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相互捧逗讓人忍俊不禁,《得意緣》既不失莊重又富有生活氣息

京劇《得意緣》又名《雌雄鏢》、《風火巖》。故事講述元朝初年,狄龍康本是宋臣之後,挈家避禍到四川,在風火巖山中落草。適有山東盧昆傑奉母命至四川,投奔督撫舅父徐世忠。未想徐世忠被奸佞陷害,已解拿入京。盧昆傑流落難歸,只得靠賣藝為生。恰遇狄龍康為女兒狄雲鸞訪婿,見盧昆傑相貌英俊、器宇不凡,便攜歸山寨,將女兒嫁給了他。婚後夫妻雖然恩愛,但盧昆傑思母心切,鬱鬱寡歡。狄雲鸞教以雌雄鏢法,為之遣悶。此時,狄龍康內弟郎飛豹被官兵擒獲,其弟求狄營救,不易被盧昆傑聽聞,深恐禍及自身,乃與狄雲鸞相商,要求歸家省親,狄雲鸞決計隨夫一起逃走。狄母得到消息嚴詞勸阻,二人卻執意離去,狄母決定以干戈餞行。夫妻連闖四道關口,先擊敗了狄雲鸞嫡母與異母姐姐,又苦苦懇求她的生母及老祖母,使之念骨肉情深,不忍傷害,最終夫妻倆下山。

時有相互捧逗讓人忍俊不禁,《得意緣》既不失莊重又富有生活氣息

《得意緣》京劇傳統演出本只有《教鏢說破》和《惡餞下山》兩折,這也是故事最重要的關目。荀慧生演時則增首益尾,將故事編為八本,分別為:《雙賣藝》《雌雄鏢》《金臺縣》《反成都》《得意緣》《戰益州》《黑虎寨》《風火巖》。最後一折戲裡,五個角色在場上,走“四門斗”連唱帶身段,非常熱鬧,極視聽之娛。1929年,荀先生在高亭公司灌製了一張《得意緣》唱片,是一段二黃導板、碰板、原板、散板的唱腔,現在舞臺上已經聽不到了。行腔舒徐如超然物外,使人產生空靈之感,亦可見情節的圓滿。

時有相互捧逗讓人忍俊不禁,《得意緣》既不失莊重又富有生活氣息

《得意緣》中最主要的兩個人物,一是狄雲鸞,一是盧昆傑。狄雲鸞是花旦應工,恃藝逞性、嬌養天真、討人喜愛。而小生盧昆傑戇頭戇腦,反襯了小姐的機敏伶俐,處處出洋相,常常充內行,實際上不過是“半瓶子醋”而已。《得意緣》是一出描寫兒女俠義的人情戲,全劇的結構十分緊湊,雖時有打情罵俏、風趣調侃,卻都在情理之中,顯得自然順暢,沒有絲毫刻意取悅觀眾的感覺。比如,小兩口閨房調笑意趣極濃時,唸白用的是京白,顯示了京劇的俏頭,增添了喜劇氣氛。本來夾雜京白的戲,必含有調笑戲謔,輕鬆愉快,喜劇性的成分居多。京白如果念得沉著有力、高亮達遠,既顯得十分自然,還具有抑揚頓挫的美感。太隨便了則流於輕浮庸俗,太矜持了則又不像耍笑逗趣的樣子。

時有相互捧逗讓人忍俊不禁,《得意緣》既不失莊重又富有生活氣息

盧昆傑新婚閒居山寨,卻也察覺出一絲異樣,想盡快脫離虎口,免受牽連;狄雲鸞經丈夫說破,也明白身在綠林,終無善果,轉而不避險阻,隨夫闖關下山,“不愧女丈夫賢孝流芳”。好的喜劇都應該是有一種淡淡的哀愁,使人笑中帶淚,有所思考和回味。悲劇與喜劇的情緒往往是雜糅的,喜劇的鑰匙,是在每一個極端的悲劇化的場面之中埋伏著的,即使是傳奇荒誕的故事,只要裡面充滿了生活氣息,蘊含著濃濃的人情世故,同樣會精彩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