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麗珍作品:老井

作者簡介:麗水凝珠,原名賀麗珍。女,一個生活在鄉野卻與文字結伴的獨行者。

閱讀文字,用思想與古今紙筆者交流,也陸續用文字在各處留下過足跡……

老井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那地方就有了一口井,村裡人都親切的稱它為"滿井"。

在我童年的回憶裡,它總是存活在夏季的綠蔭婆娑裡。老井水質的好壞不用多說只要一看村裡人潔白的牙齒就不言而語了。我是斷斷續續喝過"滿井"水的人所以牙齒不見得有多白,為此也心存遺憾,但終究也是命理的問題。

記憶中老井的四周不知名的小草擠的團團簇簇,村民自行踩出的小徑自然而生,彎彎曲曲象一條勤勞的蚯蚓,陽光穿過葉子碎碎然鋪滿老井,風輕輕的搖動,葉子打著節拍唱著老歌伴著桶跌入井中"撲通"的聲響,而後"呼啦啦"吃滿的水桶裡溢出的水重新滑落到井裡清脆的聲響,我想那聲音是世間最純淨的聲音……為此這個"滿井"也成了代名詞,你去哪兒了,滿井那邊。親切的鄉音不失對"滿井"的依戀。期間更有的是憨厚與樸實,就像老井內壁裡綠的鮮活的苔蘚,總是自然的,美好的,沒有半點做作。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居然找不到那口井。一條油路東西而貫,四周那些環井而立的樹,那些竊竊私語的草都被這條寬闊的黑漆漆的路封存在陽光婆娑的記憶裡。太陽毒辣辣的照在路面上。一個個亮點刺著眼睛,人們只好眯著眼努力尋找曾經的歲月。而出了遠門的村裡人和親人談起村裡,最容易說起的事就是這口"滿井"。臉上的興奮不次於談起久別的親人,那種感覺就像回到了那個艱苦而不失快樂的歲月。扁擔顫悠悠發出的"吱呀"聲,滴滴清水隨著溼漉漉桶的晃悠而弄溼了小徑的綠草,一條水線跟著挑水人進了街門,不用問誰家挑水去了,就是這麼明顯。井水"稀里嘩啦"倒進水缸那滿足的聲響是現在人無論如何也體驗不到的感覺。我總是言語心底。

為此我也是懷念那個老井存活的年代,人們不會有膨脹的慾念,就是那麼平和,就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平凡中而不失偉大,只有在那個歲月裡的人們才具有那種樸實,而我也最欣賞那個時代裡走出來的人所積累的箴言。莫言的不失人性,也具有那樣的艱苦歲月。頗有老井的味道也由此讓人卷不釋手。

"滿井"的水是甜的,人們總是取之而食。對付洗刷和牲畜的水就近取來,以減少行程。我記得也有不少人母子或姊妹拿一木棍抬水,因為一個人難以挑動,只好合力而做。由此一條木棍連接的是世間的真愛 ,每向前一步都是齊心協力,喝著一個井裡的水,九分錢的糖三尖就是分著吃也不會紅臉。(不像現在養個二胎還的看先來那個的眼色,有的甚至拿生命威脅。)走到哪也是善良當先,說的文雅一點是愛。一次雨夜離村裡還有三十里路,姐的自行車壞了,主家把家裡僅有的"電器"手電筒借給了姐姐,回家第二天往返送還,要擱在現在,我沒有把握說能。所以當讀維克多.雨果的作品,我總能感到老井的存在。

如今在尋老井,估計它正沉睡在那條路的下面,同我一樣回憶昨天的故事,以及曾經熟悉的人,鄉音的親切。那一脈相傳的真摯,在今天依然會出現在某一處,只是回不去的故園,留下無盡的思念在孤單處就像昔日的碎碎陽光和風輕拍。

哦,那口"滿井",那些歲月。

賀麗珍作品:老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