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眼瞅著國慶假期過半,新聞報道中全國各大景點都是人滿為患,說實話黃金週是一個讓人非常糾結的事兒,出門的後悔不迭,在家的心癢難搔,出門還是不出門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然還有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出門去哪兒,上一篇公號剛回答了幾位朋友提出的問題“推薦一個有北京味兒地方”,我推薦了鐘鼓樓;這又有朋友問了:“北京有什麼人少的地方可以玩?”這問題一個比一個難啊,我改名叫“十萬個為什麼”得了。

不過各位朋友的問題一定要盡心盡力解答,我搜腸刮肚總結了這幾年在北京二環內遊歷的經驗,挑出幾座各具特色的古寺,喜歡尋訪古蹟、收藏古物、安靜閒坐,聚眾擺拍或者放空發呆的朋友不妨去走走。

法源寺

第一個當然推薦我最喜歡的法源寺了,關於法源寺的歷史,法源寺的丁香,法源寺的貓,我已經寫了好幾篇長文了,也安利不少朋友去了法源寺。

它是市中心的一處秘境,一塊淨土。它屹立於千年歷史的風雲際會中,有鐵血悲歌,有亡國傷痛,有壯士慷慨,還有著濃濃的花香詩意。那麼多名留青史的人來了又去,而幾度興亡,朝代更替,只留下一縷花香長留人間。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法源寺創建於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初名“憫忠寺”,堪稱北京最古老的寺廟。“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毫不為過。物轉星移,滄海桑田,英雄美人俱往矣。如今我們徘徊在法法源寺中,只能遙想那些或悲或喜的往事。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雖然現在不是法源寺最美的賞花季節,但是秋日法源寺也別具特色,我半月前剛去過,花木扶疏,庭院靜美,可靜坐,可擼貓。

現在法源寺已經不要門票,平時都開放,而且這附近就是著名的牛街,逛完寺廟去聚寶源搓一頓,或者買點肉片燒餅回家涮涮,都不錯。

地址:西城區法源寺前街七號(近廣安門內牛街)

不要門票,白天全天開放

白塔寺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白塔寺也是我喜歡去的一個寺廟,因為白塔實在是太美了。前天,我推送了最有北京味兒的地方鐘鼓樓那篇文章後,有位老北京給我留言說,要說北京味兒其實還有倆地兒,一個是白塔寺,一個是報國寺,我深以為然,這倆地兒咱今天都能說到。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白塔寺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寺廟,始建於元朝,初名“大聖壽萬安寺”。這座白塔由當時入仕元朝的尼泊爾匠師阿尼哥主持建造。經過八年的設計施工,於1279年終於建成,並隨即迎請佛舍利入藏塔中。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為什麼說這裡北京味兒濃呢?還得從清朝說起。清代中後期,這裡的僧人們將配殿和空地出租,並逐漸演變為北京城的著名廟會之一,每到逢年過節,這裡就熱鬧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間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習俗。白塔寺廟一開,郊區的農民早早地就來到這裡,為的是佔據一個好的攤位,出售自己的家禽和農副產品。北京風味傳統小吃的攤位更是一個挨著一個,賣冰糖葫蘆的、賣年糕的、賣豆汁、油茶的,叫賣聲不絕於耳。白塔寺廟會延續將近百年,直到1960年才被現代的商場代替,當時建起的白塔寺副食店現在還在。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白塔寺平時相當幽靜,寺內有紀念白塔的設計者尼泊爾匠師阿尼哥的塑像,遊客或者信徒通常會繞塔而行。如果想俯瞰白塔寺的全景,附近一家叫做“蓮花”的咖啡館,是在“白塔之光”青年旅社的三樓,有一扇窗戶正對白塔,視野極佳。值得一提的是,附近的白塔寺東夾道這條衚衕是我認為的北京最美衚衕,沒有之一,白塔映襯著紅牆,是最經典的北京風景。

地址: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71號

門票20元,全天開放

廣濟寺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廣濟寺是真正的隱藏在浮華鬧市中心的一座清淨聖地,寸土寸金的西四路口有這麼大一座寺廟,人家掛牌是“中國佛教協會”,當然牛了。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廣濟寺香火很盛,一進門就能給感受到虔誠的宗教氛圍,我不是信徒,但喜歡此地的安靜,這裡保留著明代寺廟格局,建築和文物都非常珍貴。比如,大雄寶殿是寺中正殿,面闊五間,黃琉璃瓦單簷歇山頂,殿脊正中有華藏世界海,俗稱香水海,整體呈山形,由下往上依次為琉璃磚燒製的水紋、蓮花、梵文等,象徵永恆世界,不生不滅,此種殿脊為北京其它寺廟所無。還有明代三世佛及十八羅漢造像,康熙時建的漢白玉戒臺,乾隆年間的青銅寶鼎等都是寶貝。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鑄造的青銅寶鼎放置在大雄寶殿,有2米多高,放置在刻花石座上,鼎身鑄有佛教八供(輪、螺、傘、蓋、花、瓶、魚、結)等花紋,造型古樸大方,工藝精湛,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大雄寶殿後壁懸掛著一幅《勝果妙因圖》,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著名畫師傅雯用手指所畫,高5米,寬10米。畫面上,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座上,慈容可掬地向信徒講經說法,周圍一百多位弟子洗耳恭聽。有趣的是,聽眾中,還有中國的歷史人物關羽、關平、周全及布袋和尚等。

地址: 市西城區阜城門內西市路口

不要門票,全天開放。

西黃寺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這個地方也是絕對值得隆重推薦的,就憑它300年來秘不示人,如今終於開放就值得一看,更何況這裡還有號稱北京最美的一座白塔。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黃寺如今比較著名的是滷煮,但實際上清朝時這裡有一大片宗教建築。古有東黃寺和西黃寺,又稱雙黃寺。 東黃寺的正名為“普淨禪林”,可惜的是,東黃寺幾經損毀,現已無存。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西黃寺是五世達賴喇嘛和六世班禪額爾德尼在北京的駐錫地,在藏傳佛教界具有重要影響。清順治九年(1652年),順治皇帝親自派大臣入藏敦請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來京會晤,撥鉅款9萬兩白銀為迎請五世達賴喇嘛而敕建了西黃寺,因此西黃寺又稱達賴廟。自1652年建成以來,這座集漢、藏、印三種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寺廟一度作為皇家寺院,對外界緊閉大門。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西黃寺今年終於對外開放。進到古寺內,大都數人都直奔白塔,只見它身潔白而精細,唯美而端莊,既有印度之風,又融合了漢、滿、藏等民族之精華,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據說這整塔的雕刻是清代白塔雕刻的集大成之作。無愧“北京白塔之冠”的美譽。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這座塔全名為“清淨化城塔”,俗稱“班禪塔”,因為此塔是乾隆皇帝為紀念六世班禪而建造的。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元月,班禪不遠萬里從西藏到承德為乾隆皇帝祝壽,活動結束後,六世班禪抵京駐錫西黃寺。意想不到的是,那年京城天花流行,六世班禪因未接種牛痘,而染上了天花,最終圓寂於西黃寺內。享年42歲。乾隆皇帝親臨憑弔,為了紀念他於西黃寺西側敕建清淨化城塔及清淨化城塔院。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今天的西黃寺為藏傳佛教佛學院,經過大修煥然一新。成為鬧市中一片清靜之地。

地址:朝陽區安定門外黃寺大街11號

門票20元,僅週六週日開放,9點到下午4點

天寧寺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這個地方有點意思,我問過不少北京人,去過這個寺廟的人不多,哪怕是住在附近,哪怕是經常打天寧寺橋上過,都好幾十年沒去過,包括我自己,所以終於下決心去一回,結果真的被震到了,天寧寺塔太美了。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天寧寺很古老,據清《日下舊聞考》引舊籍考證,寺始建於5世紀北魏孝文帝時。天寧寺塔是北京城區現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築之一,據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考證,天寧寺塔的建造年代為遼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走到近處觀塔,很是震撼,建築太精美了。天寧寺塔塔高57.8米, 為八角十三層簷密簷式實心磚塔。十三層塔簷逐層收減,呈現出豐富有力的卷剎。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雄偉壯麗,體現了遼代建築藝術的高超水平。仰蓮座共3 層,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設有半圓形券門,門兩邊雕有金剛力士、菩薩、雲龍等,雕像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歷史上曾經記載,春節時皇帝率領文武百官到天寧寺燃燈供佛,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月初八會點燃360盞燈,京城百姓爭相趕來觀燈。全塔共懸掛風鈴3400個,風做時鈴齊鳴,彷彿編鐘悠遠流長。有古詩為證:“燈明三百六十點,最好天寧雲外塔,風撼三千四百鈴,恨無梯級上青冥。”

地址:西城區廣安門外護城河西岸北濱河路西側的天寧寺前街甲3號

不收門票,開放到下午4點。

嵩祝寺及智珠寺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這個地方似乎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即使節假日也相當清淨。它們被大眾知曉還是因為幾年前的“會所事件”。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嵩祝寺及智珠寺兩座大寺廟,距故宮東北角樓僅500米,在沙灘北街衚衕的盡頭,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嵩祝寺的前身原為明代的番經廠、漢經廠所在地,是皇家御用的印刻藏文經典之所。在清朝,大藏經的刻版最初存放地在嵩祝寺,首印亦在嵩祝寺,因此前人又稱京版大藏經為“嵩祝寺版”。雖然現在都已不是宗教活動場所,但兩座寺廟依舊屬於“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然而這裡卻一度大門緊閉不對外開放,深牆大院中隱藏著的是兩個高檔會所。嵩祝寺成為私人會所嵩祝名院,智珠寺變身為外國高檔餐廳TRB 。後被舉報曝光,現在市民可以進寺廟參觀,但法餐廳還在繼續營業。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古寺的修復,據說當時進行修復工作的是一群外國工匠,活兒乾的特別講究,完全修舊如舊,用的都是原來的材料,所以修繕後並不見古建慣有的雕樑畫棟,保留了滄桑陳舊的質感,我很喜歡這種風格。寺廟裡還有一些後現代的雕塑和前衛的畫展,有些混搭穿越的感覺,怪怪的,但是很適合在這裡擺拍一些文藝的片片。人均消費800元的法餐廳沒敢進,我也就隔著窗戶看看,然後街邊擼串去也。

地址:東城區景山後街嵩祝院23號。

不要門票,全天開放。

報國寺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報國寺很有名,我不少朋友都是那裡的常客,千年古剎報國寺,如今是以經營書籍、郵票、錢幣為主的文化市場。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說它有濃郁的北京味兒,也是有原因的,那還的從明末說起,明末清初,報國寺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書市,比琉璃廠書市還早許多年。這裡曾是當時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許多傳奇佳話。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清朝定都北京後,實行滿漢分城而治。南城成為漢族及其他各民族官員、文人和科考舉子們的聚居之地,會館、試館雲集宣南一帶。原在內城燈市口城隍廟的書市也遷至報國寺。殿前廊下,書攤相連;寺周街巷,書鋪林立。報國寺原有傳統花市,每月逢五之日的廟會,遊人如潮,文人雅士們紛紛來此逛書市、賞花、登毗盧閣,可謂盛況空前。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假日躲開人潮人海 北京老城裡尋幾座幽靜古寺半日偷閒

康熙十八年(1679),京師大地震,報國寺大部建築坍塌。雖然,乾隆十九年(1754),得以重修,並定名“大報國慈仁寺”,但隨著琉璃廠書市的興起,報國寺書市漸而衰落。而今,報國寺又秉承數百年之文脈,成為書市文化廣場,實為盛世之舉。

從去年起,報國寺門前每週四擺攤的商販都進入寺廟設攤,如今寺內設有各種專項展廳,有錢幣、郵品、玉器、瓷器,連環畫,舊報刊、文獻資料等等,喜歡淘舊貨的可以來看看,寺內環境也是相當幽靜。

地址:西城區報國寺前街1號

不收門票,開放到下午4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