奔》(俗稱《林沖夜奔》),常見於舞臺,成為崑曲的保留劇目。京劇《野豬林》就是以此為濫觴,最終成為經典劇目的。

渲染迫不得已的從權心情,襯托深厚的夫妻恩愛《野豬林》頗有激憤

京劇《野豬林》最早出於楊小樓的謀劃,依託小說《水滸傳》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林沖、魯智深一生一淨兩個人物,為武生、花臉均勢合作提供了一個範本。《野豬林》是一出典型的由武人唱的“文戲”,全劇只有唱、念、做,沒有武打,一些重要唱段至今還為人所稱道。繼楊小樓之後排演《野豬林》的是李萬春,他考慮到前有楊小樓,所以劍走偏鋒,以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策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逆向而動,專揀楊大師不肯用力或不能用力的地方下手。李萬春把四本林沖戲《野豬林》《山神廟》《夜奔梁山》《火併王倫》全部排演,重點是後面的《夜奔》和《火併》,刻意在手眼身法步上下功夫,既在規矩謹嚴之中,又顯得乾淨漂亮,遂成為李門本派的拿手好戲。

渲染迫不得已的從權心情,襯托深厚的夫妻恩愛《野豬林》頗有激憤

1947年,李少春動了改編《野豬林》的念頭,他與袁世海研究改編了原先吳幻蓀為楊小樓、郝壽臣當年的演出本,將當年演出的頭本《野豬林》和二本《山神廟》濃縮為一日演完,適當地豐富了林沖的唱、念、做、表,再加上著名編劇翁偶虹先生提筆潤色,比起楊郝演出的原本豐富的多,也昇華了許多。比如:高衙內的下場學的是《豔陽樓》,搶親時唱南鑼,林沖起解途中唱撥子,十分新穎,而白虎堂那句導板:“八十棍打得我沖天憤恨”,更是學之於周信芳先生的《大名府》,照搬了盧俊義的全部演法。

渲染迫不得已的從權心情,襯托深厚的夫妻恩愛《野豬林》頗有激憤

李少春的《野豬林》在資深京劇評論家眼中,也是存在敗筆的。主要表現在林沖的幾個主要唱段,如“長亭別妻”一場唱散板時太近於青衣腔,好似蘇三、竇娥一類,未免衰颯,不像林沖;“野豬林”出場唱高撥子,風格殊不諧調;“山神廟”一場唱大段反調,有字無腔,吃力不討好。出現這些敗筆的原因實在是由於力求全備所致,結果反成了畫蛇添足。

藝術上總是見仁見智,李少春袁世海的《野豬林》依然是一演而紅,後來他在演出中不斷摸索,對劇本做過多次修改,使得全劇在結構、人物、語言各個方面,較此前有所提高,不僅成為了他的代表作,而且成為京劇優秀劇目之一。並於1962年在著名導演崔嵬的執導下,拍成彩色戲曲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